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共7張圖片)
  • 17年9月5日 01:1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定窯,是繼唐代邢窯而起,在邢窯的影響下燒造白釉瓷的我國北方的一個著名窯口,也屬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此窯原為民窯,北宋年間,因一度燒造宮廷定燒瓷而聲譽鵲起。定窯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和東西燕山村。這個地方,在唐宋時屬定州,定窯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實,定窯的瓷器燒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五代時開始燒造以白瓷為主,到宋金年代,是這個窯口發展的鼎盛時期,元代以後逐漸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間終至落幕。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 定窯創燒於唐朝後期。從這時一直到五代的定窯瓷器,還較為粗糙簡單,器型以碗為主,正處於向精瓷的過渡階段。但在五代中後期,定窯白瓷出現了一次根本性的飛躍,所燒瓷器不再施化妝土,胎、釉呈現出精、白薄的特徵。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過了邢窯的細白瓷器。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 北宋是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北宋中後期,定窯由於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府選為宮廷用瓷,使其身價大增,產品風靡一時。由於定窯的風靡與流行,其造型、裝飾、燒造方法為各地瓷窯所倣傚,北宋年間各地紛紛仿製定窯。這就誕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
?鑒識宋代定窯白釉瓷,從胎釉的角度,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辨識:

一、要有玉質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質效應,以有玉質感的為上品,特別是作為宮廷燒造的瓷品,更是必須要燒出玉質感來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無論是白定,還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無玉質感?真品應是釉水瑩潤,富有靈動之氣,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燒造溫度等不易掌握,很難燒出玉質感來。一般都是氣韻呆滯、釉色蒼白,無玉質感可言。個別能燒出玉質感來,但常見色彩顯新,有火爆之感。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後,定窯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妝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為白中閃黃,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謂的「象牙白」色,少數質差的釉為白中微閃灰黃。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狀,因為施釉較薄,所以薄處能隱約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處可見積釉呈淺淺的黃綠色。積釉處氣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這也是一個鑒識時要注意的要點。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窯特定的燒成氣氛,故難以燒出「象牙白」的釉色來。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黃,在器物折腰處也難見淺黃綠色。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 三、要見「竹絲刷痕」。定窯的制胎工藝中,在胎半干之時,有用竹絲刷子旋修這一道工藝,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絲刷痕」。定窯因為施釉較薄,燒成後,在釉薄處透過釉面就隱約可見竹絲修胎所留下的刷痕。這是定窯瓷的一個基本特徵之一,在鑒識時必須特別留意。仿品中常不見這種」竹絲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夠自然,據此可以鑒別。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 四、釉面常見”蠟淚痕」。這種「淚痕」是由於上釉不均勻,入燒時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蠟淚狀凸起,球面下部呈淺水綠色。這種」淚痕」只出現在盤碗的外部。有否「淚痕」也成為鑒識是否北定的一個基本特徵。當然,不是每一個定窯瓷都有「淚痕」,但有「淚痕」比沒有「淚痕的要容易確認。一般的仿品是較難做出這種淚痕」來的。
宋代定窯瓷真偽鑒定方法定窯的仿製,從宋到明清、民國、現代一直不斷。宋代仿造,其風格自然是宋代的。明清仿品,自有該時代的些時代特徵。近年按照當年圖譜所仿燒的一些贗品,胎釉和工藝均難以到位,無論胎質、釉色、份量和工藝等均無法與真品定瓷相比擬。瞭解了定窯的胎釉、工藝和裝飾特點,反覆對照真品去審察,是不難將贗品剔除出來的。一一雲南省收藏家協會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