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件西南青銅重器看《史記》中「王的盛宴」(共6張圖片)
  • 24年1月4日 04:0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彙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藏品的《王的盛宴——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是第一個全面綜合展示西南地區青銅文化的展覽,2019年1月將在貴州省博物館迎來巡展第二站。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特刊發貴州省博物館助理館員楊菊的文章《王的盛宴——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西南青銅禮樂文化聯展重點文物賞析》,對展覽中的6件西南青銅重器進行介紹。 

  西南青銅文化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一支,從20世紀四川三星堆、雲南李家山、重慶涪陵小田溪、貴州赫章可樂等遺址的發現發掘以來,經過幾十年的考古發掘,西南地區青銅文化的獨特面貌逐漸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王的盛宴——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是第一個全面綜合展示西南地區青銅文化的展覽,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成都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八家博物館共同舉辦。展覽彙集了來自西南博物館聯盟八個博物館及西南地區數家文博單位的文物200餘件/套青銅器精品,其中僅一級文物就有50餘件。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青銅鳥尊、虎紐錞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藏銅鼓、銅桶,貴州省博物館館藏飾虎銅釜,雲南省博物館貯貝器,四川博物院館藏饕餮紋銅罍,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金蛙形器,三星堆博物館館藏銅人面具都將在此展覽中亮相。 

  展覽第一站已於2018年9月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第二站將於2019年1月在貴州省博物館開展,展期至2019年5月,屆時貴州省博物館誠邀您共赴王的盛宴,一同品味蜀、巴、夜郎、滇和百越青銅禮樂文化。以下,筆者選取了一些本展覽展示的西南青銅重器,與大家先睹為快。 

  一、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三星堆博物館藏)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戰國以前,除《尚書·牧誓》外,不見有關蜀的記載。到戰國時期,其史跡見諸西漢武帝時成書的《史記》,隨著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才在一定程度上解開了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古蜀國的歷史謎團。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器物有青銅器、黃金製品、玉石器、象牙、海貝、骨器等,青銅人頭像、銅人面具是青銅器的代表器物。 

  此件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出土於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由銅頭像和金面罩(殘)兩部分組成。三星堆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青銅人頭像,戴金面罩的僅四件。銅頭像面容消瘦,粗眉,立眼,直鼻,闊口,戴金面罩上沿至眉梢。和一號坑出土的青銅面具風格一致,青銅人像重點強化眼、嘴、鼻、耳的五官特徵,整體造型較誇張,神情威嚴凝重,體現出神秘而莊嚴的美學風格。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像、面具、頭像,有的學者認為人頭像應是祖先神像,跪坐人像是主持祭祀活動的巫師,人、獸面具是巫師做法的巫術法器,是溝通人神的工具,這些體現了古蜀人民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識。 

  二、饕餮紋銅罍(四川博物院藏)

  罍(léi)是戰國時期流行於蜀地的青銅容器,罍不僅是酒器,也是“不得以與人”(即不能隨便給人)的禮器。《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史記·梁孝王世家》“善保罍樽,無得以與人”、典故“梁王爭罍”中所說的“罍”就是這種器物。此件銅罍出土於彭州竹瓦街窖藏,蓋頂殘,侈口束頸,圓肩,圈足外撇。器耳作獸首狀。蓋面飾牛紋,牛前肢彎曲,似將臥狀,眼、耳、口、鼻、足、尾等細節刻畫逼真,體格健壯有力。肩、腹、圈足等部位均以雲雷紋為底紋。肩部主紋是兩兩相對的團龍紋。腹部飾以獸面紋。獸面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紋飾,此銅罍上獸面紋面部巨大誇張,裝飾性極強。圈足為夔紋。此件銅罍造型莊重素雅,紋飾浮雕較低。巴蜀地區所出青銅禮器具有明顯的楚式風格,此件銅罍卻是典型的中原商周青銅器風格,與中原出土的同類器相似。體現了戰國時期,中原與蜀地文化、物質方面的密切交流。 

  三、俎豆夾組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春秋戰國時代,巴的歷史雖鮮少見諸史籍,但它卻是一個可以與蜀國並稱的古國。巴國極盛時期,疆域遼闊,“東至魚腹(今奉節),西至僰道(今宜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今烏江流域、赤水河流域)”。隨著“涪水之濱,巴王之陵”涪陵小田溪巴人高等級墓葬的發掘,巴人和他們的歷史逐漸清晰起來。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俎”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今天的案板。在古代,俎既可以作為切肉、盛肉的案子,也可以做放置祭品的器具,俎常和豆、鼎等組合起來使用,是巴人上層社會中的基本禮器。此件俎豆夾組合出土地於涪陵小田溪墓地。為1俎、8豆、2夾的組合。俎整體形似高柄豆,8件豆大小、形制基本相同,2件夾分置於兩件豆內。這是一套祭祀、宴享器物組合,體現了巴人上層社會的餐飲習俗和祭祀禮儀。 

