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俑:中國與西域文化交流的產物(1張圖片)
  • 24年2月4日 17:1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綿延千年的絲路古道分南、北、中三條橫貫全境。絲綢之路的繁榮和發展,不僅開拓了貿易、傳播了文明,更讓新疆成為華夏文明與多個其他古老文明交流對話的國際舞台。 

  這是一件唐代舞獅俑(見圖),長11.6、高13厘米,1960年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336號墓出土,現收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該舞獅俑以泥雕制而成,雙目怒視,寬扁鼻翼,紅嘴白牙,作張牙欲噬狀。通體先施白色,後局部染以淺綠色。軀體外表刻劃白色彎曲的條紋,以表示獅身上捲曲的鬆軟長毛。獅身脊背飾帶上的八條寬帶分別對稱下垂腹部兩側,腹下露出四條人腿,很顯然這是由兩人裝扮成獅子的形象在翩翩起舞。此俑形體雖小,但整體造型率意,刻畫逼真,富有生氣。 

  相信不少讀者在見到這件珍貴文物後,在驚歎於先人的智慧和技藝的同時,和筆者一樣會生發這樣的疑問:沒想到舞獅俑在唐代就已出現,那麼中國舞獅的習俗和傳統源於何時呢? 

  絲綢之路是一條舉世聞名的貿易、文化、交通之路,把古老的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文明和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聯結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也促進了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 

  唐代,各民族的樂器及音樂、歌舞等藝術形式通過絲綢之路,從中亞、西亞、南亞等國源源不斷地傳入中原,與中原傳統音樂文化相互交融、影響,在此基礎上,共同組成了豐富多彩的唐代音樂文化。 

  中國舞獅歷史悠久。早在1100多年前,大詩人白居易就有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可見唐代已有獅子舞。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舞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舞獅活動也廣泛流傳於海外華人社區,有華人之處,必有舞獅,這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以及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樑,其文化價值和影響十分深遠。 

  從本文介紹的這件舞獅俑和白居易的《西涼伎》詩來看,中國舞獅的民間傳統藝術最遲在唐代就已出現,甚至要早於唐代。 

  為什麼中國不產獅子卻盛行舞獅這項傳統民間藝術呢?如同龍一樣,獅子對中國人來說是前所未見的動物,加上隨著佛教的傳播,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獅子有了雙重身份的加持,對獅子可以帶來吉祥的說法人們便深信不疑。舞獅最終成為了民間喜聞樂見的一項喜慶表演。 

  據考證,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代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貌、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像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代,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 

  舞獅是中國與西域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早在1900年前,波斯通過絲綢之路同中國進行商業貿易,也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波斯使者還把獅子等動物運到中國。伴隨著官方和民間舞獅活動的不斷興起,古代匠人和書畫家通過雕塑、繪畫等形式將舞獅的形象藝術再現。可以說,舞獅俑文物瑰寶的出現,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研究的課題。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