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釉如何鑒定(共1張圖片)
  • 23年12月13日 13:4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康熙白釉瓷主要有三類,一是康

清代白釉如何鑒定

白釉

熙時開始仿燒的來代定窯白釉瓷,此品種至雍正、乾隆時均有仿燒;二是甜白釉器;三是漿胎白瓷。康熙白釉器除光素無紋飾外,另有刻花、印花及鏤雕器物,紋飾見有牡丹、纏枝蓮、纏枝菊等。

清雍正時白釉瓷的燒造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無論是釉的透明度還是胎的白度均大大超過了明永樂時期的白釉瓷,為雍正及以後各朝的琺琅彩瓷、粉彩瓷的燒製提供了更好的條件。雍正白釉器的暗刻與劃花器物上見有龍、夔龍、鳳、菊花、葡萄、三果、八寶以及竹子等紋飾。

清乾隆時瓷器生產量巨大,白釉器也不例外,無論官窯與民窯均生產了許多。白釉器早、中期的釉面潔白似玉、瑩潤光亮,晚期由於制瓷技術的下降與御窯廠管理的不善,致使白釉器的燒造水平下降,但瓷器質量仍比晚清時的同類器卓越。白釉器上有光素無紋飾的,也有一部分暗刻花紋的。

【器型】

康熙白釉器器型豐富,有觚、尊、瓶、梅瓶、葫蘆瓶、橄欖瓶、盤口瓶、三足爐、盆、蟋蜂盆、蓋盒、盒、缸、缽、洗、盤、碟、碗、杯以及筆筒、水盂、太白尊等文房用具器物,民窯白釉器多為日常生活用瓷和祭祀用瓷。雍正時白釉器有瓶、玉壺春瓶、梅瓶、觀音瓶、蒜頭瓶、雙魚瓶、尊、枇杷尊、觚、罐、僧帽壺、太白壇、盒、洗、筆筒、盤、菊瓣盤、碗、高足碗、斗笠碗、杯等生活用瓷。乾隆時白釉器見有禮器、祭器及生活用器,如瓶、蓮瓣口瓶、觚、尊、罐、花盆、香爐、盆、盒、簋、燈、豆、壺、筆架、水盂、渣斗等器物,日常生活用瓷則以盤、碗、杯數量最大。

【胎釉】

康熙官窯白釉器的胎質較為純淨細膩,有如糯米粉一樣細白,釉料配製純淨,胎釉結合緊密,無明顯的氣孔,這是與明代白釉器的不同之處。另外,康熙時白釉器的釉層也不像明代那樣肥厚,而是釉層較薄,可以看到胎體上的旋削痕,迎光透視胎色則為青白色。康熙民窯白釉器有日常生活用瓷和祭祀用瓷,釉色白中透青,釉質滋潤光亮,顯得格外堅硬。也有胎體為漿胎的白釉瓷,器物胎體較輕,釉面白中稍閃灰。

康熙時仿明代甜白釉的白釉器釉質瑩潤,釉面平滑,透明勻淨,沒有開片,釉色呈乳白色,色澤或如羊脂玉,或白中泛青。由於工藝的不同,這時的釉層與明代甜白釉釉層也有所不同,不如明代肥厚,但胎釉結合緊密,具有康熙本朝特色除素面外,裝飾以刻、劃花多見。康熙時的仿宋代定窯白釉器,釉色白中泛黃,釉面或有細密的開片,釉下有暗刻紋飾。與宋定窯真品不同的是,沒有當時特有的竹絲刷紋及釉面「淚痕」特徵。

雍正官窯白釉器與康熙官窯同類器大致相同,胎體精細,釉白純正如雪,釉層較薄,比較均勻。其底足或足牆留有積釉痕跡,微現青色。民窯白釉瓷的胎質細膩,釉色或青白或粉白,釉面較為勻淨。燒造工藝講究,無釉砂底光滑細潤。

乾隆官窯白釉瓷胎質潔白,較雍正時堅致,施釉勻淨,釉質極為瑩潤細膩,釉面明淨光亮,如脂似玉。仿明永宣的白釉器的釉色白中閃青。民窯白釉器的胎質不及康熙、雍正時堅致,釉層薄而勻,少數器物的釉面有橘皮紋,釉色多白中泛青而透明,也有呈色粉白的器物,亮青釉較為少見。這時的仿定窯白瓷,釉色白中泛青或泛黃,釉面細膩滋潤,較宋定窯真品更為光亮,沒有下淌的「淚痕」,釉下多有印花紋飾。傳世品以小件器物常見。

