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分辨青銅器銹色
  • 25年7月1日 13:2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年代久遠的青銅器渾身佈滿銹色,然而銹有真有假,識別銹、研究銹的問題就變得極為重要了。因為銹色一般包裹在一件器物的外層,器物上的銹如果是真的,那麼這件器物大多可判定為真品。青銅器物的真銹硬度大、類型多樣、層次分明。

真銹,器物長年埋在地下,銹蝕很深,呈藍綠色,有的有裂痕、裂口,裡面也是銹跡斑斑。如果一件器物銹蝕嚴重的會出現大幅減重的現象。

硬綠銹有層次,每一層銹的顏色都不一樣,外深內淺。可見結晶膜狀閃光銹體,多數屬於窖藏品或隨葬品。

另外,銹的顏色,反映出銅質地的好壞。古人有“黃銅不鎏金,鎏金是青銅”的說法。有一種“水坑”,銹色斑斕,人們習慣稱之為“七彩”,是難以仿造的銹色。“發坑”或“半發坑”的銅銹,似發酵、發泡狀,有疏鬆、脹裂、鼓泡、紋起等狀態。青銅還有“泛金”或“返金”現象,但只出現在剛剛鑄造完成、尚未使用過就入土的器物上,這些幾乎全部出土於商代安陽地層中,其他地區僅見個別。還有一類銹叫“水銀古”,又稱“黑漆古”,是戰國至漢代的一種高技術的冶鑄工藝,是價值很高的罕見品種,在唐代末期已經失傳,到宋代幾乎絕跡,可分表層、滲透層、坯體層,黑漆古又有紅、綠、藍、白、黃等顏色。

偽銹顏色不正,有的呈“粉綠狀”,色較鮮艷。偽銹不牢固,塗顏色的銹,有毛刷痕跡及毛髮遺留。化學催生的銹,似深坑綠銹,有氣孔有氣味。仿造的銹必有缺陷,容易識別。

瞭解青銅銹對把玩銅器一類的古玩會有很大的幫助,玩久了會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