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態可掬的明代玉熊鎮紙(1張圖片)
  • 19年6月3日 07:1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鎮紙,又稱書鎮,顧名思義,是壓在紙上的小物件,唐宋時期特別流行,明清以金、銀、玉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後期有竹、瓷鎮紙。 

  古代文人揮毫落墨的時候,為了使紙張古代不動,不被風等外來因素影響,必須以適當的重物覆與紙張上,早起是富貴人家把玩的青銅器、玉器,時間一久便形成了“文房四寶”之外的鎮紙,也有人稱鎮紙是文房“小五”,可見,鎮紙因成為文人高士的必備品而廣受歡迎,隨著時代的發展,鎮紙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具備了收藏價值。 

  至於我國的玉器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甚至更早,而玉器的雕刻技法是我國所獨有藝術奇葩,深受世界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這枚明代的玉熊鎮紙(見圖),高3.6、長6.5、寬6.5厘米,現藏於安徽博物院。玉熊雕刻採用圓雕手法,通體平滑,簡潔明瞭,僅僅在一爪和腮部刻有寥寥紋路,以點代面,示有毛髮。抓耳撓腮之態,咧嘴露齒之形,無不彰顯喜樂、可愛之色,體現了主人於雅捨中居高格,不隨波逐流、安於自樂的價值取向。最為可貴的是在前爪處留有一個圓形小孔,便於穿繩繫於胸前,可見,玉熊的主人對於此物是如何的癡迷,應該是形影不離的地步。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