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龍紋圖案的發展與演變(共16張圖片)
  • 22年12月28日 06:4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吉兆和智慧的象徵,也是人與天、神溝通的媒介,被賦予了主宰風雨、載人升天、降臨祥瑞等等神奇功能。在中國古代,龍還被引入到古天象學、命理學以及帝王政治等領域,被賦予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龍的形象實際上是古人綜合了許多動物特徵想像而成的一種神物。東漢時期,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描繪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叫,能細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各個時代對龍紋的理解不同,因而龍形玉器各有差異。探討研究歷代玉器上的龍紋圖案,可以使我們瞭解中國龍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對於古玉器的鑒定和斷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據。以下是對史前時期到漢代的龍紋玉器的基本特徵做一簡單的綜合論述。

商至西周時期高古玉腰帶

規格7.5×4.5cm【共計14塊】

萌芽期(史前時代)

玉器中龍的形象,最早見於中原和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如距今7000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就有玉龍出土。紅山文化的玉龍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代表了早期龍的形象。

紅山文化的玉龍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劃得最為栩栩如生(圖1)。這件玉龍為墨綠色,高26厘米,身體呈「C」形,吻部前伸,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俊形,眼尾細長上翹,額上及領底均刻細密的方格網狀紋。龍鬚及青背上雕刻有長鬃,長21厘米,占龍體1/3以上。龍背鑽有一個圓孔,經試驗,以繩系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被譽為「中華第一龍」。這件大型玉龍,是用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運用平雕、淺浮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的光滑圓潤,龍體曲伸剛勁有力,長鬃高揚飄舉,顯得極有生氣。

而玉豬龍則是最常見的龍形玉器(圖2),它的身體作環體,首部似龍又似豬,有寬厚的雙耳和肥碩的軀體,吻上和眼睛的周圍還有表現顏面皮皺的線紋多道,有的玉豬龍還有露在嘴外的撩牙。有些學者指出這種形象主要來源於豬首,是高度概括化、圖案化了的豬首形象,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大型玉龍也是從玉豬龍演變來的。

發展期(商至西周時期)

  商代玉龍的數量較史前時期為多,無論是質量、圖案裝飾,還是工藝技術等,都較史前玉龍的製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簡單趨向繁複,由質樸變為華美,且造型風格從史前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龍,逐漸演變為一種符合奴隸社會禮製造型的龍。但是,商代玉龍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史前玉龍的影響,即皆為蜷體玉龍,其基本形態與商代甲骨文之「龍」字極其接近。

  此時期玉龍雖數量較多,但造型、紋飾相對趨於程式化,其共性特徵為整器多作扁片狀,基本造型可分塊形、環形和扁平形三類,其中以蜷曲成塊形者居多(圖3)。還有圓雕的龍,一種圓雕龍前足著地,長尾盤捲,一種近似於紅山文化玉豬龍。從雕工紋飾上看,龍體較短近似蛇身,頭部長有蘑菇形角,眼睛多為「臣」字形眼,還有圓形眼和菱形眼,且多雕成張口露齒狀,以表示兇猛;大多僅雕一足,尾部細而勾卷,有的龍脊上開始出現扉稜形的青齒紋;玉龍器表多以雙鉤線即兩條平行的細陰線琢出菱形紋、三角形紋、雲雷紋等表現動物凶狠面貌的紋飾,浮雕感較強。商代玉龍常呈片狀,最常見的是被稱之為 「蟠龍」的龍形玉珮,它細緻、生動,線條清晰流暢,較為精美。商代玉龍大多作盤曲狀,頭尾銜接,眼珠外凸,有鈍角,有爪或無爪,遍體裝飾鱗紋和卷雲紋。龍的頭部刻劃往往以誇張手法表現,這一點與紅山文化玉豬龍有異曲同工之妙。

