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收藏家張惠教你如何鑒定古玉沁色(1張圖片)
  • 24年7月20日 15:3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玉收藏家張惠教你如何鑒定古玉沁色

受訪人 張慧:,知名古玉收藏鑒賞家。

吳樹:古玉豐富的沁色,素來備受歷代收藏者的青睞。在滿足審美愉悅的同時,也為古玉鑒賞者打開了一扇辨別真偽的古玉之門。今天再次與知名古玉收藏鑒賞家張慧先生見面,來談談這方面的話題。張先生做個概述吧?

張慧:好的。在中國,玉文化從舊石器時代綿延至今,已有8000多年歷史。從興隆窪的淡綠色玉玦,到紅山文化綠色的C型龍,再到良渚文化雞骨白的玉琮。古玉記錄了人類生活的進步和歲月的變遷。

神玉時代,玉器代表巫覡與神溝通的靈媒;王玉時代,它象徵至高無上的王權;禮玉時代,它代表君子如玉的品格。美玉作為人類精神和美好事物的象徵,伴隨著人類的每個發展階段。

玉文化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紅山文化的玉龍、玉鷹,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劍飾、帶鉤,漢代的瑞獸,唐宋的花鳥髮簪,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別是清代,雕琢藝術達到了中國玉雕史的巔峰,為中華玉文化添增了絢麗的色彩。

古玉在傳承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埋藏環境、地理氣候、礦物質和有機物沁染、人類活動等眾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有各種斑駁絢爛的非原生態色彩出現,我們稱之為沁色。由於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質不同,埋藏時間長短不同,古玉上的沁色也不盡相同,從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顏色。

清代的陳原心在《玉紀》中,對玉器的沁色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諸色受沁之源難以深考,總名之曰十三彩」 ,就是極言其色彩之多。一般來說,我國的北方土壤多呈鹼性,玉器沁色多為黃色土沁;南方土壤濕潤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則多為白色水沁。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滋養,玉性又會慢慢復甦,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五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吳樹:古玉的沁色主要有哪些種類?

張慧:古玉常見的沁色有水沁-白色,硃砂沁-紅色,土沁-土褐色和紅色,水銀沁-黑色,鐵沁-暗紅色,銅沁-綠色。出土之玉常見沁色,分別有白色霧狀的水沁、黃色的土沁、黑色的水銀沁、綠色的銅沁,是由於玉器晶體表面佈滿細微裂隙,有機物或金屬元素沁入,就會產生沁色。前人對沁色的誤導,如:「地火沁、血屍古」等說法,均屬於缺乏科學基本知識的無稽之談。

吳樹:這些沁色是怎樣形成的?大致形態有幾種?

張慧:玉器之沁色需經千百年才能形成,由於入土之後所處壤質有別,時間長短不同,玉質不同,受沁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南方地濕,玉器易受沁變質;北方較乾燥,受沁較淺,或有歷經數千年不受沁者。受沁時,玉器表面會遭破壞,淺者為蝕斑——起伏不平者為「桔皮紋」,深入玉中者為蝕孔——「土咬」,局部受侵蝕嚴重,朽爛如枯骨、膏泥者——「唐爛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見,故有此稱。玉質較脆弱的紋路或裂綹處更易受沁,形成沁紋——顏色較深,且有向周圍擴散之勢,且沁紋多呈凹陷現象。牛毛紋:沁紋呈同向排列,狀如牛毛般細密;亂柴紋:沁紋如樹枝狀結構延伸;螞蟻腳:沁紋呈不規則網狀,細如蟻跡,在20倍放大鏡下,均可見凹陷現象,而人為火燒紋,紋路生硬,大多如放射狀;釘金沁:受沁處呈點狀凹陷,鐵銹般的黃褐沁色沉積,有如釘狀;在黑漆古玉上,往往有根須般並有凹陷的沁痕,黑色中還會透出赭紅色,側光觀察可見閃閃發光的晶點,俗稱「蒼蠅翅」,這是玉質晶體解理出現的折光現象。

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古玉上經常可以見到;在石灰沁古玉上,往往有一圈參差錯落且鈣化的「包漿」,並可見未受沁處的玉質;在水沁古玉上,特點是沁色部分呈白色,而且異常幹結。

彩沁的沁紋與蝕斑處通常更為明顯,呈色深淺層次很自然,兩種以上沁色,常會發生顏色取代與覆蓋現象,比如黑色覆蓋紅色、紅色取代土沁色、水沁覆蓋糖沁色等;水銀沁則呈塊狀,而與周圍沁色截然分明,至於比較好的玉質,從「開窗見地」處往裡看,沁層更有立體感。

吳樹:各種沁色都有哪些稱謂?它們的具體視覺效果怎樣呈現?

