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彩什麼時候出現
  • 21年8月6日 00:1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綠、黃、茄紫三色而燒成。始於明正德年間,清康熙時繼續燒製。陶瓷界還有另外一種“素三彩瓷”的定義,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種之一,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其實並不限於此三色,但不用紅色。其製作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劃好的紋樣內,再經低溫燒成。

中國唐代出現一種盛名海內外的先燒製素胎,然後掛低溫色釉重新入窯再次燒製的陶胎低溫色釉器。由於該器主要使用黃、綠、白三色,民國時期人們開始簡稱為“唐三彩”。隨後又逐漸出現例如“遼三彩”、“宋三彩”、“明三彩”及“清三彩”等不同時期同類製品的專有名詞。假如比照“清素三彩”特徵看,有些唐三彩稱作“唐素三彩”也不為過。如此說來,素三彩的早期發展應至少追溯到唐朝。 素三彩採用的刻劃天才的工藝和唐三彩有承襲關係。明代早期官窯曾生產過一些刻劃天才的雙彩器,成熟的素三彩是在明正德出現的。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