婦好墓出土的玉龍為圓雕,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淺褐色沁。玉龍張口露齒,「臣」字形目,頭頂有一對柱形角粘於頸上,雙爪足,背有扉牙,身飾菱形鱗紋,短尾卷於身側,呈伏臥狀。玉龍下頗正中有一對鑽的小孔,可供繫掛用(圖4)。此器為所見商代玉龍中唯一的圓雕作品,且製作精緻,身形五官清晰可見,對於瞭解玉龍和龍文化的產生發展,特別是商代玉龍的具體形態,有重要的價值。

西周玉龍基本延續了商代玉龍的造型,主要有稍薄的片狀龍和稍厚的板狀龍兩種,圓雕龍的造型極為少見。此時的玉龍在構圖相線條處理上比前期顯得更加舒展,龍身上的刻劃線條基本為淺顯的柔長彎弧的風格,同時在工藝上改變了商代常用的雙鉤線技法,大多採用陰線與陽線相互配合使用,特別是採用直鋒細線與斜刀的藝術表現方式,雙線鉤勒時有的能見一線尖細、一線呈斜刀的寬闊狀,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形成剛柔並濟、形制規範的獨特美。西周玉龍的龍身較商代瘦長,一般呈環狀或半圓環璜,龍背部出現鋸齒狀的脊、龍口上唇呈鉞形,下唇向內翻捲;龍威比商代的厚而無力;大多數玉龍不琢雕腿和足。西周的玉龍常以單徹法雕琢,自一面斜入刀;另一面明刻線,從而產生陰紋凸起的效果,俗稱一面坡法。西周玉龍的裝飾較商代複雜,出現簡單的組合形紋飾,陰陽線並用,多採用彎曲形線。直線雕琢紋較少。

西周玉龍在形制上大體可分為三種:玦形龍、復合形龍和龍形玉器。

  玦形龍,造型直接延續了商代的特徵,較之前朝有以下幾點變化:龍身較商代的更為細長,龍背部出現的脊齒紋比商代時期的細密;臣字眼的眼角線拉長,此外橢圓形眼、菱形眼者亦很多;上吻翻捲,口微張不露齒;腦後的蘑菇形兕角已不多見,更多的是以鬢形角和鈍尖角代之;龍足似有似無,不特別雕琢(圖5)。

  復合形龍,多以羽人、鳳與龍復合成器。這類玉器多以鏤雕技法製作,龍的眼部皆呈橢圓形其餘各部位與塊形龍相似。如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出土的一件高2.9厘米,長4.5厘米,為羽人和龍合體玉雕,羽人位於龍之前端,身體自上而下與龍相接,龍作回首狀。橢圓形眼卷唇,細尾上卷(圖6)。

  龍紋玉器這類玉器以抽像的、呈圖案化的龍紋作主要裝飾,多為玉璧、玉璜、玉觿等。此期龍紋多用嫻熟的雙鉤技法和斜刀技法加陰線和陽線刻劃,因器飾紋,根據器形特點組織圖案佈局,形成高種渾然天成、自然和諧的藝術效果,體現了高超的構圖能力。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出土的一件龍紋玉璧屬於此類型,直徑15.6厘米,孔徑6.8厘米,褐色沁分佈自然,器表紋飾章法井然,飾有兩條蟠蜷的龍紋,龍首近環的外緣,體區呈圓弧形,下尾尖收於內緣,雙龍首尾相接,龍鼻上卷,張口,「臣」字目,有利爪,間隙飾以卷雲紋(圖7)。

繁榮期(東周至漢代)

戰國時期的玉龍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此期玉龍數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謂歷代之冠。戰國時期,是古代玉龍製作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

戰國玉龍的出土地點,分佈於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浙江、江蘇等地,其中又以河北、湖北、河南、山西境內出土數量最多。常為兩件形制相同的玉龍成對出土。大多出自王侯、貴族等的較高規格墓葬,如河北平山中山國王墓中出土達144件。此外在祭祀、盟誓遺址之中也有發現。

根據考古發掘以及徵集到的戰國玉龍的造型和形態,可以將之分為兩個類型,即複合型龍和單個型龍。

複合型龍,多由兩條或更多玉龍組合為一器。可以分為雙龍交纏式和雙龍並體式。交纏式,如河北平山中山國王墓出土的1件,長6.6厘米,龍身細長弓曲,於體中部斜交尾呈「X」形(圖8)。並體式,如山東淄博臨淄商王村1號墓出土的一件,長11.1厘米,雙首龍形,兩端透雕龍首,尖卷唇,水滴眼,獨角利齒,飾勾連雲紋,中部有穿孔(圖9)。

