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楊沂孫篆書《在昔篇》(共63張圖片)

清代楊沂孫篆書《在昔篇》 《在昔篇》是楊沂孫苦心結撰的一篇重要書學論文,以四言詩的形式,講述了古文字書法的歷史,討論了文字學與古文字書法的關係,評點了歷代重要的古文字學家和古文字...
吳玉如書法作品價格高不高(共9張圖片)

在現當代書法界,吳玉如先生受到的尊崇是相當高的。雖然吳玉如先生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書法家,也不在乎書法名家這些外在的稱號,但是書法業內的名流對他的讚譽就從來沒停過。書法家啟功贊吳玉如...
董其昌仿古佳作欣賞(共12張圖片)

今天說到的這個人出生於一五五五年,卒於一六三六年,終年八十一歲,算得上是一位長壽畫家。他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提倡以古人為師,在學習古人的技法上不斷創新,反對一昧仿製前人的風格。他從...
王安石的書法不多見,似乎無變法(共14張圖片)

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紙本 29.9×119cm上海博物館藏▼《行書楞嚴經旨要卷》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親自校正楞嚴經卷文字。自署'余歸鍾山,道原假楞嚴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時元...
宋代書法——開創了一代新風(共8張圖片)

書法藝術歷數千載之演進,在宋代亦達到了一個高峰。與宋代山水畫一樣,宋代書法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趣味與美學特色:不滿足於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達出內在風神,作品不過是通過筆墨藉以表達...
《般若八千頌》經書(帶護經板)(共4張圖片)

《般若波羅蜜多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為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般若」指「智慧」;「波羅」,指到彼岸;「蜜多」,意為無極。該經大意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
中國十大書法家書法精品欣賞(共12張圖片)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今往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
晚清翰林周爰諏行書聯箴言勵後人(1張圖片)

晚清翰林周爰諏以書法詩文名於世,其十一言行書聯墨(見圖)系傳承有序的家藏之物,後來由受贈者後人捐贈給當地博物館。作品為紙本,縱240、橫95厘米,天頭略有殘破,字芯完好無損,墨色光...
顏真卿《祭侄文稿》(共7張圖片)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作品是顏真卿50歲所寫,計25行,共230字。《祭侄文稿》寫就於安史之亂被平叛之後。唐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史思明謀反,平原太守...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共8張圖片)

《草書千字文》是宋徽宗趙佶傳世的狂草作品。作於是1112年(宣和壬寅年)。它是難得一見的徽宗草書長卷,是趙佶四十歲時的精意作品,筆勢奔放流暢,變幻莫測,一氣呵成,頗為壯觀。是繼張旭...
濃墨宰相——劉墉書法(共6張圖片)

劉墉博通經史百家,擅長水墨蘆花,工詩善對,精於書法。他的書法,初看圓軟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劉墉書法之境界可以「靜」、「淡 」、「清」三字概括,這是他超過常人之...
姚元之書法(共12張圖片)

姚元之是滿清時期的著名書畫家,於1773年出生,1852年離世。在書畫世家中出生的姚元之曾經從學於同族親屬姚鼐,姚鼐是清朝非常有名的散文家,著有非常多的文學著作,因此,姚元之多多少...
文徵明 草書《重九》詩(共3張圖片)

明 文徵明 草書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軒燕集 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 成交價364萬港元作品鑒賞文徵明此作書《重九》詩,可謂是文潤之氣十足,法二王而自具尖勁遒美本色,是他常見的面目。他作...
沈周書法作品欣賞(共25張圖片)

沈周書畫巨製《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卷》紙本,1343x34.7cm,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沈週六十歲時所作高頭大卷,可稱沈周書畫作品中的煌煌巨製。畫面描繪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莊...
清鄧石如書法作品(共11張圖片)

1,清 鄧石如《篆書文》故宮博物院藏2,清 鄧石如《四箴四條屏》故宮博物院藏3清 鄧石如《泰山嵩岳楷書中堂》故宮博物院藏4,清 鄧石如《隸書五律》 西泠印社藏5,清 鄧石如《隸書登...
文徵明行書長卷《獨樂園記》欣賞(共22張圖片)

文徵明行書長卷《獨樂園記》,紙本墨筆,縱27cm,橫655.2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行書獨樂園記,用新筆,秀嫵溫潤之甚,去盡少年圭角。八十九歲老翁,精力不減盛年也。釋文:孟子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