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鑒定程序與修復方法
  • 21年5月23日 13: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文物古董鑒定是給古董收藏作一個身份認證,現在電視上文物古董鑒定節目很多,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收藏的古董文物去做個鑒定,那麼作為考古行業,文物鑒定和修復過程是什麼樣子呢?
一、文物鑒定有四個工作流程
文物鑒定的四個工作流程就是:定名稱——斷時代——定價值——存檔案。
 
        1.定名稱:人家拿個東西給你鑒定,首先會問你這是個什麼東西啊?所以鑒定一樣東西時先得取個準確的名稱。
 
        1986年文化部頒發的《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規定:「歷史文物定名一般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即:年代、款識或作者;特徵、紋飾或顏色;器形或用途。」定名要求科學、確切、簡明,時代一般不入名稱。
 
        命名公式:特徵要素+通名=文物名。
 
        可細化為:作者產地+工藝技法+紋飾題材+材料質地+器形通名=文物名。
 
        通名是指社會生活中對某一類事物的稱謂,是文物名稱最基本最核心的成名,如碗、瓶等。最簡單的器名只由二個要素組成,質地+通名,如石斧、木椅等。我們可根據實際情況,抓住重點,最多選用三至四項要素,以文字傳達出文物的外在形式和最本質的內涵特徵,達到「見其名如見其物」的要求,同時避免名稱過長。
 
        2.斷時代:定名稱之後,緊接著的問題來了,這是哪個年代的東西?是老的還是新的?因此,這個環節既要斷代,也要辨偽。我們要根據所鑒定物的造型、工藝、銘文等特徵信息,參照不同年代的文物標準器,給器物定年代,因為不同年代的器物,特徵是不同的。比如:南方有一種叫「雞首壺」的瓷器,從三國末西晉初出現,一直到東晉、南北朝、隋、唐代中期變化發展,就造型而言,西晉時一面貼雞頭,一面貼雞尾,屬很小的裝飾;東晉時雞頭由實心變為可出水的空心;南北朝時,雞尾變成把手;隋唐時雞尾把手又變成了龍形。所以,根據這些特徵,我們就可給雞首壺準確斷時代,其他器物斷代原理也如此。這是目測斷代法,另外還有熱釋光、放射性碳素測定等儀器檢測斷代法,不多講。
 
        斷代之後,還要從年代上辨偽,是出土的,還是傳世的?是清仿明的?民國仿清的?還是現代仿古的?要從各個細節去分辨,給文物斷定一個準確出生年代,為定價值打下基礎。
 
        3.定價值:文物價值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博部門所定的級別,二是文物市場反映的經濟價值。文博部門一般只論文物級別,而不論文物價格,有些市場價格很高的犀角、象牙、金銀器,文物級別卻很低,有些文物級別很高的,如袁州銅鏡、朱德扁擔等一級文物,市場價不會高。
 
        文物定級標準:文化部2001年第19號令規定:文物藏品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二、三級;具有特別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一級;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二級;具有比較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三級;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為一般文物。比如一級文物定級標準從內容題材上就有14項,從材質舉例上就有22項(見文物定級標準資料)。另外,國家還規定,地市一級鑒定委員只能定三級文物,省級定二級,國家級定一級,要三人以上簽字。
 
        文物無價,硬要定價的話,主要參照市場走勢。一是以歷史上拍賣同類器為參考定價,中央台《鑒寶》節目專家定價就是據此;二是到各大古玩市場詢價,瞭解行情。定價上要把握一個訣竅:同樣是一種器物,年代早、「有功的」(有銘文、花紋)的,比「沒功的」價高;出身名門(如官窯、名人名家)比老百姓器物價高;品相殘損的大打折扣。
 
        4.存檔案:文物鑒定之後,要留下四種文字檔案:一是文物鑒定清冊,內容包括名稱、時代、質地、尺寸、重量、完殘情況、鑒定意見、備註等,最後簽上所有鑒定專家的名字;二是建立藏品總賬:內容項目有登記日期、總登記號、分類號、名稱、年代、數量、尺寸、重量、完殘情況、來源、入館憑證號、註銷憑證號、級別、備註等;三是填寫《藏品檔案》,除以上總賬內容之外,還有「形狀內容描述」、照片繪圖兩項內容;四是做文物卡片,基本上把《藏品檔案》內容填寫成卡片式,方便研究。
二、提高文物鑒定能力的方法技巧
 