  單個型龍,即主體為單獨的一條龍,一般呈扁平體,亦有圓雕而為作扁圓柱體者,多為波浪式扭曲,龍尾有時飾以鳳首,龍身時有蠕、鳳鳥等動物形附加裝飾,多以繁密規整的谷紋、雲紋等表現龍鱗。單個型玉龍在戰國時期最為常見。

戰國玉龍的龍身很長,蜿蜒曲折,造型呈「S」形,一般是成對出現(圖10);龍身的裝飾最初以雲紋、谷紋、變形「S」紋、繩紋、弦紋、蝠紋、網格紋表現,有的光素無紋。紋飾比較稀疏,佈局不甚規矩。由戰國中期開始趨於單一紋飾,即谷紋。紋飾佈局繁密,十分規矩。還出現了一條陰刻線橫穿在兩三個小圓圈中間的極為特殊的紋飾。戰國中晚期玉龍或玉虎,口形相似,為大張口,形象兇猛,兩個鉗狀獠牙對峙,下唇琢成械形;龍身為「S」形,頭部近似馬頭;龍眼多琢雕成圓形帶梢、菱形、腰圓形等幾種。

  戰國時期的玉器雕琢工藝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常見的谷紋,製作運用了新的減地突雕法工藝,即先將谷紋形狀大致突現,再將四周地子減低,然後把谷紋出芽彎曲的尾部慢慢用心琢磨,使每條尾巴均無痕跡,達到完美的境界。戰國時期的玉器在拋光技術的運用上也非常獨特,邊角處理鋒潤,玉器的表面打磨平滑,拋光均勻,經過2000多年的流傳,至今表面光亮度極高,被後世讚譽為玻璃光。

  根據玉龍的出土情況,結合文獻記載,可以推斷,戰國玉龍除作為隨葬品外,還是祭祀的禮器。山西侯馬西高東周遺址出土了玉龍30餘件,侯馬盟書遺址、侯馬祭祀遺址和河南溫縣盟誓遺址中也都有玉龍出土(圖11)。這些出於祭祀、盟誓遺址中的玉龍,顯然與祭祀、禮儀有關。

  戰國時期,農業已佔主導地位,但由於生產水平低下,農業生產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旱澇災害的發生直接影響農業的豐收,於是,先民經常性的舉行宗教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地畝豐產。傳說中龍是雨神的化身,能呼風喚雨,自然是崇拜和祈禱的對象。戰國玉龍的身上通常飾有谷紋、雲紋,二者是豐收和降雨的代表性符號。且《說文》載:「瓏,禱旱玉也,為龍紋。」根據上述分析和《說文》的記載,可見祭祀遺址中出土的帶有谷紋、雲紋的玉龍當屬瓏類,是祈雨的禮器。

  除祈雨外,玉龍在當時還有玉幣的功能,玉幣是古代用於朝聘或祭祀的瑞玉。《周禮·天官·大宰》載:大朝覲會同贊玉幣、玉獻、玉幾、玉爵。鄭玄註:玉幣,諸侯享幣也。東周時期的盟誓活動上,常將盟書、犧牲、玉幣一起埋入坎中,以期得到神靈的的監督。河南溫縣盟誓遺址中除發現大量書有盟辭的大量圭形石片外,還在一些坎中發現玉龍、玉璧、玉獸等,這些玉器在此當屬玉幣。

秦漢時,龍被封建帝王用作自身及其家族的象徵。秦始皇被司馬遷稱為祖龍,而漢高祖劉邦,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將自己身世與龍相聯繫的皇帝。從此以後,歷代的皇帝都把自己稱為「真龍天子」,而把自己的兒孫稱為「龍子龍孫」。

