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缺料錢幣的研究(共17張圖片)
  • 17年11月3日 11:3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開篇先要明確一下缺料錢幣的概念:就是在錢幣製造過程中,由於工藝流程或者原材料本身的缺陷,從而致使生產出來的錢幣成品其外觀出現了明顯的缺損,甚至使得整體重量減少的殘次品。

圖1 新莽時期鑄造發行的大泉五十銅錢

圖2 開元通寶

圖3 崇寧重寶

圖4 紹熙元寶

圖5 康熙通寶

圖6 道光通寶

圖7 戶部銅元局生產的二十文銅幣

圖8 十文大漢銅版

圖9 袁大頭和孫小頭各一枚

  圖1為一枚新莽時期鑄造的大泉五十銅錢,是王莽新朝通行貨幣中流通時間最長、鑄量最大的貨幣。“大泉五十”看似形制單一,但其版別、內涵豐富。早先官鑄的“大泉五十”直徑約28毫米,質重十二銖,出土實物合今制約8克。只是到了天鳳元年(14)王莽廢止寶貨制允許“大泉五十”貶值、“枚俱值一,與新幣並行流通”期間,民間熔毀厚重“大泉五十”盜鑄的薄小“大泉五十”,實物徑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此錢下部被刻意減損,應為後期幣改後的產物,因其重量(3.6克)與後來的制式銅錢份量差不多,就被後人一直使用,成為了傳世之錢,也是很明顯的缺料錢。 

  然後朝代更迭到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錢品莫過於開元通寶了。這枚錢(圖2)也是出現了缺料的現象,其正面看字郭還算是周正,可是背面卻露出了馬腳,右下角有兩個較大的凹陷缺損,使得背面的錢郭都不完整了,而這樣的缺損究竟是不是為了刻意減重卻不得而知,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開元錢在歷史上的鑄造總量非常可觀,其究竟為何時鑄造都難以定論,因此對這樣的缺料錢就更難作確實的判斷。 

  時代來到宋朝,在北宋後期,著名的文藝天子宋徽宗採用了多個年號,其中包括崇寧。這是海量鑄發的崇寧重寶(圖3),該枚是折三錢,可是在左下角卻出現兩個缺料穿口,且大小懸殊,很是可笑。由於宋代流行錢財厚葬,即死後以大量銅錢陪葬,以示家財殷實。故而如今地下發掘大批量出土宋錢,尤其是北宋之錢已到氾濫成災的程度,有些地方北宋錢甚至論斤秤量發賣,幾如廢銅爛鐵一般。這恐怕是宋徽宗趙佶做夢也想不到的吧? 

  這枚是南宋時期紹熙元寶(圖4),在錢郭外緣的一小段有些缺損,背面下部為一個五字,是記的那份,即宋光宗紹熙五年鑄造。而這是該種錢鑄造的最後一年,是否因此偷工減料很難說,可此錢的成分卻很可疑,其呈現的是灰白色。據記載,紹熙元寶從公元1190年開鑄,該年號用了5年,當時分別做了銅、鐵錢。而圖中的這枚缺料錢版式為折二錢,但也不是鐵錢,反而更像是鉛鋅,或許也加了點銅吧,由此可見當時的錢幣鑄造之混亂了。 

  制錢鑄造的最後朝代為清朝,從清初至中後期缺料錢的情況一直都存在,而中央和地方鑄錢均無倖免。這兩枚銅錢分別是康熙通寶(圖5)與道光通寶(圖6),都不同程度地有缺料的現象:錢體都有缺料孔口,而道光通寶是小平錢,其鑄工尤其粗劣,錢體有缺料孔口,鑄造時注入銅液的料頭部位反而倒有餘銅積累,從背面看此錢更是粗陋不堪。這兩個錢從背面分辨康熙屬折二錢,由工部寶源局鑄造;道光錢已然看不清鑄造的局名,可能為地方私鑄。而寶源局是清朝鑄錢最大機構,每年鑄量非常大,難怪會產生殘次的缺料錢。 

  以上皆為古代鑄造的制錢,即制式的方孔圓錢,其製造工藝都是採用錢范澆鑄銅液,然後冷卻成型,這是我國最傳統的貨幣製造工藝。鑄錢時有意無意地出現缺料的成品很難避免,這是原始落後的生產技術所造成的。時間到了近代,由於國外的造幣技術日新月異,早已發展到機製造幣的水平,而當時流入我國的國外銀幣因其規格統一、成色穩定、美觀好用,極受沿海地區的廣大商民所樂用歡迎。至清末我國亦開始製造銀元與銅版,以便與國際接軌。然而即便是製造機制幣,我國的造幣工廠裡依然會出現缺料的產品。 

  這是一枚1907年由戶部銅元局生產的二十文銅幣(圖7),上部外緣有極明顯的破損缺口,使得整個幣破了相,就如同被幣面上的龍啃噬掉了一部分。而這種情況卻是由於製造銅元時,最初的原料銅為長條帶狀版材,有些銅料帶本身就有缺損破口混雜於其他完整料帶中,因為量大不能全部檢驗就投入生產使用。在第一道工序下料胚時如正好碰到有破損缺口的料帶,那麼衝下來的幣胚上自然就有了該處破損,落在幣胚何處只能視原來的缺損破口在料帶的位置而定。以後各道工序依次經過,就出來這樣一枚走完各道流程的完善的缺料幣。這其中即使任何一道工序的質檢若發現這個缺料幣品,它都應被挑出而不會再繼續加工下去。這樣的缺料銅元還有很多,以清朝龍紋銅版中常見這種缺料幣。當時因為鑄造銅元有厚利可圖,舉國上下一哄而起大肆鼓鑄,而生產質量管理卻被徹底拋到腦後,才會出現這些質量問題。事實上即使進入民國初期,這種狀況仍無法改變。這是四川於民國元年鑄造發行的十文大漢銅版(圖8),背面字口有明顯的起皮與裂紋;正面亦有開裂,完全就是料帶本身起皮,料胚質地太脆,經不起沖壓所造成,致使“幣”字表面破損。 

  銅幣缺料還勉強可用,若作為貴金屬幣的銀元也出現缺料的話,就要影響幣值流通使用了,因為我國傳統的用銀習慣是要看份量的,所以在銀元大洋製造上這種情況就相對好點,要生產量大的話依然無法避免。這是袁大頭和孫小頭各一枚(圖9),袁大頭左邊緣有二處缺損,而孫小頭中心壹字上有個缺損口,這兩個銀元缺損都很淺,與完整無缺的正常銀元重量都差不多,且都在背面,沒有影響到正面的人像和對幣值的使用,但還屬質量問題,是缺料幣。到了後來在上海建成中央造幣廠,生產孫像船洋時開始引進美國生產與質量管理體系,下大力氣抓產品質量,才算杜絕缺料幣出現。可沒多久抗戰爆發,新建成的工廠被日軍佔領,一切又都泡湯了。 

  1949年以後,我國造幣廠生產人民幣的硬輔幣,從最早鋁合金分幣到角元硬幣,材質開始多元化。由於實施嚴格的質量檢測和管理,人民幣硬輔幣的生產製造質量得到了保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