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宋瓷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黃河的波瀾壯闊(共29張圖片)
  • 16年8月27日 15:1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大肉莊第一屆rose節上有個瓶子很有意思,和Nike爆款鞋很像,據說那款鞋要等一個半月 
 

  而這款瓶子Lally也有 
 

  國內博物館也有幾件 
 

金 長治地區窯場 絞釉玉壺春瓶 長治市博物館藏

金 長治地區窯場 絞釉玉壺春瓶 長治市博物館藏

  這類瓶子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採用了一種叫做“絞釉”的裝飾技巧。

絞釉靈感可能來自於絞胎

  絞釉呢,其實攪的不是釉,而是具有流動性的化妝土泥漿,攪拌過後,把泥漿淋在胎體表面,最後再上透明釉或者顏色釉。因為它流動性高,往往很難形成規則的圖案。

圖文無直接關係,僅作工藝參考

  而山西長治市博物館呢有一方黃釉黑彩雙鴨紋虎枕,把絞釉用到了極致。 
 

  不同深淺的化妝土勾勒出石頭的輪廓和陰影,甚至與蘇軾的《木石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左:山西長治博物館所藏虎枕畫面 
 

右:北宋 蘇軾《木石圖》

  任何想法不會從天而降,一般都有一個遷移再創造的過程。絞釉也一樣,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不過主流猜想是由絞胎工藝發展來的。

唐 鞏縣窯絞胎長枕 大肉莊藏

金-元 絞胎碗 大肉莊藏

  絞胎是怎麼製作的呢?可以看一下莊主視頻號的一篇絞胎碗的介紹。 
 

  其中有提到,陶瓷絞胎很有可能是模仿玻璃器皿,在古埃及的時候,已經有那種羽毛狀的玻璃器皿了。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玻璃魚瓶 英國大英博物館

  以及前2~1世紀和絞胎工藝相似度更高的仿花狀的馬賽克玻璃大盤 
 

馬賽克玻璃盤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我們的陶瓷絞胎大碗和它製作工藝完全一致 
 

馬賽克玻璃盤製作工藝

  仿羽毛或仿花,這些都力求一種仿生的效果。 
 

絞釉,絞的其實是化妝土

  那麼絞釉和絞胎有什麼差別呢?

  絞釉,其實絞的是化妝土。化妝土,顧名思義,和女孩子的粉底差不多作用。它是用經過加工的,較細的瓷土,主要用來改善胎體表面的光潔度,以彌補胎土粗劣,顏色不夠白等不討喜的問題。 
 

  現有的發掘研究發現,江西豐城的洪州窯在三國吳時期就開始使用化妝土了。江西南昌東吳高榮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褐釉麻布紋四系盤口瓶,釉不到底,露在外面的棕褐色陶衣應該是瓷器上使用化妝土的雛形。 
 

  到南朝後期,化妝土多被用來美化釉色。此時,青瓷慢慢成為一種流行,浙東越窯生產處於低谷時期,而江西豐城窯(洪州窯)和湖南湘陰窯(岳州窯)因為當時土質的限制,不利於青瓷髮色,就在上釉前先打個灰白色的底。 
 

湘陰窯出土南朝青釉碗

  怎麼理解這個事情呢,化妝中有個口紅使用技巧,在抹口紅前先打個接近膚色的底,這樣有利於口紅髮出更純正的色彩。 
 

  北魏北齊左右,南方的制瓷工藝傳到了北方,最早生產的就是青瓷器。同樣,也有使用化妝土打底情況,這時候,薄薄的一層青瓷釉和淺淡的胎體呈現出淡青近白的效果。 
 

北魏洛陽城津陽門內出土白瓷和青瓷碗 

  這時候,白瓷起步了。

  要燒出白色,胎土要白,釉要透。

  胎土白要麼原料好,要麼,用化妝土遮,顯然第一種的成本要高很多,但大家都喜歡白白的東西啊,到現在膚白貌美審美傾向依然如此。

  這也導致白瓷都生產往兩個方向走,一是精細胎土都高級白瓷,一個是用化妝土來打底的粗白瓷。這一時期,邢窯開始生產細白瓷,就是瓷土堅實細膩的不施化妝土的純正白瓷,而鞏縣窯生產的高透光白瓷品質更好一些。 
 

隋 鞏縣窯白釉深腹杯

  “隋白的出現是一條分界線。從技術層面來看,隋白的意義在於第一次將胎土和釉料中的鐵元素剔除乾淨,燒造出施透明釉的白瓷,屬於陶瓷史從 0 到 1 的跨越。” 《隋白:人類與礦物質鬥爭的血淚史| 大肉莊·視頻》 ) 

  到唐宋時期,北方白瓷生產平均到了很高的生產水平,化妝土的除了打底用使胎更白更細膩,並在此基礎上玩出花來花樣,比如劃花工藝
 

金 介休窯白地划水波紋四瓣花形枕 

  珍珠地 
 

北宋 魯山段店窯珍珠地劃花福德紋長方形枕 大肉莊藏

  剔花 
 

北宋 登封窯剔刻花牡丹花紋枕 大肉莊藏

  我們說兩個離絞釉更近一些的裝飾工藝,白釉黑剔花和白地黑花。這兩種聽上去確實很容易混淆,差別還挺大。

  白釉黑剔花是磁州窯和當陽峪窯當時很流行一種黑剔花。這時候,窯工們已經學會調配黑色化妝土,就是用鐵礦石,泥漿和黑釉按比例調配,然後在器物的白色化妝土之上再上一層黑色化妝土,再剔花。 
 

金 白地剔黑花兔紋腰圓形枕

  白地黑花呢,它用一種俗稱“斑花紋”的鐵礦石為彩料,在白地和透明釉之間進行繪畫裝飾。斑花石因成分不同加上窯溫和氣氛不同,燒成後會呈現出不同深淺的棕色。這種彩料含鐵量高,可以調配成很稀的彩漿,十分適用於毛筆繪畫和書寫。 
 

金至元 白底黑花人物故事長方形枕 

  這種裝飾最早出現在磁州窯,在北宋中後期生產,在金代成為北方最流行的一類裝飾。

  這兩點結合在一起,為絞釉工藝的成型創造了條件。

終極目標——仿生

  絞釉又被稱為“流沙紋”、“流泥紋”,當陽峪窯和磁州窯位於黃河邊,潮起潮落流沙流泥並不少見,加上高級絞胎的影響,絞釉的出現就水到渠成了。

  關於仿生,特別是對自然風情風貌的仿生,我實在太愛了,不過還是下次再說吧!

>>>參考材料

《中國古代玻璃器皿》 趙宏 主編 

《當陽峪窯絞花(絞釉)瓷製作記憶的再認識》 張汝福

《馬未都談瓷之色 四時佳興與人同——仿生》

《瓷器化妝土工藝的產生與發展》秦大樹

《當陽峪窯絞胎瓷的傳承與發展》 黃皇

《洛京遺珍:青龍山人藏鞏縣窯陶瓷》 青龍山人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