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鉛華,晚清民國淺絳彩瓷器(共8張圖片)
  • 19年8月6日 22:1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代瓷器以艷麗著稱,尤其乾隆時期對瓷器釉色的追求更是艷麗無比,而晚清民國時期出現了一種跟粉彩、五彩瓷器完全不一樣的輕淺釉色,是一種祛除鉛華的一種釉色,這種瓷器釉色迅速被當時文人所青睞,很多有才學的文人也加入創作淺絳彩瓷器之中,因為當時加入淺絳彩瓷器繪製的知名文人很多,所以淺絳彩瓷器在當時很具有收藏價值。

淺絳彩山水人物圖筒形蓋罐

淺絳彩瓷器指晚清至民國初流行的一種用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淺絳彩瓷器經低溫燒製而成的彩瓷。其藝術效果與淺絳畫相似,所以中國陶瓷界叫它「淺絳彩瓷器」。

淺絳彩瓷器特點

淺絳彩瓷器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淺絳彩瓷始創於清代晚期咸豐年間,以取法元代畫家黃公望的淺絳山水畫法,在瓷器上進行繪畫而得名。
1.淺絳彩瓷器釉色淡雅、脫俗,符合文人畫特點,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
2.淺絳彩瓷器是文人制瓷,把瓷器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是淺絳彩瓷器重要特點之一,也是淺絳彩瓷器具有文人氣息的特點。因為淺絳彩瓷繪尊崇、倣傚的文人畫風。
3.淺絳彩瓷器借用中國畫的繪畫技法,以水墨勾畫輪廓並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畫
,這在清朝青花瓷就有中國畫技法的引用,不算是創新了。
4.淺絳彩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鮮活的個人性情,表現陶瓷製作者的個性,淺絳彩瓷器將陶瓷工匠張揚的個性在瓷、畫中暢快伸展,呈現出姿態各異、風格迥然、文化氣息濃郁的特點。或空靈、或粗獷、或優雅、或奔放,不再受封建社會思想的束縛。
晚清淺絳彩瓷器發展的四個階段:
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太平天國軍隊燒燬位於江西景德鎮的御窯廠,原有工匠大多失散。重建時,選派、徵集了一批文人畫家進入御窯廠從事創作,促使文人畫風直接深入到瓷繪工藝當中,這是催生淺絳彩瓷誕生的歷史機遇。

淺絳彩瓷器發展初期,產生於道光末年,此時介入淺絳彩的多為御窯廠畫師和文人畫家。

淺絳彩瓷器發展,光緒前十年1875-1884年。絕大多數淺絳彩瓷都產生於光緒時期。
淺絳彩瓷器發展高峰,光緒中十年1885-1894年,為淺絳彩黃金時期。淺絳彩瓷最為繁榮的時期,御窯僅有幾十名高水平的畫師和十餘名文人從事淺絳瓷繪。

淺絳彩瓷器沒落時期,宣統、民國時期。
淺絳彩筆洗
 淺絳彩筆洗一面,近景繪束髮男子,右手持煙,腰間佩拂塵,馬兒在前緩步前行,左前方繪遠景籬笆、樹木,

  一面黑彩書詩文「硯田半畝,清泉兩斗,墨耨筆耕,豐飲可守。

   一面依次書「大吉昌,宜虞王」,「大吉洗義六字,金銀縷絲形式之狀」,「歡喜吉祥」,「歡喜吉祥四字」。這個筆洗畫面色彩淡雅,人物悠然自得,但彩色稍有磨損。

民國淺絳彩山水人物圖雙鋪首琮式瓶

 民國淺絳彩山水人物圖雙鋪首琮式瓶。瓶身兩面繪圖,一面繪頭戴風帽的拄杖高士,站立於蒼勁的梅花樹下,一隻靈動的白鶴棲立枝頭,彷彿是在兩相對望,黑彩書「梅妻鶴子」,畫面描繪的是北宋隱逸詩人林逋故事。

兩側面飾鋪首啣環,一面用礬紅彩書金文「宜子大吉」,另一面書「日新千金」。這件瓷瓶畫風老道,畫面清高淡泊,展現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高潔、歸隱主題,文人氣息濃厚。同時,以金文作裝飾,書寫「宜子大吉」、「日新千金」之類的吉祥語。

程門 淺絳彩人物紋瓶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