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行書五律詩軸》品評(共2張圖片)
  • 18年5月20日 06:2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中葉的成化嘉靖間,“吳門書派”、“吳門畫派”、“吳門印派”雄踞藝壇,從藝術流派格局的形成到藝術巨擘的開宗立派,書畫藝術呈現出至趙孟頫百年後的又一歷史高峰,故王世貞在其《藝苑卮言》中得意地宣稱:“天下書法歸吾吳”之說。吳門藝苑這一龐大的藝術流派主盟者即為沈周,以沈周為領袖,文征明繼起,一時追隨者甚眾,形成明代中後葉笫一大畫宗。王稚登在《吳郡丹青志》中稱,“先生(石田)繪事為當代第一”。以沈周、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寵、陳道復等為傑出代表的書家團體中,其中兼擅書畫的文、唐為沈周第子,而王、陳復為沈周再傳弟子,祝、文、王、陳又稱“吳中四家”。吳門丹青傳承的脈絡,實際上是沈週一生構架的發展和延續。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沈氏一脈以詩書傳家而世代隱居吳門,曾祖良琛公亦精鑒書畫,時與“元四家”之一王蒙交往頗深。祖父沈澄永樂初年即以人才見征,後引疾歸臥吳門,以詩畫學於杜瓊,與謝縉、劉玨過從,因家傳王蒙所贈《聽雨樓卷》,故顏其居為“聽雨樓”,時王璲、金問、張肯等名士常於此雅集,擅勝東南。父親沈恆,又從學於杜瓊。伯父沈貞亦以詩文書畫聞名鄉里,伯仲號稱“長洲雙賢”。 

  沈週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遊林泉。據《明清書畫大事年表》載: 正統二年(1437年)沈周十一歲。仲秋,游南京,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恭疑非周所作,面試《鳳凰台賦》,周揮筆立就,恭大嗟異,激賞之至,比之唐代王勃,驚為異才。正統五年(1440年 )松江詩人陸潤玉教館於沈恆家,授讀沈周,週年十四,次年杜瓊授沈恆畫事,沈周每觀父輩作畫。其二十多歲曾供職於南京糧長之職被免去時,竟大喜,比曰“鴻鵠逃網羅”,作詩記之。沈周思歸吳門,遵祖訓一生未應科舉入仕,僅“以丹青以自適”,吳寬嘗言:沈氏自征士(沈澄)以高節自持,不樂仕進,子孫以為家法。沈氏四代游心藝苑,丹青傳家百年,而文脈的傳承蒙養了沈周人品、畫品、書品,終究造就其成為吳門派開山師。 

  沈周以畫名世,世人往往重其畫而輕其書。傳世法書更為稀有,吳湖帆曾感言“白石翁畫幅非鮮,而書幅特少。余求之三十年,僅得此耳”(題沈周《行書蝸殼》)。筆者檢索明清各類著家,凡論及其書者往往語焉不詳、片言掠過,如《明史》評文征明“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旁及而巳。可以說文征明的一生是謹守沈周的藝德,故與乃師並稱“沈文”,先後主吳門藝苑五十年以上。文氏在回憶師事沈周時說“先生對客揮灑不休。所作多自題其上,頃刻數百言,莫不妙麗可誦”。正因為沈周文辭書法並美,這才產生了“妙麗可誦”的效果。沈周書法初學趙吳興、鍾太傅、王右軍及宋四家,兼學“二沈(度、粲)”,於林逋著力頗深。傳世的詩作嘗探得沈周心跡所在,蘇軾在詩跋林逋墨跡有“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林逋行草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故蘇軾評其書乏肉多骨,言存貶意。而沈周則有題詩:“我愛翁書得瘦硬,雲腴濯盡西湖綠。西台少肉是真評,數行清瑩含冰玉。宛然風節溢其間,此字此翁俱絕俗。”顯然,沈周審美旨趣與東坡迥異的,崇尚的是書貴在用筆骨力,善筆力者多骨。書貴瘦硬方通神,直言書若豐腴不及瘦硬,讚歎林逋書瘦而不枯,冰玉絕俗。筆者從沈週三十八歲為吳門隱士孫叔善作《幽居圖》題款等墨跡考察,確實沈周從字形到用筆之勢與林逋相妨,甚至有楊凝式《韭花帖》那種嚴飭,於山谷體已見行跡。沈周從四十歲前後又學黃、米,在其畫跋中能分別覓得數家路數。五十四歲以後,則主山谷體,並參以己意,這種轉變,已由明早中期朝野風尚“三宋二沈”轉為宋代的文人式風格,是對元代及明代前期鄙棄宋人的一種突破。這種觀念對以後的祝允明、文征明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文征明的大字山谷體,體勢和運筆當得益於沈周。沈周中年形成的這種縱逸銛刮的筆勢,始終貫穿其書法、畫法,直至終老。有趣的是,吳門書派另一先導,授文於文征明的吳寬卻祟尚蘇軾的寬博厚實。其實書體各異,玉環飛燕,不可一概。日前正在蘇州博物館展出的《石田大穰——吳門畫派之沈周特展》中,《虎丘戀別圖》長卷即為沈周酬贈知已吳寬的絕世之品,見證了五百年前吳門藝苑的習習君子之風。 

  《行書五律詩軸》從書風、筆勢、用印考證當為沈周中晚年墨跡,整體結字如“疏、靜、跡、落、葉、看、待”的橫畫用筆沉著挺勁,不像黃山谷行筆那樣一波三折,而其借用撇捺特徵的伸展放逸與山谷相類,結字中宮收緊而四周向外放射,峭勁的筆勢形成了跌宕開闊具沉雄老辣,而韻、法兼備,誠為吳門書派典範之作。對於沈周書法,近代書畫鑒定大家吳湖帆在其《行書蝸殼詩》軸有跋“石田翁畫,為有明一代大家領袖。六如、衡山俱出門下,然其書法之精深,得山谷懸腕縱健之奧。詩則吳文定比之為陸魯望,蓋其書之明,皆為畫名所掩耳。晚年神化之筆,如白雲在空,流走自在。”知者當許吳倩庵所言不虛。觀此作,當知沈周對於吳門書風的形成確乎有著非凡的意義。

蘇州博物館 《沈周特展》此幅我定為贗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