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藍釉瓷器: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共11張圖片)
  • 17年11月13日 03:3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霽藍釉又稱為「積藍釉、祭藍釉」,是由一種高溫的石灰鹼釉所製作而成的,通過在其生胚上施加釉色,在1280~1300攝氏度的環境下高溫燒製而成,所燒製成的瓷器具有著成色穩定、色調濃淡相宜、釉面光潤度較高的特點,其釉色較深,猶如寶石一般的色澤,所以在當時的社會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在元朝就已經開始燒造的霽藍釉瓷器,其原料的價值非常的珍貴,但是的燒製在工藝的掌握尚有欠缺,但是這一時期燒造出的霽藍釉髮色穩定,以雲龍紋為主進行裝飾,具有著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在明朝的宣德年間霽藍釉也得到了十足的發展,這一時期繼承了元朝時期的燒製特色,在紋飾上進行了較大的改變,出現了少部分由暗花為主的紋飾,還有藍釉白花、魚藻紋等各式各樣的紋飾,在藝術的感官上有了更深層次的進步。由霽藍釉燒造的瓷器大多是以碗、盤較為的常見,瓶、壺等大件的瓷器在燒造的工藝上複雜程度較高,現存世量也較少,具有著較高的收藏價值,其價格也是非常高昂的。

在嘉靖年間的霽藍釉瓷器,釉色藍中泛紫,釉面上有著細小的開片紋,圈足處施加了一層醬色的釉彩,主要是為了彌補瓷器出廠時的不足,同時提升整件瓷器的藝術整體效果,造型品種非常的多樣,除了傳統的宮廷祭祀用器、陳設瓷之外,還有著大量日常生活用具的燒造,這一時期燒造出的瓷器大多都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有著較高的收藏價值。

清朝時期的霽藍釉的生產則是有著大量的精品流傳至今,在紋飾上非常的多樣,有刻暗花紋的、描金彩的,從其做工上來看,製作的紋飾非常的精細,同時對於原料的提純以及上色的步驟都是非常的小心,有梅瓶、蒜頭瓶、高足碗、缸等各式各樣的瓷器類型出現,有一件清朝乾隆年間燒製的霽藍釉金折紙花卉雙犧耳尊,是具有著實用性能以及裝飾性能集為一體的瓷器,以花卉紋作為其主要的紋飾裝飾,以蓮花瓣紋、折枝花卉紋作為其輔助的花紋樣式,在藝術的美感上有著更深層次的表達,拍賣出了八百九十萬的價格,這樣的價格在霽藍釉的瓷器市場中算是非常高昂的,足以可見這件瓷器的收藏價值。藍釉描金則是大多數瓷器都會出現樣式,這樣的裝飾技法使得整件瓷器突出了高貴、大氣之感,是當時富商世家以及官宦世家都重金購買的瓷器,收藏價值頗高。

霽藍釉瓷器精品鑒賞及拍賣成交價格:

1:清乾隆霽藍描金折枝花卉雙犧耳尊,尺寸:高33厘米,估價:RMB 6,800,000 ~ 10,000,000,成交價: RMB 8,960,000 ,成交時間:2009.10.19,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十五週年慶典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頸部置對稱象耳。通體施天藍釉,金彩作飾,主題紋樣為花卉紋,輔以蓮瓣紋、折枝花卉紋等,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楷書款。
清代乾隆時期,瓶、尊等琢器頸肩部常附加各種裝飾性的雙耳,除有一定實用性外,還有裝飾作用,便器物趨於平衡協調,同時也增添了器物的美感,時代特徵鮮明,有象耳、鳩耳、螭耳,戟耳、如意耳、夔龍耳、鋪方耳、犧耳、貫耳、蝙蝠耳等。裝飾雙耳的工藝技法影響了乾隆時期以後各朝的器物。像與「吉祥」的「祥」諧音,是國運昌盛的吉祥之兆,民間傳說太平盛世出白象。像寓有「太平有象」之意。
造型莊重,霽藍釉均勻,色如寶石,飾以金彩,更顯富麗堂皇,耀眼奪目,紋飾祥瑞。

2:清乾隆霽藍釉鸚鵡耳扁壺,尺寸:高32.5厘米,估價: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價: HKD 7,920,000 ,成交時間:2018.04.03,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

