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出新 瀋陽故宮院藏金農繪畫鑒賞(共12張圖片)
  • 17年4月9日 03:0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金農(1687~1763年),字壽門,又字司農、吉金,自號冬心先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書畫大家,精通詩書畫印,喜收藏,懂鑒賞,好古博學,為“揚州八怪”之首。

  他天資聰慧,20歲時詩作受到學者毛奇齡的讚許。後拜何焯為師,遍覽何宅名人字畫、古籍、金石文字,文學和藝術修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世事無常,在何家學習一年後,金農就因父親去世而輟學回家奔喪,家境遂衰落。晚年借宿於寺廟,以布衣終老。 

  金農一生坎坷,為了生計,他販古董,抄佛經,或為人刻硯,還曾托袁枚求寫綵燈以補貼生活。或許正是經歷了少年時的困苦,中年仕途的不得志,晚年窮困潦倒的辛酸,促使了金農藝術上的“怪異”,終成一位“畫我畫心”獨闢蹊徑的一代大家。

  金農書法與繪畫皆特色鮮明,不拘一格。他初不以工書為念,然其書法在“揚州八怪”中最為獨特。他的書法自《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郎碑》等變化而出,運筆扁方,豎輕橫重,別具奇趣,獨創了一種謂之“漆書”的書體。其用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像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像刷子刷漆一樣。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礡的氣韻。最能反映金農書法藝術境界的是他的行書。他將楷書的筆法、隸書的筆勢、篆書的筆意融進行草,自成一體,別具一格。

  其點劃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勢又常常近於魏碑,分外蒼勁、靈秀。尤其是 那些信手而寫的詩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種天成的韻味和意境。他繪畫功力精深,50歲後作畫益顯豐厚。

  瀋陽故宮博物院作為一座宮廷遺址性博物館,以所藏清初“四王”、吳、惲、 金陵八家、揚州八怪等繪畫負有盛名,其中藏有金農作品數幅,下面擇要介紹其兩幅梅花 圖及一冊頁,以供賞鑒。梅花以其不畏嚴寒、經霜 傲雪的個性,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作書繪畫的一大主題。

  以梅入畫,自古有之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已成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濃淡來表現。此後,另一畫家楊補之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創造出一種雙鉤法畫梅,使所畫梅花顯得純潔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畫梅大師首推王冕,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傳世名作《墨梅圖》以單純的水墨 和清淡野逸的筆致,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 

▌清 金農 《黛影脂香圖》 紙本設色 縱123厘米 橫28.5厘米 

  粗干與纖細的枝條用沒骨法繪出,枝上分別為口脂、螺黛畫紅花綠蕾,相映成趣,點蕊時筆端有力,風神俱足。枝上錯落有致的濃墨苔點與紅白花瓣形成對比,濃淡相宜,玲瓏剔透,有意識地強調形式美感,使畫面豐富而有變化,致每觀此圖似能聞到空氣中散發出梅花的淡淡清香。圖左側題:“玉樓人口脂與畫眉螺黛,寫此小幅,但覺春光撩亂在几案間,老子與復不淺也。”後署“七十四翁,杭郡 金農筆記”,下鈐“金氏壽門” 朱文方印。圖左右側分鈐蔣祖詒、孫煜峰、吳湖帆等人鑒藏印十方;裱工四周滿題朱祖謀、葉公綽等名人題跋。 

  金農畫梅,取法辛貢的粉梅長卷和王冕的紅梅立軸,又不拘古法,正如其本人在《冬心畫梅題記》中寫道的“畫梅須有風格,風格宜瘦不在肥耳”。蔣寶齡在《琴東野屋集》中感慨“冬心畫梅多野梅,瘦枝如棘畫繁開”,堪稱一絕。 

▌清 金農墨筆《梅花圖》 紙本 縱167厘米 橫98厘米 

  《梅花圖》以對角式構圖,粗乾瘦枝,豎斜交錯, 頓挫如作篆隸,用筆老辣,具金石氣。墨色和諧,濃墨點苔,花瓣多用雙鉤畫出,線條樸拙,可謂“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

  圖左上部花枝間 用“漆書”題句:“應識前身是 明月,幾生修得到梅花。”後小字款:“仙壇掃花奴金農,漫寫數幅”,下鈐“金農印信”“壽 門”,右下角鈐“養和堂印”小方印。

  下圖為《雜畫圖》冊 此藏品原為16開現存12開。各開分繪花卉、人物、景觀之屬。

  其中五開為墨筆,七開為設色,各開之上均有題句, 在最末一開另有作者題款和鈐印。全冊用筆簡練而奇妙,自具一格。題字用筆老到,結字奇古。 

  其中第十二開《竹林吟詠》,全圖作斜坡之上,周圍紅欄,幾枝秀竹依偎挺立,長竿碧葉,蒼勁秀峭,古拙天真。圖右自題:“野竹無次,頗多清風,何方朝士,屏騶從之,來裴回竹下嘯詠不去,得非王子猷之流輩乎,此間忽有斯人,可想可想。”鈐“金吉金印”。又署:“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六月,意林先生自杭寄書,以此冊乞余作畫,為十六幅報之,時余尚留滯廣陵未歸也。七十三翁金 農記。”下鈐“金農”朱文方印;圖左側鈐“去非草堂鑒藏”朱文長方印。 

  歷代文人畫家在創作時,俱是書畫融合、詩書畫一體,這不僅由書畫同源的淵源關係所決定,更是書畫家文人性情抒發的體現。金農繪畫不沿襲前人,堅持走自己的路,反映了他強烈的創新精神及不願寄人籬下、向人俯仰的個性品格。

本文編輯整理自瀋陽 /王喆《好古出新 瀋陽故宮院藏金農繪畫鑒賞》一文,原文刊載於2017年《收藏》06月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