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銅劍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西漢以後,鐵製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名稱:青銅劍
年代:不詳
尺寸:長40cm;寬5cm;8.5cm
估價:HKD 3,800,000-3,800,000
成交價:HKD6,500,000
拍賣會:2010年澳門拍賣會
名稱:漢 青銅劍
年代:漢代
尺寸:長94.5cm;寬6.5cm
估價:HKD 4,800,000-4,800,000
成交價:HKD9,500,000
拍賣會:2011年香港拍賣會
名稱:戰國 “竹節把”青銅劍
年代:戰國
尺寸:長650mm
估價:HKD 7,400,000-8,400,000
成交價:HKD22,550,000
拍賣會:2012年香港拍賣會
名稱:春秋 青銅劍
年代:春秋
尺寸:46×5cm
估價:HKD 23,000,000-23,000,000
成交價:HKD 32,550,000
拍賣會:2013年香港拍賣會
名稱:戰國 復合青銅劍
年代:戰國
尺寸:長52cm
估價:HKD 50,000,000-50,000,000
成交價:HKD 75,550,000
拍賣會:2013年香港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