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共6張圖片)
  • 17年9月4日 03:1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

真知者,真實正確深刻之認識也。語出《莊子》,「有真人而後有真知」。南朝謝靈運亦云:「真知者照寂,故理常為用,用常為理,故永為真知」。

余幼而好學,至長大以來,頗喜我華之傳統文化,樂讀古書,兼及文物。舞勺之年,始涉中國古瓷器之收藏鑒賞,邇來三十有三年矣。時至今日,吾華愛好收藏者,據書雲已逾8000萬。然好事者眾,真知者罕。餘數十年來,閱物無數,閱人過千。非僅為古物,處世之間,亦如是也。乃感真知之難,真言之難。遂改堂號「停雲館」為「芝麻開門收藏」,亦以自勉,以不負平生之意。

佛經有云,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余習得古物鑒定之妙法,本應藏之名山,束之高閣。然世間為贗品所累者甚多,余亦難免入其彀中。每為人所欺,雖過後知之,亦頗累金錢,為之扼腕。余修習佛法,得「法佈施」之語,乃深感傳習之重,不陋寡言。故強為之語,以饗諸同好君子也。

希以此為舟,廣交天下真人,品茗論道,賞花待雨。偶得雪夜訪戴之趣,喜開雲泥紅土之爐,抵足夜談,僅為風月。則為余之大樂者也。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龍淵月冷秋水碧澄一篇文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

南宋龍泉大窯梅子青蓮瓣缽式洗(弟窯)

說說龍泉哥窯與弟窯。

話說南宋時浙江龍泉縣,

唐武德三年(620),因避高祖李淵諱,改龍淵鄉為龍泉鄉。乾元二年(759),分松陽縣龍泉鄉和遂昌縣部分地置龍泉縣,治黃鶴鎮(今浙江龍泉市龍淵鎮),屬括州。

北宋宣和三年(1121),詔天下縣鎮凡有龍字者皆避,龍泉縣改名劍川縣。南宋紹興元年(1131)復名龍泉縣。 

當時為處州,有兩兄弟業陶。當時兄章生一所制,為世所重,而弟章生二所制市場和價格都比不上哥哥。一天晚上,章生二抑制不住心裡的嫉妒,遂偷偷溜到哥哥的窯廠,在明天需要燒窯的釉裡,丟進去一大筐草木灰。第二天,章生一不知依然把這一缸釉料全部用到瓷器上,併入窯燒製。幾天後出窯,一看到瓷器,章生一楞住了,所有的瓷器全部釉面開裂!怎麼辦?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龍淵月冷秋水碧澄一篇文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

南宋龍泉粉青釉蓮瓣紋雙魚洗(弟窯)

面對一堆行將報廢的瓷器,章生一靈機一動,他想,我的瓷器本來顏色就比較淺,既然開了裂,要不乾脆給裂紋上點色,或者還能賣的。於是,他馬上安排眾人調出一缸以炭黑,草木灰,鐵砂等為原料的墨汁,趁餘熱未消,用抹布把墨汁塗抹到瓷器上。等冷卻之後,再加以清洗。

誰知這批瓷器一運到臨安市集上,幾天都無人問津。正當章生一垂頭喪氣準備打道回府,此時宮裡的公告出來採購,一下子看到這批從來沒有見過的瓷器!他覺得很雅致,就把這些瓷器買了幾件進貢給皇帝。皇帝一看非常喜歡,馬上找來公公詢問瓷器的來歷,並讓人去找燒製出這種瓷器的匠人。

章生一因禍得福,名聲鵲起。皇室基本上把他生產的產品全部訂購,只剩下一些殘次品留在本地,立馬就被縣裡的鄉紳搶光。章生二經此一事,痛定思痛,回去精心專研瓷器燒製工藝,未出二年,也創出自己的獨特的釉藥。燒製出來的瓷器。色如美玉,瑩潤欲滴。他甚至打開了海外市場,瓷器遠銷到海外。因兄弟二人都姓章不好區分。後來龍泉人就把哥哥燒的瓷器名為哥窯,弟弟燒的名為弟窯,又稱章龍泉。

這則傳說,出自明代陸深《春風堂隨筆》,書中記載: 「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琉田今名大窯,是龍泉窯的中心窯場之一。

明《格古要論》載:”龍泉窯在今浙江處州府龍泉縣,盛產處器(青瓷)。

南宋莊季裕的《雞肋篇》記載:

「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王所供蓋取於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龍淵月冷秋水碧澄一篇文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

南宋龍泉官窯粉青釉魚龍耳瓶(即所謂龍泉仿官)

郎瑛:《七修續稿》卷六,

「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油水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文,號百圾破,龍泉窯至今溫處人呼為章窯,聞國初先正章溢,乃期裔雲。」

顧起元《說略》卷二十三,

「又宋明處州章生兄弟著,皆作窯。兄所作者,釉色稍白,而斷紋多,號白(疑為百)圾碎,故曰哥窯。」

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四

「青瓷初出於劉田,去縣六十里。次則有金村窯,與劉田(註:大窯)相去五里餘。外則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綠選等處皆有之。然泥油精細,模範端巧,俱不及劉田——凡綠豆色瑩淨無暇者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價高,皆轉貨他處,縣官末嘗見也。

