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粉彩花鳥花卉開光蘆雁紋捧盒(1張圖片)
  • 18年6月13日 12:3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捧盒,顧名思義,即捧在手上的盒子,兼具實用和陳設觀賞的藝術效果。古時,一般只有皇室、官員和大戶人家才有捧盒。捧盒除了具有存放各類古董珍玩的用途,還可作為盛裝食物的食盒使用,如《紅樓夢》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起頭,就有“賈珍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著賈蓉帶領家下人等與賈敬送去”的描述。 

  捧盒造型豐富多彩,較為多見的是扁圓形,其次還有幾何形的六角形、八角形、方形,花果形的荷葉形、牡丹形、桃形,仿真形的鍾形、瓶形及各種動物形等等,以方便捧持。其材質多樣,常見的主要有瓷器、漆器、木器等較輕的質地,這是由於捧盒是以手捧著的器皿,過重不適合於捧在手裡,加上作為食盒使用時,具有隔熱保溫的功效,故捧盒不能選用較重的材質,不過亦有金屬和琺琅材質的捧盒,多作為盛放古玩的陳設觀賞器物之用。 

  圖中所示這件清代粉彩花鳥花卉紋開光蘆雁紋捧盒,直徑14.5厘米;扁圓形,子母口上下套合;隆頂,鼓腹,圈足,足底施白釉。通體施粉彩,蓋頂繪的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蘆雁圖,歷代畫家留下了眾多表現蘆雁飛翔、鳴叫、嬉游、睡眠等各種造型的作品,賦予蘆雁圖清朗疏曠、野趣橫生的自然之美。盒頂圓圈內,蘆雁、水草、菊花、蘆葦、湖面等圖案組合成一幅充滿生機的畫面,四隻蘆雁在芳草萋萋的灘涂上自由自各得其樂,有的伸長脖子覓食,有的扭頸回望,有的張嘴對著天邊飛來的一隻蘆雁歡快的叫鳴,有的將頭藏在翅膀裡休憩,形象俏皮可愛,栩栩如生,配合風吹葦動鳥語花香的一應襯景,顯得極富畫面感。盒沿子母口上下各飾回紋一圈,上下腹部各有四個菱形開光,呈對稱分佈於東南西北四方。開光內均繪有纏枝花卉及飛鳥,四時花卉各不相同,青枝綠葉相間,花卉綻放枝頭,有蓮葉、荷花,也有牡丹、雛菊、芍葯,五彩繽紛,鮮艷奪目。開光外繪纏枝花卉和零碎的花瓣,每一處都不盡相同,花朵紅黃白紫,花蕾含苞待放,與青綠的枝葉及蘆葦、水草相間,紋飾線條細膩,設色鮮艷明快,賞心悅目。 

  清代瓷捧盒燒造數量龐大,盒上的紋樣豐富多彩,山水、人物、花卉、蟲魚、飛禽走獸、漁樵耕讀等,都是捧盒上常見的主題紋飾。古人習慣借物喻示,追求美好事物,亦喜歡通過在器物上刻畫各種紋飾來對寄托吉祥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如“漁樵耕讀圖”象徵古代農耕文化的四個主要職業,也是古代高士隱逸山林或官宦退隱之後所嚮往的那種閒適生活,所以在清代瓷器上被廣泛運用。蘆雁是出沒於蘆葦林間的候鳥,因景物具象寧靜美好,故蘆雁圖亦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題材。此器上的五隻蘆雁神態各異,造型準確,形神兼備,展現了湖蕩濕地的自然風貌,這樣的畫面不禁令人想起清代詩人胡慎容筆下的《蘆雁》:“橫江片影一聲秋,楚岸湘波事事愁。同是水雲鄉里客,歸心空悵荻花洲。” 

  清代瓷器的釉裝飾發展到了極致,以各種彩瓷為主,青花次之,大量使用色釉,其中彩瓷以粉彩為代表,到中晚期更是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件捧盒器身上的圖案繁複而又清新疏朗,刻意打破歲時的傳統,將暮春的牡丹和盛夏的荷花等一併呈現,主題鮮明,極具裝飾效果。蘆葦象徵祿位,牡丹象徵富貴榮華,菊花象徵長壽,蓮花象徵高潔,各個紋飾都洋溢著濃厚的吉祥寓意,組合在一起,就呈現出一縷瑞祥寧和的氣息。整件器物器型碩大端整,繪工精細入微,粉彩呈色艷麗勻潤,紋飾恬淡雅致,集實用性和工藝美術性於一體,顯示出清代粉彩瓷製作工藝的成熟與精湛。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