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山西發現河津宋金古瓷窯址
  • 17年6月21日 17: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固鎮村宋金時期古瓷窯遺址是2016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發現宋金時期的制瓷作坊和瓷窯爐,出土數以萬計的瓷片、窯具,為研究宋金時期固鎮瓷窯址的瓷器品種、裝飾工藝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在北澗疙瘩、上八畝和下八畝三個地點進行考古發掘,共計發掘1039平方米,清理制瓷作坊4處、瓷窯爐4座、墓葬1座、水井1處、灰坑35個,出土數以萬計的瓷片、窯具,以及一定數量的陶器、銅錢、鐵器、骨器等,時代為宋金時期,以金代遺存為主。發現的制瓷作坊多為窯洞式,作坊底面遺存保存較完整,有澄泥池、沾漿缸、灶址、石磨盤、石臼等遺跡、遺物,涵蓋原料制備、制坯、晾坯等環節;瓷窯爐均為半倒焰式饅頭窯,由通風口、扇形單火膛、窯床及雙煙室組成,不同之處在於通風口的位置、窯床及煙室的結構及大小等。
河津窯固鎮遺址出土可復原瓷器千餘件,瓷器品類有粗白瓷、細白瓷、黑醬釉瓷及三彩瓷,器形有碗、盤、碟、罐、枕、盆、瓶、盒、器蓋等,裝飾工藝有白地黑畫花、剔花填黑彩、珍珠地劃花、黑地白繪花及印花,題材以詩詞、花草為主,紋樣層次分明,流暢活潑,技藝嫻熟。其中北澗疙瘩地點出土的北宋細白瓷,胎白而細密、堅致,釉色瑩潤,造型簡潔大方,可媲美定窯白瓷。通過對該地點瓷片標本的X螢光分析,顯示其燒成溫度可能極高,白度不遜於邢定鞏白瓷,代表了同時期較高的燒造水平;上八畝地點出土的金代瓷枕採用剔花填黑及珍珠地劃花裝飾工藝,枕面飾竹節狀壺門開光,特色鮮明,工藝精湛。另外,在個別器物腹、底發現有印花或墨書的「馬四」、「馬家碗□」等款識。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