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中:

「浙江處州麗水:龍泉兩邑,燒造過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處窯。宋時,龍泉硫華山下有章氏造窯,出款貴重,古董行所謂哥器即此。」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龍淵月冷秋水碧澄一篇文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

南宋龍泉蟹甲青鳳耳瓶(即宋應星所謂青黑如漆者)

王士性《廣志繹》卷四:

「官、哥二窯,宋時燒之鳳凰山下紫口鐵足,今其泥盡,故此物不再得,……近惟處之龍泉盛行,然亦惟舊者質光潤而色蔥翠,非獨摩弄之久,亦其裂造之工也。新者色黯質佳,火氣外凝,殊運清賞。」

張謙德《瓶花譜》:

「古無磁瓶,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窯器。厥後有柴、汝、官、哥、定、龍泉、均州、章生、烏泥、宣、鹹等窯,而品類多矣。……「官、哥、宣、定為當今第一珍品,而龍泉、均州、章生、烏泥、成化等瓶亦以次見重矣。」

張岱《龍泉窯器銘》:

龍泉窯魚耳爐銘:「楓冷吳江,秋水登碧。其口唸唸,其耳滋滋,謂有魚焉,呼之谷出。」

哥窯後銘:「二西叔收藏哥窯後,傍著一把,如竹籜初解,大塊冰裂,於籜於籜,其光在弱。」

哥窯印池銘:爾蘊叔收藏印池,縱二寸,橫寸半,處州色,而紋片疏爽。觀其紋片,自不能賤。(註:張貸,浙江江山人、歷史學家、詩人)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龍淵月冷秋水碧澄一篇文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

南宋龍泉官窯鬲式爐(和典型弟窯鬲爐器型不同,和南宋官窯鬲爐接近)

朱談《陶說》:

「宋哥窯本龍泉硫田窯,處州人章生一、生二兄弟放龍泉之窯,各主其一,生一以兄故,其所陶者曰哥窯。生二所陶者,仍龍泉之舊,早龍泉窯。」又云:「柴窯之外,定汝官哥,皆宋瓷也。流轉至今,惟哥窯質重耐藏,稍易得,安汝難於完壁」又云「龍泉窯土細質厚,色甚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艷。」

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十:

「古宋龍泉窯器,溫州土細質厚,色若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艷,但少紋片紫骨鐵足耳。哥窯多斷紋,名曰圾碎,更見重於世。……永樂細款青花懷,成花五彩葡萄杯,皆今世甚寶貴者,然亦在龍泉章窯之下。」

藍浦《景德鎮陶錄》轉引《愛日齋叢抄》:

「自古陶重青品,晉日縹瓷,唐曰干峰翠色,柴周曰雨天青,吳越曰秘色,其後宋器雖具諸色,而汝瓷在宋燒者淡青色,官窯、哥窯以粉青為上,東窯、龍泉其色皆青,至明而秘色始絕。」

把這些歷史資料彙集於此,方便方家研習,這些歷史記載是我們研究龍泉哥窯和弟窯最有力的武器和依據。

瓷器鑒定芝麻開門收藏-龍淵月冷秋水碧澄一篇文帶你瞭解龍泉哥窯與弟窯

南宋元龍泉弟窯貼花獸耳雙系瓶

龍泉窯在南宋的發展是跟大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火所破壞,其制瓷技術傳入到南方。這時的龍泉窯結合南技北藝,迅速走向成熟,再加上南宋朝廷喜歡青瓷,並大力拓展海外貿易以補貼財用,龍泉縣靠近福建泉州大港,巨大的需求量和價位的提高給了龍泉發展瓷器的巨大機遇。

龍泉青瓷在東亞及東非、阿拉伯諸國都是受歡迎的商品。據史料描述,當時”窯群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內銷運往臨安,外銷經甌江出海,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

13世紀開始,龍泉窯出現了兩大系列的精美產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產品數量比較少,迄今只在龍泉大窯、溪口兩地近十處窯址中發現這類瓷器,而且都是與白胎青瓷同窯同燒的,其中溪口瓦窯垟窯以生產黑胎厚釉青瓷為主,其他瓷窯以燒白胎厚釉青瓷為主,我們雖然不能找到哪座窯就是章氏兄弟所燒的,但是龍泉哥窯。也就是龍泉黑胎青瓷,主要產於溪口瓦窯垟窯,龍泉白胎青瓷,也即是弟窯,主要產於琉田大窯,應該是沒有太大爭議的事。

龍泉哥窯不是學術界所說的那批故宮藏品(傳世哥窯)。故宮哥窯來歷目前學術界爭論極大,但龍泉確實產黑胎青瓷,這批黑胎青瓷也能對應於歷史文獻。

龍泉弟窯,則是收藏圈最愛的品種之一,四川遂寧出土了一批龍泉窖藏,就是龍泉弟窯的精美產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