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飾種類有哪些
  • 19年3月12日 16:2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朝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推翻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根據漢族的傳統,”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那麼明代服飾種類有哪些呢?

明代披風

明代服飾披風是明代男女皆可穿著的對襟式外套,明人認為從宋元的褙子發展而來,《三才圖會》所繪“褙子”插圖就是披風的樣式。披風的形制為對襟,直領,領的長度約一尺左右,大袖敞口,衣身兩側開衩,前後分開不相連屬。衣襟綴有繫帶一對用以系結固定,也有使用花形玉紐扣進行扣系的。《朱氏舜水談綺》提到了披風的製作: “(披風)造衣帛及色與道服同,但披風對衿而無鑲邊……膺有紐扣,用玉作花樣,或用小帶亦可。”《遵生八箋》更提到一種用小葫蘆做成的披風紐扣:“(盆種小葫蘆)形僅寸許,擇其周正者,止留一枚垂掛可觀,霜後收干佩帶,用為披風鈕子。”

披風是明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服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裡面就提到了“披風便服”,在《紅樓夢》中也反覆出現披風這種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中既有披風又有斗篷,說明這二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按照《三才圖會》與《朱氏舜水談綺》中的相關描述,明代的披風其實和宋代的褙子樣式相似,披風跟斗篷則是不一樣的,披風是有袖子、直領、兩邊開叉的。《朱氏舜水談綺》言: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明代褙子

明代服飾種類有哪些,婦女的明代服飾,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成年婦女的服飾,隨隨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背子、襖衫雲肩及袍服等。明代背子,有寬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寬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並且領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背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明立領(今旗袍前身)

民族服飾中的立領即明立領,最早出現於明朝中期,到了明朝後期的 中原和 江南已經廣泛流行,當時明朝正經歷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時期,氣候異常寒冷,立領應運而生。明末高領盤扣式樣已經基本形成了現在旗袍的雛形。滿族入關後,在“男從女不從”的服制規定下,漢族婦女得以沿襲使用明式立領襖和褙子等所謂“漢裝”。(這一問題可以從明朝和清朝流傳下來的皇宮畫像中得到佐證,明朝的 皇后已經穿高領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皇帝皇后仍然穿著“廠字領”圓口衣。),

清朝中期,明式立領(方領,二枚金屬扣)進一步演化,方領變成了弧形領,更融入了許多滿式要素(滾邊-大寬邊,蜈蚣盤),明立領更加廣泛流行,這種領子在清末被漢族新興的弧形高領(弧形立領)代替從而形成了旗袍,這種弧形領子即後世俗稱的旗袍領的鼻祖在民國時期,中華立領成為中山服和旗袍的構成要素。其實旗人的長袍原先是無領式的,所謂的旗袍領不過受漢服影響在袍子上裝領子後才有的產物。

立領起源編輯“立領”源自中華古文化,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精髓之一(其前身是源於周朝深衣中的深交領也是一種立領。)歷經幾代的演變,如今,立領服裝已經發展成為以“中華立領”為標誌的新品類,引領時尚潮流。中國“金頂獎”得主、柒牌的首席設計師武學凱先生認為,立領服裝發展到現在,應該是現代時裝的立領,是適合人們日常生活穿著的時裝。立領時裝在款式上與日常生活結合得更為緊密,除了傳統的緊扣型外,立領的開口開始更為大膽,甚至呈V字型向下延伸。在裁剪上,融合了西方的立體裁剪工藝,加入掐腰、墊肩等設計元素,巧妙地容身於經典與個性之間,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不乏時代特徵和現代氣息

百子衣(今馬褂等前身)

百子,歷來是中國吉祥話(畫)的題材之一,意喻多子多福。 元代楊緋楨《六宮戲嬰圖》詩:“百子圖開翠屏底,戲弄碰扭未生齒。《紅樓夢》第五十一回:鳳姐兒看襲人……身上穿著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蔥綠盤金彩繡綿裙,外面穿著青緞灰鼠褂。鳳姐兒笑道: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賞你的,倒都是好的。

