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界亂象叢生(共3張圖片)
  • 20年1月26日 05:5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放眼過去,哪個行業可以靠制假為榮,沒有。

各行有各行的行業準則和規則,各行都需要科學精神。只有藝術品收藏這個行當,不需要準則。原本古玩界、收藏界還有個自我約束的潛規則,而今已經可以堂而皇之的大膽制假販假了,而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這就需要我們深思了。

當前整個社會一個感覺,就是騙子特別多,處處驚心,在整個社會信用缺失的大環境下,制假、販假已經上升到國家整體信譽的高度了。

我們放任「假品」的遊蕩,肯定是個人的道德出現危機(拿來主義是最簡單易行的賺錢方式,金錢至上、娛樂至死,已經讓人瘋狂到極點),二是、監督機製出了問題(缺少了約束,任何人都可能鋌而走險)。

收藏界亂象:急需一股強勁清風激盪

我們大多數人老是埋怨中國條條框框太多,限制太多,其實,全世界走走看,在制假販假方面,我們成了最自由的國度了。也產生了最不尊重知識產權的一群人,一個只認錢,沒有社會榮譽感的國家是強大不起來的。任其發展,假、大、空的氣球人,只會製造泡沫,而喪失了任何戰鬥力。

我們是文物管理最嚴格的國度之一,嚴格的背後,就是過度的腐敗,過度的腐敗,就造成了藝術品收藏的亂象,把「真的說成假的,把假的說成真的」是當前最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真假鑒定的缺失,或者鑒定權的「過於集中,過於隨便」,其結果就是「真假不分,是非不明」。如今(一幫)拍賣公司靠假拍賣,騙取圖錄費的有之;(一群)靠以假充真,進行詐騙的有之、(一夥)以打假為名、真毀寶的有之。這也是當前亂象的寄生者。

收藏界亂象:急需一股強勁清風激盪

拍賣可以「不保真」、交易可以「不保真」,這實際非常致命。看著這些人的表演,就看到了當今藝術品收藏的極端亂象。哪有一個傻瓜願意花大把銀子換來的是「贗品」。除非他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問題是:這些問題總發生在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度哪?

我們是許多藝術品的鼻祖,可是這些後代們幹了一些啥?有皇帝時,被西方國家明著強搶,沒有皇帝時,軍閥們更是無法無天的掠奪,直到地上的、地下的都被搶了精光。

留給新中國的是「破爛不堪」的百姓生活用品和「地下未開墾」的寶藏了。原本近年的出土的文物,是中國人難得的、財富再爆發的時機,這些寶藏別人無法和我們相比擬的,誰教我們中國地大物博那!歷史悠久那!誰不眼紅!誰不嫉妒!可是由於鑒定機制的缺失,讓這些本是國寶的藝術品,變得也真、贗不明瞭。這些帶有皇家印記的頂級藝術品,我們還要請別人來做主。

收藏界亂象:急需一股強勁清風激盪

從蘇富比、佳士得的拍品來看,就看到了我們國內任何的拍賣公司的拍品層次的差距。我們的拍賣行不是徵集不到高等級的藝術品,而是不需要高等級的藝術品,因為所謂的專家看不懂,大多的買家也不需要看懂,我們只需要把破爛變成鈔票就可,有利益輸送就可,真假並不重要。

社會的發展,就會產生富裕階層、精英階層,他們原本是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的主力軍。你不能要求他們個個具有專家的學問和專家的眼力,結果一個良好循環有序的收藏世界,被這些過度氾濫的贗品搞的一塌糊塗,原本健康有序的古玩市場和藝術品收藏,讓這些真贗不明的收藏,變得停滯不前或者原地踏步了。

本人不才,對於瓷器的研究只屬於粗俗淺薄,雖然博覽群書,但是未知探索的問題更多。曾經有位老師說過:「畫個圓圈,圈裡是知識,圈外是無知,圈越大,知識越多,無知就更多」。

也就是說,學無止境,學問越多,疑問越多。對於那些,看一眼就下結論的專家們,只能稱謂「粗放的偽專家」不足為奇,不足為怪。對於瓷器研究來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未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指鹿為馬「,而不知」何為馬矣「。

為了讓中國的藝術品收藏,更有尊嚴,拿回我們自己對藝術品的話語權,我建議盡快建立國家層面的鑒定機構、舉國家之力,動用社會力量,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藝術品的評比,挑選出真正有代表性的,各朝各代的高等級藝術珍品。即讓我們認識,也讓全球人們認識,何為中國的頂級藝術品,這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只有認識了,才會更加認真的加以保護,光榮永遠屬於中國人民。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