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最大的蜀王陵-蜀王朱悅燫墓(共3張圖片)
  • 20年12月9日 03:0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明蜀王陵發掘於成都市郊正覺山旁,散佈著10餘座明代蜀府諸王及王妃墓葬,現在闢為明蜀王博物館。蜀王府是明代大藩,建藩於成都,蜀王府佔有成都平原十分之七的良田,是明代最為富足的王府之一,故歷代蜀王的陵墓建築,都極盡奢華。現在開放兩個大型墓葬和一個展覽館。
兩個陵墓為僖王,昭王墓,形制均為寶城寶頂,封土尚在,地宮深九米,精美華麗,極盡豪奢,其平面呈三進三重殿四合院佈局,門、窗、柱等皆用石仿木雕刻,並且還有朱色彩繪,前室還有焚化供物的痕跡。明代分封蜀王在成都,歷代蜀王在成都建築蜀王府,死後也葬在成都。其中最大的最大的蜀王陵是蜀王朱悅燫的墓。
 成都北郊的鳳凰山上,有一個神秘的地下宮殿,這個地下宮殿就是第一代蜀王世子朱悅燫的陵墓。朱悅燫墓位於鳳凰山南麓,是目前已發現的四川地區明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室規模宏大,精美華麗,模仿蜀王府的模樣建造,整個墓室宛如一座地下宮殿。墓室內部的裝飾十分講究。仿木建築上使用大量的琉璃,精細的石雕上塗朱灑金。

                                                               蜀王陵內部照片

墓中出土了陶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銅器等各類器物共計五百多件,其中有排列有序的儀仗陶俑最具特色。這些陶俑有文官俑、武士俑、舞樂俑、儀仗俑、侍俑等類,形象生動、製作精細、色彩艷麗,是明初時期陶制工藝的精品,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元明之際四川及成都雕塑藝術的發展水平。

奇怪的是,朱悅燫的兒子僖王,卻沒有和他的父親葬在一起,僖王葬到了成都東郊。這裡在古代被人們認為是極佳的風水寶地,也是古代墓葬最多的地方之一。一些身份尊貴,地位顯赫的明朝藩王,也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他們的長眠之地。因此這一帶堪稱風水最佳的天回山、十陵鎮正覺山及青龍埂等地,便成了明代蜀王的家族墓地。尤其是正覺山、青龍埂一帶,已經探明的有僖王陵、懷王陵、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黔江悼懷王墓、僖王趙妃墓、僖王繼妃墓、定王次妃墓、半邊墳郡王墓10座明代蜀王、蜀王妃、郡王及郡王妃的墓葬,形成了一處與北京十三陵類似的王陵墓葬群遺跡。

僖王陵的難解之謎

僖王陵位於成都東郊十陵鎮正覺山南麓,是一座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三道墓門高大厚重,墓室寬敞,墓壁彩繪和雕刻十分精美。第三道門後的棺座上陳放著已經損壞的楠木朱漆棺槨。棺室後壁上雕刻著精美的二龍戲珠和其它精美的圖案。陵墓內還出土了大量的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隨葬品。考古學家推斷這些兵馬傭當初在墓中應該是排列有序的,可以想像這是何等氣派龐大的一支隊伍。這樣精美豪華的地宮,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物力的支持,是難以修建完成的。僖王陵修建於宣德年間,正是明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空前繁榮之際,作為天府之國的四川尤為富庶.傳統的手工藝這一時期也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能工巧匠很多。加之明代中葉統治上層奢靡風氣盛行,巴蜀藝術中「文化綺麗」之風也相當濃厚,出現僖王陵這樣華麗精美的地下王宮也不足為怪。

蜀王陵

                                                                     蜀王陵外面照片

在歷代蜀王當中,僖王算得上是一個十分奇特的人物,他是第一代蜀王朱椿世子朱悅鐮的第三子,靖王朱有堉的胞弟。明永樂七年(1409年)生,永樂二十二年封為羅江郡(今四川德陽)王。明宣德六年(1431年)靖王去世後,因無子嗣,宣德七年遂由其繼為蜀王。然而,他上任僅一年零九個月,就辭世而去,享年二十六歲。死後葬於成都府華陽縣積善鄉正覺山。

僖王朱友壎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墓葬卻充滿了懸疑,給人們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難解之謎。

僖王陵墓中的地面都是由巨型的石頭鋪成的,其中最大的有4米長、1米寬、厚1米、重達20多噸。這些巨石並不產於本地,而是來自於較遠的都江堰。令人費解的是,在人們的運輸工具極其落後的時代,這些巨石是如何運來的呢?

僖王陵的中殿大門上有81顆門釘,在明代,以藩王的級別,只能享受49顆門釘。但在僖王陵中,朱紅色的石門上不僅有81顆門釘,石門上甚至還雕刻著超出其蜀王地位的五爪金龍圖案。為何僖王陵超出了明代的藩王級別?有人認為,也許是得到了當朝皇帝的特許。

據《四川通志》記載,蜀獻王朱椿、靖王朱友堉均葬於成都北郊天回山,僖王和靖王的父親朱悅燫則葬在鳳凰山。是什麼原因使僖王的陵寢另覓他處,而不繼續葬在天回山或鳳凰山?有人認為可能是鑒於他們一家兩代四口均早夭無嗣,遂懷疑那兩處的風水有問題,因此另外選了成都東郊正覺山為僖王陵墓。

令人不解的是,朱椿世子朱悅燫一脈均為早亡,朱悅燫死於二十一歲,長子靖王朱有堉、次子黔江悼懷王從時間上推算也系早歿,僖王在他大哥去世一年多以後,亦步其後塵,相隨而去。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家二代都英年早逝呢,是風水真的有問題?還是家族基因的遺傳?或者是由於爭權奪利的謀殺?

