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裡的石上千秋(共13張圖片)
  • 17年6月15日 02:4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展出漢畫像石拓片

  儒風往事禾粟盈倉三晉遺珍

  漢畫像石興起於西漢早期,延續至東漢末期,石面上雕刻各種圖像,既具有裝飾性和實用性,又表現了當時人們的喪葬觀念和精神信仰。“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漢畫像石集中分佈於山東、豫南、陝北、四川等地,不同地區的畫像石在題材內容、雕刻技法、形式風格上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由運城博物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舉辦“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在山西運城博物館展出,展覽分儒風往事、禾粟盈倉、三晉遺珍三個部分,彙集了山東、陝西、江蘇、山西等漢畫主要分佈區的珍貴拓片以及山西的部分畫像石、相關漢代文物。

  畫像石產生於西漢,盛行於東漢,有墓、祠、闕、棺槨畫像石,雕刻形式常見減地平雕加陰線刻、淺浮雕、陰線刻,偶見凹面刻、高浮雕和透雕。漢畫像石題材廣闊,內容豐富,寓意深刻,不僅展現了當時社會生活和物質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突出反映了陰陽五行思想、神仙信仰以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翦伯贊說:“這些石刻畫像假如把它們有系統地搜集起來,幾乎可以成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漢代畫像石風格質樸渾厚、簡率大氣,正如魯迅所言:“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展出漢畫像石拓片

  除圖像、紋樣外,部分畫像石上還刻有文字榜題,內容涉及圖像的名稱;墓主、祠主的生平事跡;祠、闕、墓的建造年代、建造緣由、出資人及價值;出資人對祠主、墓主表示敬意或哀悼之辭和吉祥語;建造祠、闕、墓及雕刻畫像石之工匠的籍貫、姓名。榜題文字長短不一,短者數字,長者幾十甚至幾百字。 

  漢畫像石集中分佈於四大區域,即山東、蘇北、皖北區,豫南、鄂北區,陝北、晉西北區,四川、滇東北區。此外,浙江、重慶、天津等地亦見零散遺存。不同地區的畫像石在題材內容、雕刻技法、形式風格上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據主辦方公佈的資料,由運城博物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中,分儒風往事、禾粟盈倉、三晉遺珍三個部分,共展出58件(套)漢代畫像石珍藏拓片、37件精美文物,彙集了山東、陝西、江蘇、山西等漢畫主要分佈區的珍貴拓片以及山西的部分畫像石、相關漢代文物。 

  漢武帝即位後,國家進一步統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啟了中華文化的新篇章,儒家思想開始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仁”是這一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則與標準,忠、孝、節、義是核心內涵,漢畫像石中鐫刻著大量的歷史故事與歷史人物,包括帝王聖賢、刺客豪俠、孝子賢孫、貞節烈女等,“惡以懲戒,善以示後”,成為大一統王朝穩固發展的無形基石。同時,漢畫像石作為漢代特有的墓葬藝術形式,這些歷史故事與人物也為亡者創立了一個道德倫理井然有序的世界,使其在地下也有一個可以遵循的標準。

齊桓公釋衛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出土  山東省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115、橫68厘米

  畫面分兩格:上格刻齊桓公伐衛,衛姬請罪的故事,左一人頭戴山形冠,佩長劍,榜題“齊桓公”;右邊一婦人跪伏於地,榜題“衛姬”;旁有一女侍,手捧方篋,榜題“御者”。下格刻三人,榜題有“齊侍郎”、“蘇武”、“管叔”。

孔子見老子、豫讓刺趙襄子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出土 山東省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119、橫68厘米

  畫面分兩格:上格刻孔子見老子,老子在左,佩劍,身後有一鳩杖,孔子在右,佩刀,二人在交談,上部懸一磬、一幢。下格亦刻二人,皆佩劍,左一人頭戴進賢冠,持一匕首,身後有香囊、玉璧等垂飾;右一人頭戴通天冠,右手握劍,仰面,有榜無題,疑為豫讓刺趙襄子的故事。

季札贈劍、二桃殺三士  山東省嘉祥縣滿硐鄉宋山村出土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69、橫64厘米

  畫面共四層:最上層為仙界西王母。第二層為季札贈劍:季札是吳王壽夢的四子,曾三次放棄繼承王位,周遊列國學習禮樂。季札拜訪徐國時,看出徐國國君喜歡自己的劍,但因還要出使他國,就想出使歸來後贈劍,待再來時,徐國國君已去世,季札按守承諾,在徐國國君墓前拔劍相贈。第三層為二桃殺三士:春秋時齊景公有三員戰功卓著的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景公恐其恃功而驕,接受晏子建議,設宴賞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以軍功大小而論,公孫接、田開疆自恃功高,各取一桃,古冶子怒斥二人,二人羞愧拔劍自刎,古冶子愧對昔日好友,也自盡於宴上。最下層為車馬出行。 

