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釉,中國瓷器著名傳統顏色釉。古代瓷器的青釉,顏色並不是純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豆青、豆綠等很多種。古人將青、綠、藍三種顏色統稱為「青色」,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說:「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青釉瓷,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以其素淨淡泊的品性引起人們的無限喜愛,那你真的能分得清青釉的各種顏色嗎?你知道各種青釉瓷產自哪裡嗎?在這篇文章裡為大家科普。
一、天青
五代後周柴世宗囑咐御用瓷器設色時這樣說:「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采。」根據這一顏色創造出來的釉色叫「雨過天青色」,即是天青釉。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皇帝醉心瓷器,愛好親自入窯燒瓷,御窯名柴窯,據記載,柴窯出產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製作精美光彩絕倫,是當時諸多窯中最佳。
汝窯的釉色也叫天青。就藏品來看。天青釉發展到清初已達頂點。康熙時期的官窯產品,天青釉略帶藍色,釉薄而堅,瑩潤光潔,無開片,民窯的青色較深,釉層較厚。到雍正時,釉色幽淡雋永,更是引人入勝,但到乾隆以後,由於青料質劣,釉色陰沉,被稱為「鬼臉藍」。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中國瓷器」專場拍賣會上,一款有著900年歷史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筆洗,以2.08億港幣的天價成交。
二、秘色
據《高齋漫錄》記載,「秘色瓷器,世言錢氏有國日,越州燒造,為供奉物,臣庶不得用,故曰秘色。」秘色是青釉色調的一種,色泛灰藍,釉面無光。秘色也並非始於錢氏,唐代已有,盛於五代,衰於南宋,元明時中斷。宋時的余姚上林湖燒秘色瓷器,這時的釉色不再是那種青中微微閃黃的不成熟的還原色調,而是一泓清水般的湖綠色。因此國外也有將秘色稱為翡色。
唐代詩人陸龜蒙一首名為《秘色越器》的詩中寫道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三、粉青
粉青為石灰鹼釉的一種,釉色青綠淡雅,略帶乳濁,釉面光澤柔和,達到類玉的效果,為青釉中最佳色調之一。為龍泉窯首創,宋官窯和以後的景德鎮窯均有成功作品。
四、豆青
豆青,近似青豆的顏色。豆青起源於宋代的龍泉窯。明正德年間的豆青,色淺淡而閃黃;康熙時則色深,釉面潤澤,釉質剪影。 清代吳偉業的《讀史偶述》詩之十六:「王府近來新發出,剔紅香盒豆青盆。」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說彩色》:「豆青、豆綠,此二色宋哥弟窯為最盛。哥窯多作豆綠,弟窯多作豆青,皆滋潤瑩澤,至為可愛…… 明以前之豆青,微近黃色,至清則純近綠色。」
五、月白
瓷器釉色名。鈞窯釉色之一。較鈞窯天青更淡的藍色,釉層厚而不透明,以鐵的化合物為著色劑。
六、青白釉
青白釉為景德鎮窯在北宋初中期獨創的品種。俗稱影青釉,青白釉釉質含鐵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閃白,介於青、白二色之間,故稱青白釉。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
七、梅子青
梅子青是青釉瓷器釉色的一種。始創於南宋時的龍泉窯,釉色濃翠瑩潤,可與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釉與粉青釉同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梅子青釉色以灰為基調,灰中帶綠、見藍,釉層肥如凝脂,釉面溫潤瑩澈,其美難以一眼看穿,其韻難以言狀。梅子青為南宋龍泉窯最為經典、稀有的釉質,是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
八、冬青釉
冬青釉,也稱冬青釉和凍青釉。明永樂時所創。色澤較重,有宋元龍泉釉的效果,故又稱「仿龍泉釉」。釉色青中閃綠,蒼翠欲滴;釉質肥厚,多小氣泡及垂流現象;釉層均勻,釉面玻璃質強。清代冬青釉以康熙朝為佳,色比豆青淺,釉薄而堅,肥潤無開片,器裡器外均為一色冬青釉。
九、翠青釉
翠青釉是明代永樂時景德鎮官窯創燒的一種色澤溫潤、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造型規整秀美,胎體緻密,厚薄適中,通體青釉素裹,不另加裝飾,釉面玻璃質感強,釉中隱含密集的小氣泡。永樂翠青釉釉汁垂流,器物肩部色澤淡雅,下部濃重。常見的器物有蓋罐、高足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