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監圖》瓷畫管窺萬曆皇帝的錢財觀(1張圖片)
  • 18年6月29日 19:3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太監在世人眼中形象欠佳,可這幅明萬歷時期的太監青花瓷畫(見圖),背依儀仗扇,佛塵倒插,挺胸凸腹,臉面朝天,身邊有一擔禮物,不像是送人,像是人家孝敬的,這形象與印象中的太監格格不入,是不是有變天的感覺? 

  歷史上太監誤國以東漢、唐代和明代晚期為甚,萬歷時期的太監,則是害中之最,是誰給了這時期太監這麼大的權力?這和萬曆對錢財的酷愛有關。 

  1522年朱翊鈞即位,改元萬曆。司禮太監馮保矯稱先帝遺詔,得與閣臣同受顧命輔政,陷害並擠走內閣首輔高拱,馮保內靠李太后,外倚張居正,挾制幼帝。以至“即帝有所賞罰,非出馮保口,未敢行者。”神宗呼馮保為“大伴”。馮保出行儀仗“儼若天子”,瓷畫中的這位太監是不是馮保? 

  已經開始懂事的萬曆對馮保的種種恣意妄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表面上仍對馮保優禮相待,內心卻積恨難平。萬曆十年(1582),隨著張居正的病逝,李太后還政於萬曆。時年20歲的萬曆在內監張誠、張鯨慫恿下,首先向失去靠山的馮保開刀,把他貶謫南京閒住,並抄沒其家,果然得到財物不少,但比想像中的數目相差甚遠,萬曆不免有些失望。為了滿足萬曆的貪慾,張誠、張鯨又巧言引誘向張居正下手。這次從張家抄得黃金1萬餘兩,白銀10萬餘兩,數目雖不少,依然比預計的要少得多。張誠感到無法交差,便把張居正的長子、禮部主事張敬修抓來拷問,要他說出財物轉移到哪裡去了。張敬修經不住嚴刑拷打,只得信口胡說,稱還有30萬兩銀子分藏在曾省吾、王篆和傅作舟等人家裡。於是曾、王、傅等人倒了八輩子的大霉,分別被太監抄了家,張敬修知道還會來找他,偷偷上吊身亡。 

  連連抄家,使萬曆嘗到甜頭,貪慾益熾,胃口更大,覺得這抄家是個賺錢的好辦法,比向國庫伸手要錢更來得容易。萬曆把這當做聚財的法寶,凡是有人獲罪,不管是內侍,外官,論罪之後抄家先行。自古以來,官場上局內之人都是被教乖的,有些狡猾的內侍看出這個苗頭,奉命外出,借王命為虎皮胡作非為,一旦被論奏,不等到被論罪抄家,便把其中飽私囊的一部分贓銀主動獻給這位貪婪的皇帝,結果罪行可免究,有油水的美差照樣幹。 

  萬曆後期久居深宮,不理朝政,但弄錢的心思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巧變花樣向國庫伸手,這是他的常技,諸臣但有獲罪,必抄家行之,贓款贓貨則是他的外快,但他總是慾壑難填,不斷地想出怪招,把生財之道走向偏門發揮到極致。為害最大的便是當時稱為“礦稅”一事。 

  萬曆二十四年(1596),萬曆為征儲金銀,委派大量宦官為礦監、稅使,遣分各地辦理開礦、徵稅事務,實際上太監是不擇手段地肆意掠奪和敲詐勒索。“內臣務為掠奪,以應上求。礦不必穴,而稅不必商。民間丘垅阡陌皆礦也;官吏、農工皆入稅之人也。公私騷然,脂膏殫竭。”而礦監、稅使瘋狂搜刮的錢財“大率入公努者不及什一,私充囊十得八九。”礦監稅使假借權勢,橫行不法,對社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太監所犯的種種罪行,有“大作奸弊,稱奉密旨挖金寶”的,有“誣大商巨室藏違禁品殺人”的,有“每托巡歷,鞭答官吏,剽劫行派”的,有“嚇詐官民,潛稱千歲”的,有“直入民家,姦淫婦女或掠人稅監署中”的,有“開礦無獲,脅其庫金”的,有“盡發歷代陵寢,搜摸金玉”的,有“恣行威虐,杖斃數十人”的。礦監、稅使的惡行,引發各地反抗,並發生暴動。各地彈劾礦監、稅使的罪狀的奏章如雪花般地飛向萬曆,請求罷除礦監、稅使,嚴懲兇犯。但都被萬曆留中置之不理,相反對彈劾者,朝上夕下,必加重罰,或被抓捕入獄,查封抄家。由於萬曆的偏袒,自是“中宮益專橫,不可複製。”入宮當太監儼然成了美差。 

  古人云,從小看到老。難怪在萬曆十七年時任大理寺評事的雒於仁看清萬曆是好酒貪杯、貪財好色之人,頗以為憂。曾上疏亟諫,還在疏後附用詞極為尖刻,頗具諷刺的“酒、色、財、氣”四箴,由此可以看出雒於仁尚氣敢為、不懼生死的人格,以及萬曆對金錢已病入膏肓的狀態。 

  說明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是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