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書拍賣25年(共3張圖片)
  • 17年3月13日 04:3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到今天為止,有記載的古籍流通史大約有3000多年,拍賣的出現是一個轉折點。在拍賣出現之前,圖書的流通手段基本上是類似的,就是直接的買家與賣家接觸,買賣方式不外乎擺在門面或者私下交易。近代產生拍賣之後,書籍,尤其是所謂古書、古董書的流通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中國古書拍賣的歷史

  從世界史來看,拍賣業起源很早,但真正形成於18世紀的歐洲。很有意思的是,當今世界上最早從事藝術品拍賣的兩大拍賣行,一個是索斯比(又譯為蘇富比),另一個是佳士得,都是從古書開始的。

宋拓十七帖文徵明朱釋本

  18世紀,英國有個大書商叫塞米爾·貝克,當時是英國最大的書商。1744年3月11日這一天,他在倫敦考文特花園酒店組織了一場拍賣會,拍品全部是圖書。這批書是約翰·斯坦利爵士的,當初拍賣並不像今天這麼規範,從低往高來加價,直到最後沒有人再加價了,書就歸出價最高的人。塞米爾·貝克用10天的時間拍出去457本書,拍賣金額為876英磅。這個英國大書商去世以後,個人財產全部留給他的侄子約翰·索斯比,約翰用自己的名字來給拍賣行命名,這就是今天世界上第一大拍賣行索斯比(蘇富比)的來由。

  今天藝術品拍賣在國際上已有200多年歷史,但古書拍賣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很短。古書拍賣相對於字畫、瓷器而言,古籍拍賣一直是藝術品拍賣範疇中的小眾。古書雖然是拍賣行的起源,卻沒有從市場價值的角度走到今天的最前列。

  真正以古書為拍品的第一場拍賣會,是1993年9月22日中國書店做的,當時的叫法是“北京首屆稀見圖書拍賣會”。拍賣目錄沒有圖片,印得也很簡陋。這第一場古籍拍賣,並不規範,這時候的中國書店實際上還沒有成立自己的拍賣公司,所以嚴格來說屬於一種競買會的形式。分類也很特殊,共七大類,即1911年以前出版的古書、清朝的奏疏及國書、民國時期的舊書及期刊、偽裝書、解放後的舊書、國外版的舊書、舊唱片,這種分法跟今天的拍賣公司截然不同。這場拍賣應該說是中國古籍拍賣的雛形。

  國內第一場正規的古籍拍賣是1994年秋天的嘉德古籍專場。同時也從這年開始,形成了每年春秋兩季大拍的做法,直到今天。國內其他拍賣公司也基本按照每年春秋兩季大拍,中間再穿插一些小拍中拍,古籍拍賣從此開始走入一個規範化的狀態。

  拍賣推翻上千年的藏書定式

  拍賣出現之前,不管是私人藏書還是公家藏書,除了自己印、抄,得書的渠道不外乎從書店、私人手裡購買,或者是捐贈,從古到今沒太大變化,而且價格是私密的,不為外界和大眾所知。而拍賣則使古籍交易的價格公之於眾,成為可以共享的信息。

  拍賣剛出現的那幾年,古籍拍賣的估價和底價,比當時的市場價格平均貴8到10倍,所以最初一般的買家都不認可。我跟圖書館界的朋友聊過天,在1993年和1994年,他們都認為這個價錢不能接受,因為那會兒圖書館經費遠不如今天充裕,所以圖書館基本不參與拍賣這個行當。

宋拓群玉堂帖本千字文

  但是一段時間後,我們看到的結果是,隨著價格的升高,當時的很多好書逐漸集中到拍賣行去了。為什麼產生這麼一個結果?後來冷靜地想了想,覺得有我們特殊的原因。1949年解放到1954年公私合營,大量古書歸了一些公共圖書館,但1957年之後,尤其是到1966年之後,基本上公家買書也就很少了。那會兒書店有收購功能,他們積累了數量可觀的古書庫存。後來一旦放開以後,這些庫存大量地出現在市場,那些價錢按今天看來,可以稱之為“賤爛如泥”。

  拍賣場的價格遠遠高於圖書館的收購價、書店的收購價,私人藏家突然間發覺還有這樣一個賣書的渠道,就把當年“文革”中抄家退賠的一些書,當然指的是善本類的,大部分給了拍賣行,這樣拍賣行就變成好書的集散地。買書者也在調整心理,比如說我慢慢地意識到,市場上的拍品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你不認可沒關係,只要有別人認可,這就叫市場,就像黃裳先生的那句名言:想得好書的唯一渠道就是花大價錢。從1995年、1996年開始,拍賣逐漸成為古籍買家得書的主渠道。大約在1996年左右,國家圖書館(當時叫北京圖書館)的善本部也開始關注拍賣場,印象中當時國圖善本部的李致忠先生就曾帶隊到預展去看展品、參拍。圖書館界終於意識到拍場是圖書館補充館藏的渠道之一。