明朝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王氏的“紅素羅繡平金龍百子花卉方領女裌衣” 和“紅暗花羅繡‘萬壽’字過肩龍百子花卉方領女裌衣”是兩件難得的刺繡藝術精品和藝術瑰寶。這兩件百子衣,均方領,對開襟、上綴金屬紐扣(或盤扣)。從圖案的設計看,所繡百子畫面精彩生動。各組畫面上的童子從1至6人數不等,共組成40餘個場面。每個場面兒童的嬉戲方式和神情各不相同,有的鬥蟋蟀、戲金魚,有的練武、摔跤、踢毽子,有的爬樹摘果,有的站凳采桃,有的放風箏、玩陀螺,有的放爆竹、捉迷藏,有的扮作教書先生處罰弟子,有的學武松打虎姿態揪打花貓……兒童天真活潑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此外,兩衣的前後襟及兩袖還以金線繡有九龍,其姿態有升、有行、有坐,富於變化,體現出了明代宮廷藝術中龍的造型特點。百子圖案之間,則點綴以象徵吉祥如意的金錠、銀錠、方勝、古錢、寶珠、犀角、珊瑚、如意等雜寶圖案,以及由桃花、月季、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組成的春、夏、秋、冬四季景。整個圖案變化多彩,寓意著皇家子孫萬代、多福多壽。衣料的配色尤見匠心獨運。整體色調以正色為主,在朱紅色的地上配以棗紅、水紅、粉紅、普藍、藏青、淺藍、月白、艾綠、黃綠、茶綠、孔雀綠、中黃、宮黃、駝黃、山茶黃、駝灰、淺褐、牙白等不同色調,取得了金彩奪目的藝術效果。從兩衣的刺繡技術上看,其針法的運用,包括有穿絲針、搶針、網繡、鋪針、平金、斜纏、盤金、松針、打籽、扎針、擻和針等11種,豐富多變的針法大大加強了刺繡的藝術表現力。

明代比甲

比甲的名稱,見於宋元以後,但這種服飾的基本樣式,卻早已存在。比甲為對襟、無袖,左右兩側開衩。隋唐時期的半臂,就是與比甲有著一定淵源關係。明代比甲大多為年輕婦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間。到了清代,這種服裝更加流行,並不斷有所變革,後來的馬褂就是在此基礎上經過加工改制而成的。

明代胄甲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明代罩甲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帶,皆戎服也。” 明 顧炎武 《日知錄·對襟衣》:“今之罩甲,即對襟衣也。《戒菴漫筆》雲,罩甲之制,比甲稍長,比襖減短, 正德 間創自 武宗 ,近日士大夫有服者。” 清 王應奎 《柳南續筆·罩甲》:“今人稱外套亦曰罩甲。清朝初期滿人在此基礎上誕生了馬褂

明代襦裙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年輕婦女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這是遵循古儀,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輕描淡繪,色極清雅,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此外,還有用綢緞剪成大小規則的條子,每條繡以花鳥圖紋,另在兩邊鑲以金線,稱鳳尾裙;又有一種,以整鍛折以細道,稱為百褶裙。

明代曳撒

明代服飾較為流行的服飾之一,自元代辮線襖演變而來。短袖或無袖者稱褲褶,長袖者稱?曳?散。前身份裁,打馬

面褶子,後身通裁,無褶;身側有擺。明中後期,服飾花樣翻新,眾彩紛呈,縉紳士大夫很熱衷於創新服飾新式樣。士大夫閒居,出現了?曳?散、程子衣、道袍三種式樣,總稱“褲褶”。 明代曳撒又稱“一撒”,為“一色”變音,來自蒙語“質孫”。明代曳撒服至為質孫服別稱。

以上就是“明代服飾種類有哪些”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