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谿論畫(共20張圖片)
  • 15年5月28日 07:0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石谿(1612~?)

明末清初畫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劉,武陵人,居南京。幼年喪母,遂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擅繪人物、花卉,尤其精於山水。他宗法黃公望、王蒙,繪畫基礎出於明代謝時臣,其技法直追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然。山水畫章法穩妥,繁複嚴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勝,而於平凡中見幽深;筆法渾厚,凝重、蒼勁、荒率;善用雄健的禿筆和渴墨,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滯,禿筆而不乾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川深厚、草木華滋。他的作品以真實山水為粉本,具有「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

石谿論畫

雨洗山根圖軸

石谿並無專門的詩文集行世。據《常德府志》記載,他曾著有《浮查詩文集》,其弟子山足斧為其刊行有《髡殘禪偈》一卷和《大歇堂集》六卷,可惜現在均已散佚無存。所以關於石谿的一些藝術思想和論藝言語,只能從其僅存的畫跡題識和其他典籍中得其大略。筆者搜集石谿傳世畫跡題識百餘條,現就其中關於藝術的隻言片語分門別類羅列如次:

論 畫

嘗與青谿讀史論畫,每晨夕登峰眺遠,益得山靈真氣象耳。每謂不讀幾卷書,不行幾里路,皆眼目之見,安足論哉!亦如古德云爾。當親授受,得彼破了蒲團訣時。余歸天都,寫溪河之勝,林木茂翳,總非前輩所作之境界也耶!

——題《天都溪河圖》軸,1660年 香港虛白齋藏

寫畫一道,須知有蒙養者,囚太古無法,養者因太樸不散,不散而養者,無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先思其蒙,既操筆,複審其養,思其蒙而審其養,自能辟蒙而全古,自能畫變而無法,自歸於蒙養之道矣。

——題《唐人詩意圖》卷,1660年 載《石谿畫集》

余性喜書畫,品經課之暇,抽毫縱意赴之,自覺快然。雖處幽棲小築,然□□□。時庚子十月一日,束裝歸山,作白雲深處,老僧無計耳。與青谿居士□當許之。因寫《面壁圖》,肩於經擔□何如?那時想望紅塵,真離萬丈也耶?

——題《達摩面壁圖》軸,1660年 載《石谿畫集》

石谿論畫

潑墨溪山圖軸

殘僧本不知畫,偶然坐禪後悟此六法。隨筆所止,未知妥當也,見者棒喝。

——題《山水圖》,1661年 載《石谿上人山水冊》

東坡云:「書畫當以氣韻勝人,不可有霸滯之氣,有則落流俗之司,安可論畫。」今櫟園居士,為當代第一流人物,乃賞鑒之大方家。常囑咐殘衲作畫,余不敢以能事對,強之再,遂伸毫濡墨作此。自顧位置稍覺安穩,而居士亦撫掌稱快,此余之厚幸也何似。

——題《山水圖》,1661年 載《三秋閣書畫錄》捲上

住世出世我不能,在山畫山聊爾爾。蔬齋破衲非用錢,四年塗抹這張紙。一筆兩筆看不得,千筆萬筆方如此。乾坤何處有此境,老僧弄出寧關理。造物雖然不尋聞,至人看見豈鄙俚。只知了我一時情,不管此紙何終始。畫畢出門小躋攀,爽爽精神看看山。有情看見雲出岫,無心聞知鍾度關。風來千林如虎嘯,嚇得僧人一大跳。足下誰知觸石尖,跛跛蹯蹯忍且笑。歸到禪身對畫圖,別有一番難造報。從茲不必逾山門,澄墨吻毫窮奧妙。壬寅小春漫寫記,石谿殘道者。

——題《在山畫山圖》軸,1662年 載《寶迂閣書畫錄》卷二

我嘗慚愧這隻腳,不曾閱歷天下名山;又嘗慚此兩眼鈍置,不能讀萬卷書,閱遍世間廣大境界;又慚兩耳未嘗親受智人教誨。只此三慚愧,縱有三寸舌頭,開口便禿。今日見衰謝,如老驥伏櫪之喻,當奈此筋骨何?每見有心眼男子,馳逐世間,深為可惜。樵居士於吾言無所不悅,然歲之所聚,不一二次,聚則一宿□□□□之晤,思過半矣。今年再入幽棲,值余病新愈,別去留此冊,索余塗抹,畫不成畫,書不成書,獨其言從胸中流出,樵者偶一展對,可當無舌人解語也。

終日在千山萬山中坐臥,不覺如人在飯籮邊忘卻饑飽也。若在城市,日對牆壁瓦礫,偶見此一塊石、一株松,便覺胸中洒然清涼,此可為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者語也。禪者笑餘日:「師亦未忘境耶?」餘日:”蛆子,汝未識境在西方,以七寶莊嚴,我卻嫌其太富貴氣,我此間草木土石卻有別緻,故未嘗願性生焉。他日阿彌陀佛來生此土未可知也。」禪者笑退。

——題《物外田園書畫冊》,1662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石谿論畫

溪山秋雨

癸卯春三月,余於幽棲關中養靜。耳目無交,並筆墨之事稍有減去,然中心不□適。東田詞丈過余山中,因談名流書畫,又惹起一番思想。東田又謂余曰:「世之畫以何人為上乘,而得此中三昧者?」余以起而答曰:「若以荊、關、董、巨四者得真心法,惟巨然一人。巨師媲美於前,謂余不可繼跡於後。遂復沉唯有染指之志,縱意揮灑,用一峰禾氣,作《溪山閒釣》橫幅,以寄其興。臨池時經營位置,未識與古人暗合不?嗟乎,人生不以學道為生,天命安為道乎?見此茫茫,豈能免百端交集。」東田以為然。余愛詞丈之語,並錄其上。將為水雲鄉中他日佳話,此語勿傳到時人耳邊也,遂不覺狼藉如此。

