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五大名窯:瓷器收藏的最高巔峰!(共45張圖片)
  • 18年9月13日 05: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如果說元青花是一統江山君臨天下,明青花是各領風騷火光炸天,那麼宋瓷,就是高山仰止卓越千古。中國的陶瓷藝術發展到宋代已經達到了歷史上舉世公認的頂峰。宋瓷創造了華夏兩千年文明歷史上一個不可跨越的高度,從思想內核,工藝技巧到藝術形式無不臻至化境,不乏「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倔傲與空茫,可謂高山仰止。宋瓷藝術以其端莊典雅,清新質樸,含蓄雋永的美學特徵著稱於世,與唐瓷的恢宏富麗,恣縱豪放形成鮮明的對照。

眾所周知,宋代五大名窯 分別為:鈞窯 、汝窯 、官窯、 定窯、哥窯。中國五大名窯是正式開創了燒製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中國的燒製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種類,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

五大名窯是指中國宋朝建立的五個燒製瓷器的大窯。它們分別是:官窯、汝窯、鈞窯 、 定窯、哥窯。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一、官窯

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官窯主要燒製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在琳琅眩目的中國瓷器中,「北宋官窯青瓷」出類拔萃,精美絕倫,古氣盎然,樸人眉於,被視為瑰寶。官瓷是官辦瓷窯製器,專供皇家使用,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時代的宮廷御瓷,權臣貴胄也只能望瓷興歎,可見而不可及。因而高貴、難得便成為人們對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

相傳官窯造出以後,宮裡的太監便來檢查,發現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宮裡,供皇室使用。正因為這個,所以,官窯存世量極少。

特點:

官窯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於世。

官府經營的瓷窯。也泛指明、清時期景德鎮為宮廷生產的瓷器。元代景德鎮官窯稱「樞府窯」。明清景德鎮官窯,近代常以帝王年號分別命名,如;「宣德窯」、「成化窯」、「康熙窯」等。明清官窯亦稱「御窯」,存世量極少。

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種開片與同期的哥窯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哥窯則以細碎的魚子紋最為見長。

二、汝窯

汝窯是北宋後期的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前後不足20年。窯址在河南汝州神垕鎮(一說在河南省寶豐清涼寺),因此而得名。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汝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汝窯瓷採用支釘支燒法,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痕跡。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盤等為主。汝窯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

窯址: 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

特點:

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

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

汝窯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瓷器名窯,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汝窯瓷器最為人們稱道的是其釉色。

三、鈞窯

鈞窯分為官鈞窯、民鈞窯。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佈於河南禹縣(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的八卦洞窯和鈞台窯最有名,燒製各種皇室用瓷。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這是因為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因鈞瓷釉層厚,在燒製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後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非常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鈞窯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綱」之需,以花盆最為出色。

窯址: 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的八卦洞。

特點:

鈞瓷的釉色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

因鈞瓷釉層厚,在燒製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非常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出窯後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

四、定窯

定窯為宋代民窯。始建於唐,興盛於北宋,終於元代,燒造時間近七百餘年。窯址分佈於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這裡唐代屬定州,故稱為定窯。定窯以燒白瓷為主,瓷質細膩,質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黑釉、醬釉稱為「黑定」、「紫定」,也別具特色,製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紋千姿百態,有用刀刻成的劃花,用針剔成的繡花,特技製成的「竹絲刷紋」,「淚痕紋」等等。出土的定窯瓷片中,發現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樣,這說明定窯的一部分產品是為官府和宮廷燒造的。

窯址:今河北省曲陽澗滋村及東西燕村,在宋代屬定州,故名。

特點:

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

胎薄而輕,質堅硬,色潔白,不太透明。

定窯由上迭壓復燒,口沿多不施釉,稱為「芒口」,這是定窯產品的特徵之一。

定窯瓷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常見在器底刻「奉華」、「聚秀」、「慈福」、「官」等字。

五、哥窯

哥窯,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據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製的。哥窯的主要特徵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紋片的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其中仿北宋官窯的瓷器為黑胎,也具有「紫口鐵足」。哥窯瓷胎體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黃數種,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上品。器形以洗、爐、盤、碗為多。

窯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

特點:

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

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逕庭。

典故:據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