恩愛的蜀王夫妻

在這些巍峨肅穆的王陵背後,還透露了蜀王和王妃情感生活的信息。

據記載,和王死後,他的繼妃徐氏十分傷心,長時間不吃不喝。人是鐵,飯是鋼,不吃不喝就是鐵打的金剛也受不了。因此,這位繼妃沒過幾天也就香消玉隕,追隨和王於九泉之下了。她的執著感情感動了京城的皇帝,因而被謚「靜節」。據史料記載,和王葬在雙流籍田鋪,因墓葬尚未發掘,不知他們的後人是否將他們夫妻合葬在一起,以滿足這位繼妃的夙願?

雖然徐氏的願望是否實現不得而知,但在蜀王夫妻中還是有人如願以償,實現了生共寢、死同葬的美好願望。

昭王陵就是一座昭王和他的正妃的夫妻合葬墓。昭王陵位於今成都東北郊洪河鎮白鶴村附近,整座墓室是按蜀王府的地面宮殿木結構建築修建的。從大門而入,依次為前庭、前殿、中庭。因為是合葬墓的關係,中庭後面分為左右正殿、後庭、後殿及棺室。左右棺室中央就是昭王和王妃的須彌座棺台──兩位恩愛夫妻的長眠之處。最為奇妙的是,在兩個棺床間還有一道隔牆,牆的中間有一門,據說這是為了方便夫妻兩人在陰間的聯繫。整個墓葬內到處都是浮雕壁畫,紅牆綠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男女主人生前享盡了富貴榮華,死後葬在此間,應該是死得其所了。史料記載,蜀昭王死於正德三年(1508年)。王妃死於正德十四年,前後相隔十三年。王妃的靈柩顯然是後來移入墓中的。但從墓的建築結構來看,在造墓之初,就事先作好了將來夫妻同葬的安排打算,可見這對夫妻生前相處和睦,感情深厚。

另外兩座夫妻合葬墓則分別是成王陵和懷王陵。在成王陵的考古調查中,考古專家不僅發現了雲龍紋滴水,還發現了鳳紋滴水,龍、鳳紋滴水並存表明這座陵墓為夫妻合葬墓。由於這兩座陵墓尚未作正式的考古發掘,墓內的具體情況還不得而知。

除了以上三座合葬墓而外,其他墓葬裡的蜀王和王妃就顯得不是那麼親密無間了,更多的體現出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如僖王陵極其豪華奢侈,他的王妃和繼妃並未能與他同享死後的待遇,而是以他的陵墓為中心,分別相距三百和八百餘米處另築墓葬伴隨在左右。

神秘現身的墓碑

1985年,一個老人回家時路過一條小河溝,突然發現河溝上有一塊石板,這塊石板上有字跡。老人把石板搬回了家。後來考古學家鑒定時發現,這塊石板是考古學家一直在苦苦尋找的明蜀惠王朱申鑿的墓碑!碑上文字清晰可見,與史料記載幾乎完全相同。碑文上記載,蜀惠王朱申鑿生於1459年6月19日,12歲時被明朝皇帝封為通江王。13歲即被封為蜀王。1493年,在當了21年的蜀王后因病去世,享年35歲。當朝皇帝驚聞他去世的消息後,十分悲痛,停止上朝三天,太皇、太后以及在北京的親王們專門祭奠。1495年正月初一,惠王下葬於「芳山(原碑上缺兩字)之原……」遺憾的是缺失了「芳山」後面兩個很關鍵的文字。

關於這塊墓碑,有這樣一個傳說:明末張獻忠打入四川後,對明蜀王的陵墓進行了大肆破壞。其中幾個農民軍看到墓室裡面還有一塊玉石碑,大喜之下,準備把它運到城裡去賣錢。可是石碑又大又重,沒走多遠就搬不動了,他們又害怕掉隊被殺,只好把它丟棄在路邊。據《華陽縣志》記載,民國時期的1924年,這塊碑石又被移入成都通俗教育館,後來不知何故,再次流失在民間。幾百年光陰過去了,這塊極有文物價值的石碑經歷了不知多少坎坷和輾轉,最終再現世間。

那麼,這塊墓碑記載埋葬蜀惠王的「芳山」在那裡?根據考古調查和歷史資料分析,在成都洪河鎮有一處俗稱廖家灣皇墳的墓葬,可能就是明蜀惠王的陵墓。

無處葬身的蜀王

2004年6月,又一座明代藩王墓在三聖鄉被發現,這個明代王陵規模與僖王陵大致相當,該墓長30多米,外寬8米多,墓門距地面2米左右。圓弧形的墓拱通體為磚石結構,磚頭為長方形大火磚,墓室拱頂也全部用這種大火磚砌成,整個墓室顯得氣勢非凡。由於在距離該墓約二公里遠的地段曾經發掘出明定王次妃墓,因此,人們認為這兩座墓可能有一定的聯繫,曾推測該墓可能是明定王的陵寢。

然而據史書記載,定王朱友垓死後葬於仁壽縣東溪山,兩種說法,孰是孰非呢?答案很快就揭曉了。幾天以後,墓誌銘出土了,人們迫切地想知道墓主究竟是誰,急匆匆地閱讀著上面的文字。當看完墓誌銘後大家不禁莞爾一笑,原來這座陵墓的墓主並非定王,而是定王的兒子懷王。

蜀王陵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