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的紋飾圖案有哪些
  • 19年3月29日 07:2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代玉器的紋飾圖案多種多樣,而且古玉器紋飾都有美好寓意,寄托古人的美好願望。紋飾的種類和演變特點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古玉器的每個朝代的時代特徵。而且通過古玉器紋飾可以鑒別玉器的年代。
 古玉器的主要紋飾有龍紋、蟠螭紋、饕餮紋、谷紋、雲雷紋、乳釘紋、圈紋、蒲紋、重環紋、渦紋、鱗紋等。不同的歷史時期,紋飾在構圖、造型及所表現的主題等方面,常常有很大的差別。紋飾常常被人們作為玉器斷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新石器時代,器形一般都是素面的,偶爾出現一些極其簡單的陰刻線紋。商周時代,主要的紋飾有饕餮紋、龍紋、蟠螭紋,也有少量的雲雷紋飾。春秋戰國時,玉器上的紋飾逐漸增多,有蒲紋、蠶紋、谷紋、蟠螭紋等紋飾。此時的玉器紋飾極富特點,出現了「跳刀」、「漢八刀」等。

唐代,玉器紋飾借鑒了當時繪畫中的線描手法,開始出現了纏枝花卉、葵花圖案和人物飛天等,其鳥獸紋雕刻得非常精細。宋元時期,其紋飾豐富多彩,以龍鳳吉祥為多。此外仿古蟠螭紋、回紋、乳釘紋與鳳凰、牡丹等圖案並存。

明代,玉器上的紋飾主要有松竹梅三友紋、雲紋、雲頭紋、龍紋,以及纏枝花卉、山水人物等圖案。此外,玉器上刻字已開始出現。

清代是我國古玉器發展的最高峰,其飾紋除仿古紋飾外,新創的花鳥、蟲草等紋飾豐富多彩,並在玉器上出現了御制詩以及各種銘文。


 龍紋:玉器上最早出現的龍紋是「夔龍紋」,簡稱「夔紋」,始於商周,為獨腳龍的側面圖紋,線條比青銅器上的要柔和一些,並且紋飾大都與人面結合在一起。陰刻線有單、雙刻線。

蟠螭紋:蟠指「盤曲而伏」。古代青銅器上的蟠螭紋,其身體和腿似龍,而面部似獸。此紋始於商周,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玉器上的主要紋飾。

饕餮紋:饕餮是傳說中一種貪食的惡獸。饕餮紋是圖案化了的怪獸獸面紋,故又稱「獸面紋」。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商周的玉器上常常可以見到。

谷紋:其紋飾為成排密集形小乳釘,並呈漩渦狀,傳說是谷牙之像,故稱谷紋。其主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在清代仿古玉器中也常常能見到。

雲雷紋:即用連續迴旋形線條構成連續圖案。圓形的邊續構圖,稱雲紋;方形的連續構圖,稱雷紋。此紋飾盛行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和玉器上。

乳釘紋:玉器上最簡單的紋飾之一,常見於戰國、秦漢時期的玉璧上。紋形為凸起的乳突狀圓釘,或縱橫或隨體變化排列。

圈紋:流行於春秋戰國,常飾在璧、瑗、璜等板狀器上。其紋飾為排列成行的小圓圈,分為單圈、同心圈或在圈中有一小點等。

蒲紋:戰國、秦漢玉璧中常見的紋飾。是一種成排列的六角形的格子,因很像編織的蒲席,故稱蒲紋。

重環紋:始見於商代,盛行於西周。是由若干個近橢圓形的環組成的紋帶。環有一至三重不等,在環的一側有兩個尖銳角。

渦紋:其形狀如同水渦旋轉的幾何圖案,故又稱漩渦紋,也稱水渦紋。此紋飾最早施於玉器上是在西周,到春秋時仍流行為小件玉器上的紋飾。從戰國時起,逐漸出現在大件的玉器上。

鱗紋:形似魚鱗,常雕成上下數層,重疊出現,流行於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

此外,還有蠶紋、回紋等,這些紋飾在古玉器中均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