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瓷器鑒定知識(1張圖片)
  • 16年12月10日 12:3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白釉瓷器鑒定知識

古董鑒定 青白釉,瓷器的一種,俗稱影青釉,是一種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的瓷器,是北宋年間由景德鎮當地工匠製作的。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雞頭壺,明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蓮花口燈盞,清代著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間的青白釉纏枝蓮大罐。成色原理是以含鐵量很低的氧化鐵為著色元素。

青中有白和白中顯青瓷器的專門稱謂。」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時期,景德鎮陶瓷工匠在當地白瓷生產的基礎上,成功地燒製了色質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於胎、釉中鐵元素的含量極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產品,胎質細潔,釉色青瑩。景德鎮的這一項成功發明,很快影響到當時的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區,相續出現了一批燒製青白釉瓷器的窯場,進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青白窯系。

青白釉發展史
元代在宋代基礎上,繼續燒造青白釉瓷器,釉色與宋代相近而略青,器胎不如宋代潔白,透光度稍差。器壁比宋代漸厚,形狀由輕巧、挺拔變得厚重飽滿。儘管這樣,仍湧現出一些優秀作品,但與宋代相比,其規模和質量上都逐漸衰退下去。

明代時期,作為傳統產品青白釉瓷器,民窯仍在燒造。它的燒造應分為三期:一是元末明初交替期;二是洪武早中期;三是洪武晚期至永樂早期。

民窯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器皿的盤、碗、碟類圓器為主,盤碟分印花與素面兩種。從器形、紋飾上看,前期盤處在元末明初的交替期,受元代遺風影響較大,其造型與元代樞俯型的盤極為相似,盤內壁印有纏枝花卉或菊花;較為青晰的紋飾,可以明顯看清每朵花卉的細部和每瓣花葉的葉莖、葉脈。盤底稍厚,內底略下凹,留有明顯減少底部厚度的台階式弦紋,圈足較小,足壁與元代器足壁略有不同;元代足壁至足端旋削後略向外撇,用手可輕易提起。而此時的足壁至足端旋削後直而向內斂,用手不易提起。足端平切,砂底,底面淺,旋削較平,有的留有細密的旋痕,明顯的小乳突。露胎處有見窯紅,有的則潔白。

早中期與後期的造型較為相似,且多為素面,盤碟造型一式為折腰型。從造型上比較,早中期折腰盤碟,受元代樞府釉折腰碗的影響,盤壁折腰角度生硬,圈足小,挖足時出現圓渦形厚底足,呈外斂內壁斜削式,砂底,底足中心留有明顯的乳狀突起。後期盤口沿外撇,折腰的角度趨於柔美曲線;盤內心多略下凹,圈足增大,足壁呈外斂內直壁式,底面較平,乳突較小。至此,洪武晚期的修足方式基本定型,並對整個明代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明初洪武時期的青白釉瓷器看,胎質堅致,但淘煉不精,胎質呈白或灰白色。前期釉白中泛青,尚有青白或影青之感覺。中後期青白釉雖厚潤,但釉面較明代其他各朝為灰白,玻璃化程度高,釉面自然開片,有縮釉點,窯灰等現象存在。這種燒造工藝一直延續到永樂早期。由於品種單一,釉色變化小,加之質量不符合市場的要求。後被民窯中的主流,幽倩淡雅的青花瓷器和色彩斑斕的彩瓷、顏色釉瓷器所替代。洪武官窯器中,青白釉品種既未見文獻記載,又未見典型實物傳世或出土。

90年代初,在揚州老城區改造基建工地,出土了該類型的盤,殘盤底徑22cm 。外澀胎裡印花並施青白釉;主體紋飾為模印一束蓮花,蓮瓣飽滿,瓣上用蓖紋裝飾,茨菰葉尖而挺拔,束蓮花的織帶若葉狀翻捲而飄曳委婉。按紋飾對照元代或永宣時期同類刻、印花或青花器物,其圖案在佈局上、紋飾風格上都有不同之處。但元代的遺風較重。胎體漸薄,胎質堅致而潔白,圈足大,旋削規整,足端平切,足高呈裡外垂直齊平式,底面平整光潔,有明顯旋痕,未見乳狀突起。

青白釉民窯與官窯瓷器之間,在同一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品種、造型、質量方面,尚有較大的差距。

外澀胎內印花的瓷器,按常理為半成品;外面的澀胎上應施以低溫釉或加彩。在窯址遺存中見到方可理解為殘次品,予以廢棄;但在運河之畔的古城揚州出土,無法解釋。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