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高古玉璧中的玄璧(1張圖片)
  • 24年7月26日 13:1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玄璧則主要是特指一類葬玉,因為這種玉璧多採用顏色較深的碧玉製作而得名,出土時候多墊在墓主身下和壓在墓主身上,或者鑲嵌在棺槨四壁。在不少玉衣的頭套頭頂位置,也是一塊玄璧。忠實地反應了這類玄璧的具體功用。
「玄璧」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或者稍晚成書的《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這裡玄璧的意思應該是黑色的墨玉或者黑青玉,周穆王以玄璧見西王母,說明玄璧在此處是作為一種重要的外交禮器使用。
玄璧有著璧的標準外形,即環形、肉倍好,偶有個別好倍肉的例子。璧面的紋飾分區,一般分為兩環或三環,環間以絞絲紋為界。兩環紋飾的玄璧外環紋飾為正視的獸面紋或側視的鳳鳥紋,內環紋飾為谷紋、蒲紋或渦紋;三環紋飾的玄璧外環內環紋飾為正視獸面紋或者側視鳳鳥紋,中環紋飾為谷紋、蒲紋或者渦紋。這種雙身正視的獸面一般稱之為夔龍,以等分圓周排列,角在圓心方向,鼻在圓周方向,夔龍紋之間或以陰刻絞絲紋做分割。少數玄璧璧面全為雕刻的谷紋、蒲紋或者渦紋,有個例玄璧只有一環夔龍紋。
西漢南越王墓的玄璧
西漢是玄璧的全盛時期,全國各地的西漢墓葬出土了數量眾多的玄璧,廣州南越王墓即是其中的代表。南越王墓出土的玄璧,擺放位置和組合關係明確,詳實的反映了漢代流行的玄璧作葬玉殮屍形制。滿城中山靖王及其夫人竇綰墓,巨野紅土山漢墓也同樣組合方式連璧殮屍,只是玄璧數量和尺寸不同。

廣州南越王墓共出土玉璧71件,其中玄璧44件,是目前所見出土玄璧最多的漢代諸侯王墓。除玉璧外還有數量龐大的陶質璧,這些陶質璧是彌補玉料不足的明器。
按考古發掘報告,南越王墓的玄璧可分為3種類型:

第一種5件,璧面為三周紋飾帶,直徑大於28厘米。一般外環和內環紋飾帶各刻5個和3個雙身夔龍紋,中環為谷紋,蒲紋或者渦紋。D190(器物編號,下同)的內環紋飾為3個鳳鳥紋。D49為該墓出土最大的一件,直徑33。4厘米,外環和內環紋飾帶各刻7個和3個雙身夔龍紋,這也是目前所見西漢最大的完整玉璧。

第二種19件。璧面為兩環紋飾帶,直徑在25.0~32.9厘米之間。外環紋飾帶為3~5個雙身夔龍紋或鳳鳥紋,內環為谷紋,蒲紋或渦紋。
第三種20件。璧肉面紋飾不分區,全為谷紋,渦紋或蒲紋,直徑在 9.3~25.7厘米之間。

這些玄璧全部出自墓主室中,有規律地放置在玉衣內外,內棺右側,內外棺之間的頭箱和足箱及外棺蓋的四角,玄璧作為葬玉使用的功能在這裡得到完整的體現。第一種置於外棺蓋上和頭箱中;第二種大多數置於玉衣內外,少數放置於外棺蓋上,頭箱和足箱中;第三種除兩件(D27,D191)置於內棺右側外,均放置於玉衣的內外。玉衣內外共鋪墊玄璧29件,其中10件鋪放在玉衣的胸腹上,14件在玉衣裡面,5件墊在底下。玉衣上的10件璧集中在腹部至下肢的範圍,作有規律的排列。正中是6件直徑25.5~26.9厘米的大玄璧,分成3對,用絲帶連繫成一個呈十字形的組玉璧。另外還用4件小玄璧分別壓在這串玄璧的四角之上,在玉衣裡面貼身排列14件玄璧,其中放在頭套中有2件,分別夾在玉衣頭套和兩耳之間;另有4件縱列於胸腹位置,其餘8件,直徑約14厘米,縱列兩側,每邊各4件。玉衣之下鋪墊5件大玄璧,位置自頭部至腿間縱向排列。這些墊在玉衣裡外的玄璧兩面多數殘留有絲帶的痕跡,說明在入葬時這些璧是分組用絲帶聯繫起來的。