  漢初,“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經濟繁榮,為人們的生產勞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農業作為封建社會重要的經濟支柱,是國計民生的根本所在。漢代人事死如事生,深信陰間是另一個世界的客觀存在,人死之後是從一個世界轉到另一個世界,即地下世界,為保證地下生活長久,漢代人便將現實生活中的勞動場景鐫石為像隨葬墓內。這些反映農業和生產勞動的畫像直觀地再現了漢代社會的農業生產發展狀況、生產工具及使用情況、農作物的種植特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及人民的飲食生活水平等,展現出中華農耕文明傳承的無限活力和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牛耕圖 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寨山村出土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137、橫37厘米

  畫面採用分欄分格的構圖方式,自上而下分為五格:第一格又分內外兩欄,外欄三格,分別刻女媧、麒麟、臥鹿、舞伎;內欄分上下兩格,上刻西王母高居崑崙仙境圖,下刻一舞女揮舞長袖,後一人戴冠著袍跽坐於地。第二格刻谷穗圖和家禽圖。第三格刻二牛抬槓式牛耕圖。第四格刻一玄武。第五格刻一翼龍。

紡織圖 江蘇徐州賈汪區青山泉散存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 原石尺寸:縱103、橫92厘米

  畫面分兩層:上層為紡織圖,刻四位婦女調絲、紡線,紡好的絲團懸掛在簷下。一位織女正轉身接抱嬰兒,欲在織機上餵奶,此圖再現了漢代織女辛苦勞作的情景。下層建築內二人坐於榻上閒談,旁刻車馬,亭上兩隻鳳鳥象徵吉祥、幸福。邊飾幔紋、齒紋。

收藏庖廚圖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出土 山東省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49、橫190厘米

  左組為收藏,一座兩層五脊重簷的糧倉前有糧堆,有量糧、裝糧的僕役和運糧車,有八隻小雞在覓食。倉右一顆大樹,樹下盤一牛。樹右側有二吏席地而坐,似為管家;右組為庖廚,刻有抬豬、椎牛、剝羊、燒灶、合面、切菜、汲水等場景。

酒肆圖 江蘇徐州賈汪區青山泉散存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 原石尺寸:縱94、橫93厘米

  畫面用側面展現的手法表現當時酒肆的情景,酒肆前有門闕,左面樓下為庖廚間,樓上有二人對飲;中間樓下為前廳,有二人站立在大酒壺兩邊,樓上有二人對坐;右面樓下一人在釀酒,樓上兩層有人在對飲。

  造酒圖 原石尺寸:縱65、橫195厘米 

  從右至左,一人在室外用桔槔打水,室內二人用甑(蒸鍋)煮酒,成品酒過濾後流進酒罈;室外,有人將酒罈裝上馬車。 

  山西發現的漢畫像石墓主要出土於呂梁地區,經清理發掘的墓葬有十餘座,出土畫像石一百餘塊,主要為門楣、門扉、立柱、橫額等建築構件,全部為東漢晚期的作品。在題材內容的選取上以神仙世界與現實生活為主。神仙世界大量描繪了具有鎮守墓室作用的鋪首啣環、四靈圖像以及東王公、西王母為主神的崑崙山神仙體系,成為呂梁地區漢畫像石獨具特色的部分;表現現實生活題材的有車馬出行、賓客宴飲、農牧生產、歷史故事等,但以車馬出行為主。這些漢畫集中展示了這一地區當時的風俗文化與民間信仰。

  左右門框石,東王公、西王母 呂梁馬茂莊3號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左門框縱129、橫32厘米 右門框縱127、橫32厘米 

  上層分別刻東王公、西王母相對坐於崑崙懸圃,上有華蓋下有青鳥。下層分別刻捧盾、持彗的門吏,著交領長袍。

  前室西壁左右邊框石 呂梁馬茂莊3號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左邊框縱132、橫89厘米、右門框縱132、橫86厘米

  前室西壁左右邊框石 呂梁馬茂莊3號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左邊框縱132、橫89厘米、右門框縱132、橫86厘米 

  左邊框石:左、右兩格內刻雲氣紋、斜格雲氣紋。中格內一條應龍作飛騰撲食狀,捲曲的軀體把畫面分成上中下三層。上層刻戲耍的駕御飛龍的羽人、鴻雁玄鳥;中層刻坐懸圃的仙人、鯤鵬與騎使;下層刻展翅朱雀、獨角神馬、天柱猛虎和仙人。 

  右邊框石:構圖似左邊框石。中格分上下層,分別刻畫仙界、飛昇場面。上層中有蒼龍衛護著崑崙天柱、坐懸圃的仙人,左有飛行的神人,右有騎使,天柱下有三鳥、羽人、蟾蜍與白虎。下層以執禾羽人、疊峰屏障烘托出廣闊的天際,一御者控馭這五韁飛龍,雲車上有傘蓋,內坐主人,旁有流雲,下有騎使、飛鴻。 

  漢畫像石是漢代產生的獨特藝術,在中國藝術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它上承原始神話時代的原始思維,下開中華文明時代的審美精神。漢畫像石藝術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天、地、人、神組成的世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漢代人對生的熱情、對死的虔誠、對自然的依戀、對神界的嚮往。 

  (本文據山西運城博物館公佈的資料、考古匯及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綜合整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