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的劃分(共4張圖片)
  • 16年7月31日 13:2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目前,陶瓷界對原始瓷器和成熟瓷器的劃分方法是以時間為界。即:東漢以前的瓷器劃歸為原始瓷器,東漢及其以後的瓷器統統稱為成熟瓷器。可以說,這種劃分方法是不夠科學的,那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怎麼劃分比較科學呢?

一、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劃分的理論依據

原始瓷器是用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鋁(Al2O3)為主要成分的瓷土製作胎坯,一般情況下,器物上半部分澆施石灰水釉,下半部分不施釉;在1200℃左右的溫度燒成的瓷器,其胎質不細;雜質和氣孔較多,結構不緊密,燒成溫度偏低,有一定吸水性;胎土多呈灰色、灰中泛褐或褐色。釉水極其清淡、稀薄,有玻璃質感和光澤,胎釉結合緊密;釉色青黃、黃綠、青綠或青中泛褐色、泛灰色。石灰水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和8%左右的三氧化二鐵(Fe2O3),若含鐵量增加,釉色則呈青黑色。

原始瓷器施釉工藝不完整,瓷化溫度較低,胎骨瓷化程度的物理表現為氣孔較多和有吸水性。而成熟瓷器的燒成溫度高於原始瓷器,其燒成溫度在1300℃左右;成熟瓷器的器物整體施釉並且釉層厚度明顯高於原始瓷器;成熟瓷器的胎骨基本上沒有氣孔,成熟瓷器沒有吸水性。

成熟瓷器區別於原始瓷器,不在時間的先後,而是生產工藝。成熟瓷器除了釉層明顯增厚、造型和裝飾工藝提高之外,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成熟瓷器的瓷土基本上完成了瓷化過程。也就是說,胎骨完全燒熟透了(因為漢代至元代也還有些瓷器胎骨並沒有完全瓷化,只能算不成熟瓷器)。一般說來,瓷土在1250~1350℃左右的高溫下才能夠完成瓷化過程,而在1200℃左右還不能完全瓷化。當然,化學成分不同的瓷土,耐受高溫的程度是不同的,瓷化的溫度也有所不同。有些瓷土可能在1250℃左右就基本上完成了瓷化過程,有些瓷土則要在1350℃以上才能完成瓷化過程。

所謂瓷化,就是瓷土中的高嶺土、石英、長石及氧化鈣(CaO)、三氧化二鐵(Fe2O3)、氧化鎂(MgO) 氧化鉀(K2O)等等物質完全熔融、燒結。瓷土中的硅、鋁、鉀、鈉、鈣、鎂、鐵等物質在高溫作用下,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環境中發生氧化、化合或者還原反應,改變了原有礦物化學成分的結構和性質,生成新的物質。主要化學成份為鉀、鈉、鈣的長石,在熔融過程中變成乳白色粘稠玻璃體,它在瓷化過程中起助熔作用和高溫膠結作用,冷卻後以透明玻璃體狀態存在於瓷體中,增加瓷體的光澤和透明度。

因此,瓷土完全瓷化了的成熟瓷器,胎骨結構緊密,瓷質堅硬,具有瓷質光澤和薄片具有一定透光性,氣孔率和吸水率低。由此性質來界定:只有瓷土被完全瓷化了的瓷器,才是成熟瓷器;沒有被完全瓷化的瓷器就是原始瓷器,或者說帶有原始瓷器的屬性。

二、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的特徵

1、胎骨質量和燒成溫度

成熟瓷器的瓷土經過精選或淘洗,非金屬的二氧化硅成分減少,瓷土中的金屬成分、相應增加,因此,成熟瓷器比原始青瓷的瓷土更耐高溫,它的燒成溫度比原始瓷器高,因而結構更緊密,極少有氣孔,甚至沒有氣孔,用手指敲擊可聽見帶鋼鐵般的「鐺鐺」高音,燒成溫度低的瓷器,多為「啵啵」或「噗噗」的低沉音。下面是公認的成熟瓷器南宋官窯的胎骨:

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的劃分

南宋官窯瓷器的胎骨

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的劃分

南宋官窯瓷器的胎骨

2.、瓷器裝飾工藝:

原始青瓷的釉層稀薄,胎體紋飾很簡單。而成熟瓷器具有瓷質光澤和薄片具有一定透光性,裝飾工藝更為成熟複雜。下面是東漢、三國等所謂「成熟瓷器」的紋飾:

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的劃分

東漢青瓷五連罐

成熟瓷器與原始瓷器的劃分

東漢雙耳青瓷瓿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