【款識】

清康熙官窯白釉器落款有「大清康熙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楷款。民窯白釉器有無款識器物,也有落「朗潤堂」、「上峰博制」、「希范堂」等堂名款的。清雍正時款識多為「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青花楷款,也有仿永樂甜白釉器物而書「永樂年制」款的。清乾隆時款識以「大清乾隆年制」多見,有楷書與篆體書寫兩種。另有仿宣德白釉器底書「大明宣德年制」以及堂名款如「彩華堂制」等。

清嘉慶早期,景德鎮御窯廠的制瓷水平基本上還能保持乾隆朝遺風,造型、紋飾均承襲前朝舊制。然而到了晚期,隨著制瓷水平的日趨低下,白釉器也流露出胎體粗糙、釉面不平的現象。清道光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人員數量均不如前朝,白釉瓷器與其他瓷器一樣均承襲嘉慶遺風,胎質略為粗松,釉面稀薄。道光白釉器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楷體或篆體。清咸豐時期官窯白釉器胎體較道光時的輕薄,器底「大清咸豐年制」六字楷款。

【器型】

清嘉慶朝官窯白釉器以祭器多見,民窯則多為日常生活用瓷,有罐、簋、筠、登、豆、爵杯、盤、碗等品種。清道光時期白釉器造型笨拙。清成豐時期白釉器器型見有祭祀器、陳設瓷與生活用瓷,如尊、簋、、登、豆、爵杯、洗、瓶、碗等。

【胎釉】

清嘉慶白釉器的胎體與乾隆時期白釉器胎體接近,施釉稀薄,釉色因含鐵量過高而泛青,並有波浪釉現象,特別是仿定窯白釉器的釉面尤甚。民窯白釉器的胎體粗松,多有雜質,釉層稀薄,光澤度較差。

清道光時期,官窯白釉器胎質粗松,胎體薄厚不勻,施釉稀薄更甚於嘉慶,釉色白中泛灰,光澤度極差。有一些白釉暗刻紋飾器物,釉面瑩白光潤,但較宋代定窯白釉相差過大。民窯瓷胎厚質粗,釉色不純,由於施釉不勻,釉面泛起如水波一樣的漣漪,俗稱「波浪釉」或「浪蕩釉」。

清咸豐時期官窯白釉器釉層厚薄不勻,釉色青白,極少有釉面細潤之器,大多數都有波浪釉。民窯白釉器胎白而堅致,但不細膩,施釉稀薄,釉色漿白。

清同治時期官窯白釉器胎質較接近成豐,但比咸豐潔白,釉面不夠平淨,釉色青白。民窯胎釉均較粗松,釉面趨於白淨,釉質稀薄均勻,但波浪釉現象嚴重。清光緒官窯白釉器胎體重,但較同治時路為縝密,釉面稀薄,已趨向現代瓷的純白色。民窯白釉胎質較前朝略細,但釉面欠瑩潤。除光素無紋飾外,還見有白釉暗刻龍紋與蓮紋的裝飾,款識以「大清光緒年制」楷款多見。

清宣統一朝僅三年,為清代最後一朝,隨著光緒、慈禧的先後死去,御窯廠為辦喪事燒造了不少白釉器用於祭祀。宣統白釉器與其他朝代所不同的是多在器物口沿上或以青花飾邊,或塗金彩裝飾,為一大創新。白釉器款識或為「大清宣統年制」,或為「江西瓷業公司」。

【器型】

清同治時期以日常生活用瓷為主,有罐、爵杯、盤、碗等。清光緒白釉器見有罐、缸、盤、碗等日常生活用瓷。清宣統這一時期白釉器見有罐、爐、爵杯、碗、盤等器型。

【胎釉】

同治時的白釉器已帶有近代瓷的特徵,即釉色白淨,釉層較薄,此前肥膩凝厚的質感已不見有。清光緒官窯白釉器胎體厚重,釉色以青白為主調,釉質較細,釉面光亮,民窯白釉胎色較白,施釉稀薄,有飄浮感。清宣統官窯白釉瓷胎質潔白純淨,胎體輕薄,具有近代瓷的特點,釉面潔白勻淨。民窯白釉瓷胎質粗松,胎色較白,釉色白亮。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