        上面我們談了做文物鑒定工作有四個環節、步驟,目的是讓大家明白文物鑒定是怎麼一回事。但是,我想大家最關心的是:作為學生,怎樣才能提高文物鑒定能力啊?在這裡,我向大家介紹三個方法技巧。
 
        1.掌握基本的歷史文物知識概念和鑒定術語。
 
        歷史文物知識概念包括:一是考古學文化:比如我們浙江的河姆渡文化、良緒文化等,要弄清其時代、器物特徵;二是各種文物名稱概念:比如瓶、尊、豆、博山爐、唐三彩等等;三是各種文物紋飾概念:比如蟠螭紋、弦紋、乳丁紋、斗彩、五彩、粉彩、青白釉、卵白釉、甜白釉等等;四是各種窯口概念:比如浙江有名的有越窯、龍泉窯、哥窯、南宋官窯、婺州窯、上虞窯等,要弄清各種窯器物的器形、釉色、紋飾特點。
 
        文物鑒定術語行話包括:包漿:各種物質包裹在器物表面的一層物質,出土的有各種凝結物,傳世的有汗污垢;青銅器上的「黑漆古」、「水銀皮」(氧化膜層,時間短的為水銀皮);瓷器方面的「火石紅」、「賊光」;玉器上的「雞骨白」(玉器氧化白斑的一種)等等。以上需弄懂的基本概念術語有600條左右。
 
        2.熟悉各種真的標本特徵。搞鑒定一定要多看、多摸各種真品標本,對標本要仔細察看、掂重聽音。對照真物,仔細印證、分析書上所講的概念,比如龍泉窯瓷器上的「出筋」效果。
 
        看標本有幾條途徑:一是參觀各大博物館,二是各種圖錄,三是文物市場,最好收藏一些實物標本。只有把真標本特點爛熟於心,才能識假。
 
        3.到市場瞭解各種造假做舊手法,比如:1用失蠟法和翻砂法做的銅器有砂眼和縮孔,因其透氣性差,致使銅液流動性較差造成氣孔;2用人工方法做銹如膠著銹、化學銹、電鍍銹,但都銹色單一、呆板、浮在表面;3用酸浸瓷器,煙熏、膠粘污土,或用羊皮擦磨新光,不瀅潤、亞光,細微處有賊光;4用火燒玉做雞骨白效果、放入羊腿做血沁玉效果;5用茶水、醬油水浸泡紙張做舊。現在做舊手法花樣翻新,瓷器有一種接老底做法,銅器有拼真器做法,所以,我們要經常深入各大古玩市場,瞭解新流行的做舊方法、效果,在鑒定時不能只抓一點,不及其餘,要從各方面找破綻,不協調的地方,對書上沒記錄的奇形怪狀之物尤其要注意。
 三、文物古董修復
 
        包括修補和複製兩個概念,而這項工作就要向造假做舊技術學習了,因為原則上要做到修舊如舊,複製如真。
 
        博物館在修復文物前應填寫修復記錄,內容包括:文物時代、器物來源、損壞情況、修復部位、採用的修復方法和材料、修復日期,以及在使用和保管中應注意的事項。
 
文物古董修復施工主要有四個步驟:清潔——粘接——配補——作舊。
 
        1.清潔:主要用高錳酸鉀、漂白粉等各種清潔劑清除器物污垢、嚴重的銹層,但不能傷害器物紋飾、顏色,能反映文物時代的風貌的銹要保留,比如銅銹,國外修復去除如新,我國則保留其古色古香韻味。
 
        2.粘接:主要用環氧樹脂粘合劑、502粘合劑、乳膠等粘粘碎片、裂痕。
 
        3.配補:對文物缺損部位用材料配補,包括紋飾、厚薄、材料、顏色等要與原器一致,有手工填補法、模補法、插接法等多種方法。
 
        4.作舊:一是作色,採用噴塗、刷塗、勾畫等方法,用原器相同相似的顏料處理,做成與原器顏色、紋飾一致效果;二是作舊,去新光,用擦蠟、綢布醮研磨膏拋光、化學劑腐蝕等方法去新光火氣。同時用膠黏土銹、化學上銹等法作各種銹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