  四、飾虎銅釜(貴州省博物館藏)

  對於夜郎,《史記·西南夷列傳》開篇即言,“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隨著西漢後期,夜郎國滅,其歷史逐漸掩埋於塵埃之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等待後人去探索。今日,隨著赫章可樂、威寧中水和普安銅鼓山為代表的大量遺址的發掘,獨特的“套頭葬”、銅鼓、銅釜為探秘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銅釜是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的炊器和容器,講述項羽背水一戰破秦國大軍的成語“破釜沉舟”,其中的“釜”就是這種器物。此件飾虎銅釜出土於赫章可樂,個頭較大,出土時側立套於死者頭部。器型與巴蜀地區銅釜器型接近。斂口折沿,鼓腹、圜底。肩腹部對稱飾一對圓雕立虎,虎頭高昂,虎口張開,齜牙長嘯,頸部飾一條項圈,項圈上飾貝紋,尾巴上揚捲曲,身體消瘦矯健。虎的造型和巴蜀地區所出虎鈕錞於上虎造型風格相似,透露出威嚴的氣度和矯健的力量之美。虎作為一種威武勇猛的動物,在古代常將其視為獸王,“虎符”、“虎將”、“虎帳”、“虎賁”可見其武勇。此銅釜上的飾虎卻頸部飾項圈,似透露出虎對墓主人的臣服,更體現墓主人身份高貴,能力超強。銅釜器壁外佈滿煙痕,可見銅釜不僅作為赫章可樂乙類墓中套頭、足的葬具在使用,在死者生前它也作為實用器——炊器在使用。 

  五、獵場面銅貯貝器(雲南省博物館藏)

  “滇王者,其眾數萬人”,古滇國是《史記》“西南夷”諸國中僅次於夜郎的大國。“獨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寵焉”,隨著滇王之印在晉寧石寨山墓地的發掘出土,消失了兩千年的古滇國正用滇文化獨特青銅器向世人展現這個遙遠古國的笙歌宴舞。 

  貯貝器是是滇青銅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由青銅鑄造的專門用以貯藏貝殼的容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目前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官渡羊甫頭、呈貢夫子廟等地大、中型墓中有所出土。此件貯貝器出土地於晉寧石寨山墓地。由兩鼓疊鑄而成,為疊鼓形貯貝器。上鼓圓雕臥鹿,下鼓圓雕臥牛。牛不僅是祭祀活動中的祭品——犧牲,也是富有的象徵,青銅貯貝器上的牛飾,從一牛到八牛不等,為貯貝器上數量最多的圓雕動物,因其脊背上高聳的肉峰形象,習慣也稱之為瘤牛。器蓋上鑄立體狩獵場面,場面內的主角為一通體鎏金的滇族武士,似為地位較高的主人。貯貝器人物、動物形象雕琢細膩、形象生動,馬、鹿、犬皆呈奔跑狀,動感十足,體現出緊張的狩獵氣氛。 

  六、翔鷺紋銅鼓(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銅鼓是西南青銅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器物,是我國西南和中南半島最具代表性的銅樂器,常用於宴飲樂舞、集會祭祀等場合。銅鼓的類型多樣,可分為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北流型、遵義型、靈山型、麻江型、西盟型八個類型。廣西是銅鼓發現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鼓面是銅鼓的重點裝飾部分,常見的裝飾紋飾有太陽紋、翔鷺紋、鹿紋、龍舟競渡紋、羽人舞蹈紋、雲雷紋、圓圈紋、錢紋等。 

  此件翔鷺紋銅鼓屬於“石寨山型銅鼓”類型,出土於廣西西林縣,西漢初期此地屬於句町屬地, 武帝時設句町縣,此墓葬及隨葬品可能與句町有關。此銅鼓鼓面直徑78厘米、通高51厘米, 鼓面中心十六芒, 芒間飾斜線三角紋,六暈,主暈為翔鷺二十隻,胸部飾羽人划船紋六組,船形兩頭高翹,每船各有羽人九個或十一個,多戴長羽冠,其中一人跨坐船頭,一人在船尾掌舵,一人高坐於靠背台上,二人執“羽儀”舞於台前。九人一船的有四人蕩槳,十一人一船的有五人蕩槳,另有一人舞於船尾。船外的一端有大魚一條,另一端有站立的長喙鳥二隻。鼓腰上半飾鹿紋十二組,其中二鹿的九組,三鹿的三組。鼓腰下部飾羽人紋十二組, 每組皆二人,戴長羽冠,翩翩起舞。其中翔鷺紋,或與求雨祭祀、圖騰崇拜等有關。 

  (註:圖片版權歸各文物收藏單位所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