  在市場的逐漸形成及價格的不斷調整中,不管是私人藏家、公共圖書館,還是其他買家,都逐漸把拍賣視為一個重要的得書陣地。賣家也認為這是一個能將其收藏發揮最大價值的地方,買賣雙方共同找到了拍賣這個中介。我們的古籍拍賣雖然只有這麼短的一段歷史,但它徹底推翻了上千年來得書的思維定式。今天,隨著拍賣行業的深入和發展,很多拍賣公司意識到了市場的潛力,紛紛開闢古籍善本專場,這些舉措在中國書籍的流通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書以稀為貴

  古書有一個特點,是它的有限性。

  從投資或者收藏的角度來講,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物以稀為貴。比如某書是“孤本”,代表了稀有度、珍貴度。古書的稀有性讓買家蜂擁進入這個行業,他們把它形容為一口可以舀干的井。雖然我們說有上千萬冊的古籍留存至今,但實際上這裡面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各大公共圖書館。館藏的古書肯定不能進入市場流通,即使館際之間的流通。

  就今天的情況來看,古籍拍品的質量下降速度很快。數量是越來越大,質量是越來越降,價格是越來越高。比如說一部明版書的價錢,如果說以前三五萬,現在平均上漲了十倍。

  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是古書收藏和其他門類不同的地方。字畫和瓷器的換手率都很高,而古書收藏畢竟跟文化的關係更直接,往往買家買到之後放在家裡頭不拿出來。很多古書藏家,喜歡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除非有重大變故,才會拿出一些東西。好的一面,是起到了市場穩定劑的作用。壞的一面,就是容易使市場枯竭,市面上沒有好的貨源。

  古籍拍賣的意義,我認為好處首先是使人們正視古籍,認識到古籍的價值。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們經常津津樂道的,上世紀80年代,在山東一個老鄉家,從做鞋底的鞋樣兒中找出了一本《永樂大典》。如果知道國圖剛花了八百萬買了一冊《永樂大典》,我想他肯定不拿來做鞋樣子了。拍賣對古籍是一種間接的保護,讓人們知道古籍的價值,開始珍惜它。雖然我們不可以用貶義的話來說叫“小人喻於利”,但是對於市場而言,利益的驅動確實很有用,沒有人會再把一個有著巨大經濟價值的東西毀在自己手裡。

宋拓黃庭經

  第二個意義就是促進了流通,尤其促進了文物的海外回流。像上圖買到了翁同龢的收藏,這是很重要的事件。比如國圖現在買到陳澄中的收藏,對提升國家的文化財富有極大的作用。又比如上博買《淳化閣帖》的宋拓零本……這一切都是源於拍賣。

  只會買貴少有買假

  相對而言,各藝術品拍賣門類中間,假貨最少的就是古書,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個是古書還沒有達到歷史上真正的價位。我們可以從古人的一些成交紀錄中看到,在古代的各種藝術品中間,一些古書的價格屬於最貴的一類,遠遠高於瓷器字畫。第二個是古書難以造假。字畫造偽古已有之,而古書因為造假成本太高,不利於賺取暴利。一部書首先得從造紙開始做,造古紙有很大費用,從牟取利益的角度來講,這麼多的紙能造出好多張古畫來,但如果偽造書的話,可能只能造出一本,而古畫的利潤要遠比古書高。所以他得了古紙,沒必要去造古書。更何況偽造古書還需要老墨、雕版,一系列工本下來,遠遠高於可預期的利潤。今天能見到的古書偽品,大部分是古人所為,這些所謂的造假,也只是以明充宋,撤序撕跋,或者更改卷數等等。當然我所說的偽書是從版本角度來看待,並非古人從思想內容上偽撰一部書,那是另外一個學術範疇。

  古書這個門類逐漸受到一些投資家的追捧,第一個原因,他們把這一塊視為價格窪地,跟古人相比,古書與其他藝術品價格倒掛;第二個原因,幾乎沒有假貨,只會買得貴了或便宜了,不太可能買假了。古書這個行業因此進來很多投資家,我們在這兒不去評論這個事情的好與壞,只說這件事情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在利益驅動的情況下,能看到古書的文物價值。大家知道,按照善本標準“三性九條”的定法,古書有自身的學術資料性和文物價值性,還有它的藝術代表性,作為投資來說,他們就只看它的價格因素。這一點對市場衝擊很大,但是無可避免,因為在一個商品社會,我們無從甄別哪些人是收藏,哪些人是投資,哪些人是投資和收藏兼顧,這些不是我們所能管得了的事情。

  (作者為著名藏書家,研究學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