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今往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
王 羲 之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廣采眾長,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
晉 王羲之《蘭亭序》
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天時地利人效果發揮極致,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床快婿等,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因而他享有「書聖」美譽。
顏 真 卿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又得筆法於張旭,還與懷素一起探討書法。
他對二王、褚遂良等書法都進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長處,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範,創造了新的時代書風。顏真卿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唐 顏真卿 《自書告身帖》
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
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礡,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
米 芾
米芾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米芾平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
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宋 米芾《蜀素帖》(局部)
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讚美說「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
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根據米芾自述,在聽從蘇東坡學習晉書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響最深: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
趙 孟 頫
趙孟頫,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
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元 趙孟頫 小楷《心經》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在臨寫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頗有意義的事實:「前人得到古碑帖數行,專心學習,便能聞名於世」。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王 鐸
王鐸,崇禎十七年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清順治九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謚文安。
王鐸工正、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有北宋大家之風。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於時風中另樹一幟。
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行草書,在晚明書壇上都應說是一流的。正書在王鐸作品中不多見,源於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明 王鐸 《草書詩九首》(局部)
王鐸的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此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的研究最為深入,師古臨帖是獨具特色。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
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他的墨跡傳世較多,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稱「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
董其昌
董其昌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書法作品,特別是他以禪論書,對書法的用筆、用墨、結構章法和意境均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把質樸無華、平淡自然作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終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風格。
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 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
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征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
董其昌把禪宗思想運用到書法藝術創作之中,以「平淡自然」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把握了意境的本質特徵和內涵。所謂「平淡」是在稀少、簡淡、樸素中包蘊無窮的意趣,有味外味、韻外韻,讓人咀嚼不盡。平淡的實質是自然天真,是真性靈的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