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石的常見特徵有什麼
  • 21年10月18日 08:0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田黃是石中之王,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的追捧,而“黃金易得,田黃難求,一兩田黃三兩金”等民間說法也使田黃的尊貴地位得到凸顯,甚至讓田黃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如今優質田黃早已以克論價,而一些料好、雕工出色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那麼田黃石的常見特徵有什麼呢? 

1.蘿蔔絲紋

採用透射光觀察田黃的內部,其普遍發育似“蘿蔔絲紋”紋理,是非常重要的鑒定特徵。田黃內部的“蘿蔔絲紋”多種多樣,發育程度不同,按粗細可分為條帶狀、條紋狀與細絲狀;按形態可分為直線形、網狀形與不規則形;按顏色可分為白色、黃色與棕色;按透明度可分為半透明與微透明。田黃基本上都具有“蘿蔔絲紋”,“無紋不成田”的說法成立,但不能絕對化。

2.石形

田黃的母石為山料,呈稜角狀,經過重力與水流的搬運及磨蝕作用,其稜角逐漸圓化,形成形態多樣、大小不一的卵石(獨石),呈次稜角狀或次圓狀。如果發現稜角尖銳或渾圓光滑的“田黃”就值得懷疑,可能為掘性石或山料磨製而成,但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破壞了其原形就難以識別了。田黃一般為幾十克至幾百克,超過千克的非常罕見,幾公斤的田黃應值得警惕。

3.石皮

田黃長期埋藏在水田中,經風化作用,其外表通常會形成不同特徵的皮層。根據皮層的厚薄,可分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 (細霧狀);皮層有單層皮與多層皮。田黃的皮色主要有黃色、黑色與白色。黑色皮俗稱“烏鴉皮”;皮為白色而石色為黃色,稱為“銀包金”;皮為黃色而石色為白色,稱為“金包銀”。田黃的不同皮色可能與不同顏色的土質有關,即黃色的土壤形成黃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於田黃普遍發育石皮,有“無皮不成田”之說,故石皮成為鑒定田黃的重要特徵之一。

4.紅格(或紅筋)

田黃的“格”或“筋”實際上是一種裂隙,這些裂隙在地表條件下,特別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滲入與沉澱,被染成黃紅色,故稱為紅格或紅筋。但也有少數沒有顏色,為白色裂隙,則稱為無色格。田黃有紅格(或紅筋)的現象較普遍,也有“無格不成田”之說。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