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有書友問,為什麼蘇軾的書法喜歡歪著寫,而趙孟頫的手札卻總是豎直的?兩個人在追求上是有差異的。東坡政治文學皆有大抱負,書畫於他只是表情之工具,他在書法上隨手而作、不事推求,表現的是一種文人意趣,趣味的張揚有時候是會帶有明顯特徵的,作為宋人尚意的代表,東坡的書法勢取欹側,寫出了非常獨特的趣味。
趙松雪呢,他在技法上的高度,可以說羲獻以降罕有其匹,筆下如有神仙力,雍容溫雅、遒麗多姿。尤其盛年書法更是返樸歸真,達到極高的境界。元人以後可說一直籠罩在他的陰影下,也一直在反他,但始終沒有一個人能超越他。當然,這並不是說誰比誰高明。孫過庭《書譜》裡有這樣一段話:「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此論不適於不同人之間的橫向簡單比較,它是一個人在不同階段時風格取向上的寫照。
蘇東坡與趙松雪,兩人一得意趣而筆法俊美,一取神技又韻味盎然,都是我最推崇的。今天便為大家分享趙孟頫的書札。
趙孟頫的《行書十札卷》十通尺牘合裝卷,為趙孟頫致好友石民瞻書信九札,致高仁卿一札。石民瞻號汾亭,江蘇人,好書畫,曾為官九 江等地。早年便與趙孟頫為友,後成親家。仁卿即高復禮,河南人,官兵部侍郎,是石民瞻親戚。所以趙孟 頫、石民瞻、高復禮三人即具友情,亦有親情,關係甚為密切。十件書札原為石民瞻珍藏,其臨歿時贈給友 人戴氏;明代,張黼從戴家購得,後張家一直傳遞五代;入清後,是卷為王鴻緒所得,王鴻緒的兒子又將其 獻給乾隆帝,因內府貯趙跡甚多,乾隆十六年,本卷又還給王家。後又經潘延齡、羅天池、裴景福、伍元惠等 人收藏。
全卷橫為五千三百一十五毫米,卷末後人題跋甚多,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關於十札書信書寫的時 間,有的專家認為是趙氏四十六歲至五十六歲時書寫,亦有的專家以為是四十二歲至四十六歲時書寫。盡 管這些專家意見不一,但都認為,十札書信系趙氏盛年所書。
這十通書札為親友之間關於家庭瑣事的通信,寫來信手隨意,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性情意趣和功力修養。書卷中真、草間出,映帶勻美,較之正規書作,字形更多抑揚、跌宕之態,流溢出溫雅清朗的審美意蘊。筆意婉轉停勻,妍潤多姿,展現出書家一圓、二潤、三熟的獨特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