——題《溪山閒釣圖》橫幅,1663年 載《書畫鑒影》卷二十四

六六峰之間,振古凌霄漢。清秋淨無雲,爭來列几案。寺幢天際懸,樹色空中燦。習瀑九萬尋,高風吹不斷。俄然吐霧煙,近遠山峰亂。深深大海濤,浩渺靡涯岸。少為嵐氣收,秀嶺芙蓉爛。巒岫畫難工,猿鳥聲相喚。我憶董巨手,筆墨絕塵俗。嗟嗟世上人,谷氣疇能換。翻羨屋中人,攤書煙雲畔。板橋樵子歸,共話羲皇上。

——題《六六峰圖》軸,1663年 美國納爾遜博物館藏

青谿翁住石頭,余住牛頭之幽棲。多病嘗出山就醫,翁設容膝,俟余掛搭。戶庭邃寂,宴坐終日,不聞車馬聲。或箕踞桐石間,鑒古人書畫,意有所及,夢亦同趣。因觀黃鶴山樵翁,興至作是圖未竟。余為合成,命名日《雙溪怡照圖》。當紀歲月,以見吾兩人膏盲泉石潦倒至此,系以詩日:「雲山疊疊水茫茫,放腳何曾問故鄉。幾時賣來還自買,為因泉石在膏盲。」

——題《雙溪怡照圖》(與程正揆合作),1663年,載《十百齋書畫錄》乙卷

遊山忘歲月,屐寫自相過。風露零虛意,禪機靜裡磨。同年叩梵宇,遂比老煙蘿。豈向人間說,林丘自在多。畫必師古,書亦如之,觀人亦然,況六法乎?石谿殘道人。

——題《四季山水冊》,1666年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福蘭博物館藏

丙午深秋,青谿大居士枉駕山中,留榻經旬,靜談禪旨護六法之微,論畫精髓者必多覽書史,登山窮源,方能造意。然大居士為當代名儒,至殘衲不過天地間一個懶漢,曉得什麼畫來。余向嘗宿黃山,見朝夕雲煙幻景,林木翳然,非人世也。居士遂出端本堂紙四幅,隨意屬圖,聊記風味雲耳。居士當棒喝教我,石谿殘道者爪。

——題《四季山水冊》,1666年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藏

石谿論畫

山水圖卷

吾鄉青谿程司空藏有山樵《紫芝山房圖》,萊陽荔裳宋觀察亦有《所性齋圖》,而皴染各不相同,皆山樵得意筆,乃知舞大呵者神變莫測。董華亭謂:「畫如禪理,其旨亦然,禪須悟,非功力使然。」故元人論品格,宋人論氣韻,品格可學力而至,氣韻非妙悟則未能也。嘗與青谿論筆墨三昧,知己寥寥,知其解者,真旦暮遇之耳。丁未重九前三日,作於幽棲大歇堂。病眼昏澀,自愧多謬若此。野翁道長先生得無噴飯乎?

——題《松巖樓閣圖》鈾,1667年 南京博物院藏

櫟園翁,文章詩畫之宗匠也,嘗以其所作,如窮山海,不能盡其寥廓。坡老云:「神與萬物交喬智,與百工通者耳。」每欲作山水為晤對,思其人早以塞卻悟門。吾鄉青谿,藏有黃鶴山樵《紫芝山房圖》,自謂輞川洪谷。今紫芝同青谿歸楚矣,夢寐猶在。戊申霉雨中彷彿其意,呈以為棒喝之使,余又得痛快於筆墨之外矣,何如,何如?

——題《山水圖》軸,1668年載《穰梨館書畫錄》卷三十六

拙畫雖不及古人,亦不必古人可也。每作以自娛,亦不願示人。近所好者多耳,識雷同賞之,如學語之徒,語雖競利,與個事轉運,雖司空青谿一見便知精粗耳。無已道者,雖不強作解事,所愛是其本色,因以贈之。己酉夏六月,電住道人。

——題《溪橋策杖圖》軸,1669年 蘇州博物館藏

東坡云:「當以氣勢勝人,則為這畫;若徒然肖其景,而無意味,何雲其能事也。」乃如彭澤詩,反覆不已,識其真趣者得之。余於此間多年,稍有津梁,惟識者鑒之。

——題《彭澤詩意圖》軸,1669年 《聽帆樓書畫記》續編

書家之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印印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銀鉤躉尾,同是一筆。與畫家皴法同一關紐。觀者雷同賞之,是安知世所論有不傳之妙耶。青谿翁曰:「饒舌饒舌。」

——題《程正揆山水圖》軸,1671年 載《虛齋名畫錄》卷十

年來學得巨公禪,草樹湖山信手拈。最是-一峰孤絕處,晴霞齊映蔚藍天。牛首堂頭石道人。

——題《晴霞藍天圖》軸載《虛齋書畫錄》卷十

寶幢居士評海岳之筆如吹毛劍,揮之則萬里無人。南渡諸大家,皆北面,余自留此,未嘗見其真跡。觀寶幢居士所評,當不知何如其妙也。嗟嗟,予以老病廢去筆墨,若十年不親樂器,尚可坐盡此道?預先居士索我以不敬,致以醜態,真所謂慚惶殺人。石道人。

——題《仿米氏雲山圖》軸

從來潑墨是拋空,唾落成花默默中。

堪笑時師塗抹手,口龕何處覓顛翁。

——題《山水圖》冊 載《石溪上人山水冊》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一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二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三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四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五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六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七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八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九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一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二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三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四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五

石谿論畫

山水冊之十六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