張慧:明清以來,文人墨客對古玉收藏趨之若鶩,對古玉沁色的描述多端,雖然現在看來未必十分科學,但從歷代古玉收藏家的角度來看,確是形象、質樸的表述,有些甚至已經成為了古玩行的「切口」,成為了代代相傳的獨門秘訣。為此整理了若干前人對古玉沁色的總結,不同沁色的稱謂及表現,在此供藏友們參考比照。

古玉長期埋藏於土中,受土侵蝕較輕的稱「土蝕」或「土銹」,較重的稱「土浸」或「土斑」。一般入土時間長的古玉,其「土銹」「土斑」用刀也刮不掉,因為含沙性的土已經滲到了玉的肌理中,並與玉合而為一了。

受黃土沁的古玉顏色如栗子黃;受松香沁的古玉色如蜜蠟,呈淡黃色;受靛青沁的古玉色如青天,這是由於服裝上的靛藍深入到玉的紋理;受血沁的古玉顏色赤紅,稱「棗皮紅」,色深的稱「醬瓣紫」;受銅沁的古玉色如翡翠,稱「鸚哥綠」,這是因為銅器入土後,產生銅綠,如果玉器在它邊上,銅綠就深入其中,出土復原後色澤比翠更加嬌嫩滋潤;受地火影響的古玉則都變成白色,謂之「雞骨白」、「象牙白」、「魚肚白」等;受石灰沁的古玉呈淡緋色,經過盤玩後,色如晚霞一樣光彩奪目。而水銀沁有地中水銀沁和殉葬水銀沁之分,殉葬水銀沁又有大坑、小坑之別。地中水銀沁的古玉,呈黃白色或微黑、微青的顏色;大坑水銀沁的古玉,呈黑漆色;小坑水銀沁的顏色則在黑的深度和廣度上比大坑要遜色;大則連成一片,小則成塊分佈,更有的像線一樣細,這些都是因玉質紋理堅密的不同和所處環境不同而有區別,但均具有色澤黝黑光亮的共性。

水銀沁的成因及名稱,觀點各不相同。通常將黑色、棕黑色的沁色稱之為水銀沁。這件玉帶鉤(左上圖)的水銀沁顏色較深,沁痕也十分明顯。

自然形成的沁色與玉渾然一體,色層複雜,疊壓關係明顯,玉器表面還兼有不同程度的自然氧化和磨損現象,形成獨特的古玉皮殼。而假沁則多是浮在玉的表面,而且玉表也沒有各種氧化和磨損現象。受沁的古玉,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淺,很有層次感——擴散沁色現象,尤其是在受沁與不受沁處之間、表裡之間、此一沁色與彼一沁色之間,更易分別。自然沁色在器表呈連續分佈時,不會因刻痕而中斷,否則即有「老玉新工」之嫌。

自然沁色在器表呈連續分佈時,其中的刻痕或孔內也當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積較深而色稍重,而不受沁處的刻痕或孔隙內,則多有粉狀白化,或呈原玉色。有沁色或質變處,透光性通常會比原玉質開窗處差很多,甚至不透光。刻工比較繁複的地方,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變質,沁色也會比較深,但與周圍沁色之間有所過渡,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內俱呈深色,則多為染色作舊。

吳樹:這些色彩斑斕的古玉沁色的確令人賞心悅目,能具體講一講它們的形成機理嗎?懂得這些,可能對古玉發燒友的收藏實踐有所裨益。

張慧:研究這個問題很複雜,我在大學所學是與化學有關的專業,所以在收藏實踐中能夠學以致用。古玉沁色形成的原因多端,大多是玉器在埋藏環境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質相接觸,由於水或礦物質侵蝕玉體,使玉器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生變化的現象。古玉的選材多為透閃石和蛇紋石,從晶體結構看,它們都是含水礦物。晶體中的陽離子鈣、鐵、鎂都是活性離子,在土壤中玉器埋藏的酸鹼強度不同,容易造成陽離子和鹼基的流失,由表及裡,程度不同,因而導致玉器的結構疏鬆,土壤中的三價鐵元素滲透進入,形成各種顏色的次生色——沁色,而且在表面往往形成膜狀、膠狀的碳酸鈣、褐鐵礦、高嶺石、葉臘石等次生礦物。

由於沁色是由外而內沁入玉內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會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跡。一般來說玉器入土的時間越久,沁色也會重。但也有例外,如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這件白玉刻刀(左上圖),雖歷經3000多年,仍是沁色全無。也有考古學家在一些清代墓葬裡發現了受到較重浸蝕的玉器和翡翠。上述案例表明,古玉沁色不管東南西北,會受到埋藏環境中的水文條件、自然氣候、隨葬品種類等的影響,形成原因非常複雜,要結合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