雍正、乾隆年間,製作了一批仿古瓷器,兩位皇帝對古器物的鍾愛與鑒賞,引發靈感創造擬古形飾之瓷器。此件霽藍釉扁壺依循漢代古青銅器及陶器風格,典雅簡樸,即屬這批作品之一。

3:清雍正霽藍釉長頸弦紋盤口瓶,尺寸:27厘米,估價:HKD 3,800,000 ~ 4,500,000,成交價: HKD 5,780,000 ,成交時間:2009.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9秋季拍賣會。

4:清乾隆霽藍釉大天球瓶,尺寸:高55厘米,估價:RMB 1,200,000 ~ 1,500,000,成交價: RMB 4,480,000 ,成交時間:2010.12.04,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五週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天球瓶為是明初是受西亞銅瓶造型啟發而燒造的瓷器,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御窯廠,以青花為多見,以海水龍紋為貴,是明清兩朝宮廷最為名貴的陳設用瓷。

本品造型古雅端莊,線條優美圓潤,器內與底部均施白釉。通體施飾霽藍釉,勻淨明亮,蒼妍奪目,一如宣窯之寶石藍,其出色之妍麗獨步有清一代,為乾隆同類御瓷之冠。其高達55厘米,恢宏大氣,非常罕見,目前所知的其他乾隆霽藍釉天球瓶大多低於此高度,為乾隆御窯天球瓶最大之尺寸之一,與之相同者唯見南京博物院藏品「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天球瓶」(見《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編,頁232)和中國文物保護中心藏「乾隆款青花穿花龍紋天球瓶」。(見《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元明清釉下彩》頁400,圖126),其底足旋修極為工整,胎骨細白瑩潤,底款為青花六字三行篆書,為乾隆早期的寫法,正是唐英榷陶時期的出品,以其超佚脫俗的品格而論或許正是乾隆皇帝當年垂愛的那對祭藍釉天球瓶之一。

5:清乾隆霽藍釉描金花蝶扁瓶,尺寸:高26.2厘米,估價: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1,150,000 ,成交時間:2012.12.09,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此件乾隆霽藍描金扁瓶,直口長頸,溜肩扁腹,為標準乾隆官窯器形。其內壁上松石綠釉,外壁通體施霽藍釉,於窯爐中高溫燒成,而後口沿描金,並於霽藍釉上以金彩繪畫落花及彩蝶紋飾,描畫精緻,筆觸細膩,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霽藍釉,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為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後人稱其為「霽青」,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時至乾隆時期,此種釉色的燒製越發純熟,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
金彩是指一種採用黃金色釉上彩作為裝飾的制瓷手法。古代以金彩裝飾瓷器,一般認為是始於宋代,其中尤以定窯金花瓷器最負威名。宋周密《辛酉雜識》續集上卷載:「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入窯,永不復脫。」傳世品有黑釉、醬釉金彩定器。明洪武初,景德鎮始有金彩瓷器的燒製,清代達於極盛。

6:清雍正霽藍釉描白魚藻紋碗,尺寸:直徑17.2厘米,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977,500 ,成交時間:2016.06.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碗撇口折腰,腹部凸飾兩道弦紋,外壁以寶石藍釉為地,釉色濃艷,間飾瀝粉、堆白技法飾魚藻紋飾,鯖、鲌、鯉、鱖四魚穿梭悠遊於荷塘之內,隙地點綴浮萍,魚眼以青花點出,魚身、荷花、荷葉陰線刻劃細部,形象生動,藍白兩色對比強烈。碗心內雙藍圈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此類碗造型別緻,始見於宣德御窯,為清代官窯繼承自明代的品種。其製作工序複雜,先於素坯之上依圖堆塑出魚藻紋並覆上白釉,入窯素燒成為瓷胎,繼而於素胎之處施上寶石藍釉再次燒製。該碗外壁以寶石藍釉為地,釉色濃艷,藍白兩色對比強烈,紋飾靈動,仿若一派游魚嬉戲之景,可見當時燒造技術純熟,屬雍正仿古佳品。拍品形制、紋飾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雍正藍地堆白花魚藻紋碗一致,參見《清瓷萃珍》,圖46。此外,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也藏有一例同類器物,可資比較。藍地白花自明初以來,即為官窯的名貴品種。

