「國風計劃」之「唐畫之祖」展子虔與《游春圖》(共2張圖片)
  • 23年2月14日 21:3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展子虔(約550~604,一說550~618),男,漢族,隋代渤海(今濱州陽信南)人,著名畫家。

「國風計劃」之「唐畫之祖」展子虔與《游春圖》

展子虔歷經北齊、北周,到隋代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等職。他在《隋書》等正史無傳,但卻是至今唯一有畫跡可考的隋代畫家。關於展子虔繪畫作品與品級的記載,曾在唐宋評論畫品的文獻中多次出現。

展子虔繪畫題材廣泛,手法多變。他善畫佛道、人物、車馬、樓閣、山水、殿閣、翎毛、歷史故事等。在著色技巧上,用青綠設色。他畫人物描法工細,善用緊密的線條和濃淡的色彩表現對象的性格特徵和神態形貌,達到神采意態俱佳的境地;畫馬各盡其妙,能注重描繪馬的動勢,將馬站立走臥騰躍奔飛之姿描摹得栩栩如生;畫山水則有咫尺千里之勢,充分表現出自然中深遠的空間感,被稱為「遠近山川,咫尺千里」。展子虔「天生縱任,亡所祖述」,自開一代風氣(何志明、潘運告編著《唐五代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頁)。

展子虔曾在洛陽天女寺、雲花寺,長安靈寶寺、宗聖寺等繪有壁畫,畫跡有《長安車馬人物圖》、《南郊圖》、《王世充像》、《法華變相圖》、《朱買臣覆水圖》、《北齊後主幸晉陽圖》、《維摩像》、《石勒問道圖》、《北極巡海圖》等,分別著錄於《貞觀公私畫史》、《歷代名畫記》和《宣和畫譜》,其畫作題材廣泛可見一斑,也可看出展子虔是個多產的畫家。後世將他與東晉南北朝的另三位名家並列,稱為「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展(子虔)」。他所畫寺廟壁畫,雖系應酬之作,但也很出名。江都東安寺壁畫、長安靈寶寺壁畫、長安光明寺壁畫、洛陽天女寺和洛陽雲花寺壁畫以及長安定水寺殿內東壁及前面門上所畫三圓光,「皆突生壁」,「窗間菩薩亦妙」,長安崇聖寺東殿壁畫和長安海覺寺雙林塔西面壁畫,在唐代很著名。他在龍興寺畫的《八國五分舍利》是一幅構圖宏偉、情節豐富、人物眾多的大型壁畫。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隋展子虔《游春圖》展示了當時的時代風貌,生動傳神,貼近生活,被認為是展子虔的傳世之作,也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早的卷軸山水畫。此畫中,展子虔以圓勁的線條和濃麗的青綠色彩,描繪了在陽春三月、春華綠樹、山青水碧的郊野中,貴族、仕女騎馬泛舟、踏青賞春的優美景色。在畫面的空間處理上,一改過去繪畫中比例失調的狀況,特別是對湖水微波廣闊深遠的描繪,頗為成功。在表現技法上,此圖以墨線勾出山川屋宇的輪廓,然後填敷青綠色彩,並以深色重加勾勒,樹木、人物等則直接用色點出,形體雖小,卻生動有致。畫面色彩典雅,富於裝飾感。《游春圖》畫幅有限卻場面開闊宏大,既是「言外之意」和「像外之意」的具體體現,更得力於作者提高視野,採用了居高臨下、俯視諸景的鳥瞰式遙攝構思,大膽將景物進行錯位分割的技巧。景致的成功描繪和人物傳神點綴,令人動情沉醉於遠處層巒疊翠、粼粼碧波的畫面。

「國風計劃」之「唐畫之祖」展子虔與《游春圖》

《游春圖》是中國山水畫走向獨立的開山之作。《游春圖》的出現,是對以人物畫為主體性創作題材的突破和分離。至此,山水畫以獨立的形式步入了中國畫的創作天地並隨後成為主流畫種。這種從內容到形式的突破,宣告了「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比例,已不適用於山水畫全景創作的形式,為後來提出的「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合於自然的比例提供了圖畫依據。從此,中國山水畫步入了「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新格局。展子虔是隋代一位有非凡藝術才華的畫家,他以《游春圖》為代表的山水畫在中國繪畫史上獨樹一幟。展子虔人物畫影響了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吳道子,他在山水畫上所達到的成就及其繪畫方法,直接開啟了唐代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後世贊為「唐畫之祖」,可謂上承六朝傳統,下啟唐代畫風,在中國古代畫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