玄璧不僅直接貼身於墓主屍體周邊,還用於飾棺。比如滿城中山靖王夫人竇綰墓玉棺嵌有素面玄璧;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的玉棺兩側板各有五塊玉片上雕刻玄璧圖案,江蘇淮安盱眙大雲山江都王劉非墓玉棺鑲玉漆棺上也前有玉璧。在一些彩繪漆棺和畫像石上,也能清楚地繪製或刻畫出了十字連璧和雙龍穿璧的形象。在滿城漢墓,我們還能看到以玄璧改制的玉枕和玉握的情況。
玄璧的紋飾特點

南越王墓出土的玄璧不僅數量多,且有多塊很特別,為別處所不見或罕見。目前已知西漢最大的玉璧是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棗園南嶺漢墓出土的一塊玄璧,直徑43.2cm,孔徑11.cm,厚1.6cm,入土前被掰斷為25塊,分別置放與墓主身上身下,現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紋飾較為特別,筆者認為是戰國晚期遺物。而完整的玉璧最大的當屬南越王墓編號D49的玄璧,D49直徑33.4cm,外環七個夔龍紋。在戰漢時代的玄璧,外環夔龍紋數量似乎沒有定數,從三到七皆有出現,以等分圓周的排列,表明當時的玉工似掌握了從三到七等分一個圓的技術,這可能是中國古代幾何學的一個現在並未被認知的成就。

南越王墓最大的玄璧

在夔龍像兩邊展開的身體線條上,我們能看到一些似不屬於夔龍的線圖圖案,這些圖案,究竟是什麼,曾有日本學者提出,這是簡化的鳳鳥紋,這是其中一種情況,筆者目前至少見過三例鳳鳥紋在夔龍紋左右作為幫襯的玄璧實例。但一般情況下,鳳鳥都被簡化成一個泥鰍形的線條,且與夔龍同時出現的時候,都只是作為一個簡化的線條,但是南越王墓有一件玄璧,外環為夔龍,內環為鳳。

對於這個簡化的紋樣,筆者還有另外一種看法,這個泥鰍形的紋樣,還可能是龍簡化而來,在南越王墓兩塊玄璧上,我們能在兩個夔龍之間看到這個圖案,一件玄璧上兩夔龍之間形似一頭雙身的鹿,在秦咸陽宮一號宮殿遺址出土有龍紋空心磚,其上的圖案為這種紋樣提供了左證;另外一件墊在玉衣下的玄璧上,則是由夔龍角延伸出去的無角的龍,兩條龍龍首直抵外環紋飾的分界處。

玄璧
 玄璧因為其用途,可能有在墓主過世以後臨時趕製的情況,所以有很多玄璧並未細加工,能清晰看到打稿線,簡單的幾道砣切做出鳳鳥或者夔龍的輪廓,而南越王墓卻出現了一塊外環以陰刻線表現夔龍紋的玄璧,並且可以看出,這種陰刻線的夔龍紋是有意而為之的成品做法。

純陰刻表現夔龍紋的玄璧

 勾連紋是戰漢時代常見的玉器紋樣,一般不與谷紋蒲紋或者渦紋組合出現,南越王墓有一塊外環勾連紋內環蒲紋的玉璧樣式,筆者目前也僅見此一例。

 玄璧內外環之間一般以絞絲紋分界,這是一般情況,在南越王墓也有例外的情況。且這塊玄璧的外環並非夔龍紋,而是虎面紋。雙陰線的做法常見於戰國玉器,這塊玄璧極有可能是戰國遺物。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