7:清雍正霽藍釉鼓式罐,尺寸:高18.8厘米,估價:RMB 300,000 ~ 500,000,成交價: RMB 963,200 ,成交時間:2007.12.17,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7秋季拍賣會。

8:明萬曆霽藍釉暗刻大供碗,尺寸:直徑30厘米;高13厘米,估價:RMB 500,000 ~ 600,000,成交價: RMB 918,400 ,成交時間:2010.07.25,拍賣公司: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第68期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明萬曆年制」。

這只以宣德霽藍官樣為範本燒製的萬曆官窯霽藍大貢碗口徑達一尺有餘,胎體厚重,器形規整,腹部曲線自然、秀美,施釉肥厚,色澤深沉、穩定,色藍如海,瑩潤、均勻,靜穆雅致。是明代皇室典型的祭祀用瓷。中國古代皇帝歷來十分講究各種祭祀活動,如祭天、地、日、月;祭山河、祖先、神靈、亡靈,等等。各種祭祀活動有嚴格的規制,使用什麼器物,採用什麼顏色,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明代皇室祭祀月神,就規定皇帝著藍色祭袍,使用藍釉瓷器。藍釉瓷器習稱「霽藍」,使用的是一種富含石灰鹼的寶石質釉料,故而,明代有「寶石藍」之稱,又因為藍色是皇室規定的祭祀用色,所以,從宣德起,「霽藍」又有「祭藍」一說。 景德鎮的藍釉瓷器早在元代就燒製成功,明代則更有長足的發展。成書於雍正、乾隆年間的《南窯筆記》有「宣窯……又有霽紅、霽青、甜白三種,尤為上品。……霽青用元子精配釉」的記載。霽青就是霽藍,所以宣德霽青是後世藍釉的楷模。 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四年八月癸未,先是奏回青出土魯番異域,去京師萬餘裡,去加峪關數千里。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進貢,買之甚難。因命甘肅巡撫田樂設法召買進,以應燒造急用,不許遲誤。」——由此可知,萬曆年時期使用御用回青料燒製的霽藍官窯瓷器,用料十分珍貴。其製作工藝難度遠大於一般食用碗類:拉坯工要按照官府提供的樣式,將精淘制備合格的泥料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縮率,充分考慮器物的品種特點、規格大小和泥料的軟硬程度予以放尺,以後的利坯、釉足、補水、施釉、燒窯等工藝,一環扣一環,一個環節出問題,稍有疏忽,便功虧一簣。更為難得的是,這隻大貢碗釉足底部的亮青釉下刻有 「大明萬曆年制」的款識,是明清時期極其罕見的隱蔽暗款。寫款工,在施釉前用刻刀刻好款識,字體大小、佈局,刻道寬窄、深淺,都要十分講究;所施亮青釉濃度、厚薄也要恰倒好處。否則,款識不是看不見,就是太明顯,達不到忽隱忽現,似見非見的奇妙效果。多年來,國內外拍賣市場也出現過不少萬曆官窯瓷器,其中亦有霽藍瓷器,但如此碩大的官窯暗款霽藍大貢碗確是極為罕見!

9:清雍正霽藍釉玉壺春瓶,尺寸:高36厘米,估價:RMB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RMB 690,000 ,成交時間:2018.06.21,拍賣公司: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御瓷祭藍品種,清宮舊稱為「霽青」,為仿宣德寶石藍釉燒製而成,是唐英《陶成紀事碑》中「仿古采今」的五十七種釉色之一。霽青與霽紅是雍正前期最為鍾情的一道釉。翻閱雍正七年以前造辦處活計檔,在有限的燒造記載之中,霽青之名多次出現。此件霽藍釉玉壺春瓶,瓶型承宋代式樣,敞口,束頸,圓鼓腹下垂,高圈足外撇,造型秀美典雅。器口、內壁及外底滿施白釉,釉汁潔白潤澤,外壁盡施霽藍釉,寶光內蘊,盡顯靜穆素雅。而施釉之均勻,顏色之純正,超過前代。底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此件是為清代官窯燒造的霽藍精品,瓶身修長飽滿,線條流暢自然,釉料汁水瑩厚如堆脂,色彩鮮艷而有寶光,如雨後霞霽。為雍正霽藍釉玉壺春瓶之難得精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