漢代,是我國玉文化史上的王玉時代,玉器為皇室專用,其賞玩佩戴的主流群體是上層統治階級,它所體現出的首先是王者之氣韻,「王者無敵,莫敢當也」(《公羊傳·成公元年》)。王者之氣是威嚴、獰厲可畏、唯我獨尊的霸氣,是君臨天下、氣吞山河的雄心,以及御鳳乘龍、遨遊天際的超凡能力。整體上看,漢代龍紋玉器在構思上打破原有的呆板、程式化的構造模式,更多的是尋求生動變化的構圖設計,不拘泥於表面的對稱平衡,而追求一種內在的呼應。經常看到一龍仰天長吟、一鳳回首相和的造型;或一大螭龍穿雲而出,一小螭龍環繞凝視的造型(圖12)。這樣的構成,區別於原有傳統造型中左右幾乎為鏡像的那種靜止的對稱,也就是古人稱謂的「像外之象」的意境,從而達到更高境界的一種有內涵的平衡。

玉龍的軀體塑造多呈「S」形彎曲。「S」形是極富美學含義的造型,軀體粗細有變化,錯落有致,轉彎處流暢而無絲毫阻塞感,也顯得富於張力和彈性。比起前期的古代玉器,漢代玉龍軀體上少了很多裝飾紋樣,更加簡潔、洗練。漢代玉器擯棄了戰國玉器中龍體多以臥蠶紋、勾連雲紋、網紋為主要裝飾風格的樣式;龍軀邊緣用弧面來塑造,突出軀體的立體感、肌肉感,用很少的游絲毛雕線來裝飾軀體,強調關節轉折的力度和動感。局部點綴流雲紋或卷雲紋,既避免大塊留白不足,又襯托出龍行天下、翱翔雲際的主題(圖13)。

  在龍的四肢表現上,古代玉工都是經過精心設計推敲的。無論是騰起飛躍還是闊步前行,四肢的配合都很巧妙,總是一側肢體開始發力,另側肢體開始積蓄力量,有前力還未用完,後力已蓄勢而動的感覺。同時還可以觀察到,龍的肢體或是前張後弛,或是左松右緊,緊繃和放鬆的肢體交替與敏感的軀幹相結合,這是中外藝術史上優秀的作品中都廣泛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成為「對偶到列」,其效果給人以生動有力的感覺,表現出無窮的潛力。

  在細部的刻劃上,眼珠凸起明顯,並有誇張感。上眼瞼凸起,往上平緩過渡,結合部邊緣陡立,眼梢拉得很長,比較誇張,增添了幾分威嚴感;下眼瞼短,且圍繞在眼球下半圈,也有凸起,向下平緩過渡。這種雕琢手法使得眼部位的高低落差明顯。

  真正奠定漢代玉器在中國玉器史上地位的,是漢玉中最為常見的龍、鳳題材作品。現藏於廣州南越王博物館的西漢玉器珍品,反映了當時的治玉工藝以及玉器的特點。1983年出土於廣州南越王墓的鏤空龍鳳紋玉套環(圖14),為內外兩圓環相套造型,直徑10.6厘米,厚卻不足0.5厘米,呈扁平狀,系由上等青玉鏤空透雕法精雕而成。外環比內環寬約一倍,內環刻著一條「S」形龍,外環刻著一條回首鳴鳳,也呈「S」形,內外兩環既相互獨立又渾然一體。內環的「S」形龍,昂首挺胸,體態矯健,張口露齒,似在鳴吟,整體呈騰空飛奔狀,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龍尾與後足伸向外環,並一直延伸至外環壁,使內外環的紋飾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保持了作品的和諧和統一,這一點與中原地區傳統玉器較為規矩的構圖程式有著顯著的區別。外環的回首鳴鳳與內環的龍相比顯得纖細苗條,鳳首和龍首恰好相對,像是在互相傾訴衷腸,誇張的鳳冠與鳳尾隨環升騰飄舞,風姿柔美,與內環雄壯之龍相呼應,寓意龍鳳呈祥。整個玉套環採用了中國傳統的「S」形構圖技巧,線條流暢,輕靈剔透,充滿動感,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是漢代玉器中難得的精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