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紀念幣發行量
  • 16年5月22日 22:0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紀念幣是一個國家為紀念國際或本國的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傑出人物、 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體育賽事等而發行的法定貨幣,它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 質量一般為精製,限量發行。具體如何確定金銀紀念幣的發行量,筆者曾就此事向國外的同行請教過,也咨詢過國內郵票發售機構的專家。歸納起來,為以下幾點:

(一)“憑經驗”。一些新的事物經過若干年的實踐和總結,總會尋找到一些規律,總會得出一些經驗,也會總結出一些教訓。便會確定出一個較為適當的發行量。如十二生肖金銀紀念幣發行量的幾個輪次大致在這種情況下確定的。

(二)通過競爭確定發行量。這一做法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有競爭實力者取得競量權即最終的發行量,但在管理過程和後期市場運作中會帶來不少困難和麻煩。如希望工程10週年紀念銀幣項目便是如此。

(三)以銷定產或按需定產。目前採用這種辦法主要在經銷商當中確定,各家經銷商統計本轄區或本企業的需求數量,然後上報,並需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最後經過簡單的加權匯總,並在此基礎上上浮3-5%,最終確定發行量。1999年發行的建國50週年金銀紀念幣採用的便是這種方法。

確定金銀紀念幣發行量的建議

(一)金銀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限量發行的人民幣,自然是稀缺資源,所以經濟學中供求原理應該成為金銀紀念幣發售工作,尤其是確定發行量時應當遵循的一條重要原理。金銀紀念幣發行量大,人們的需求慾望就小,市場容納就低,反之,人們需求慾望就大,市場供求矛盾就突出。如果把近些年不同發行量(剔除其它因素)的金銀幣作一比較,發行量較小的幣種價格自然較高,反之自然較低。

(二)發售機構的決策者們在確定發行量時往往有一個十分善良的願望,即總是希望自己最終確定的發行量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成為收藏者值得珍藏之品種;既要滿足多數人的意願,又要考慮少數人的需求。對發售機構而言,這如同既要“魚”,也要“熊掌”,面臨兩難之困境。但無論怎樣,我們在確定發行量時還是要堅持從緊的原則,讓市場要有適度的飢餓感。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