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肅王古墓群
  • 19年5月4日 12:1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肅王古墓群有明代十位藩王:肅莊王朱柍、肅康王朱瞻焰、肅簡王朱祿埤、肅恭王朱貢、肅靖王朱真淤、肅定王朱弼桄、肅昭王朱縉炯、肅懷王朱紳堵、肅懿王朱縉炯、肅王朱識;二位妃子:肅莊王妃孫氏、肅懷王妃王氏;一位夫人:肅王朱識夫人薛氏,共十一座墓葬。墓群規模之大,埋葬時間跨度之長,墓葬之集中,在國內實屬罕見,被人們譽稱為蘭州的「十三陵」。
肅藩王墓群的修建,始於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止於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時間跨度226年。肅藩王墓群的修建,始於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止於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時間跨度226年。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

據《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冶地位,於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緒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下《冊封諸皇子為王詔》,首封秦、晉、燕、吳、楚、齊、潭、趙、魯、靖江等十王。數年後又封慶王、肅王。肅王先後襲封十二個王位,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肅莊王朱,明太祖朱元璋庶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始封漢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肅王,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藩甘州,建文元年(公元前1399年)內徙蘭州,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卒。在位42年。肅康王朱瞻焰,莊王庶一子。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襲封,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卒。在位41年。肅簡王朱祿埤,康王庶一子。初封洵陽王,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襲封,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卒。在位12年。肅恭王朱貢,簡王庶一子。初封汾州王,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襲封,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卒。在位50年。肅靖王朱真淤,恭王嫡一子。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封世子,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卒。追封為靖王。肅定王朱弼桄,靖王嫡二子。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襲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卒。在位24年。肅昭王朱縉炯,靖王嫡一子。封為世子,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卒。追封為昭王。肅懷王朱紳堵,昭王庶一子。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襲封,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卒。在位2年。肅安王朱弼柿,靖王庶四子。懿王繼位後追封為安王。肅懿王朱縉 ,安王庶一子。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以輔國將軍嗣封,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卒。在位18年。肅憲王朱紳堯,懿王庶子。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襲封,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卒,在位28年。肅王朱識 ,憲王嫡一子。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封為世子,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襲封,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冬,李自成兵進蘭州,識 被處死。無謚號。明肅藩王共傳九世,連同追封的靖王真淤、昭王縉炯、安王弼柿三位藩王,共計12王。除安王弼柿、憲王紳堯分別葬於蘭州市七里河區圃子灣和周家山外,其餘均葬於榆中縣來紫堡鄉平頂峰下。肅藩王墓群的選址十分講究,很有特色:「頭枕峰巒(平頂峰),腳踩玉帶(苑川河),坐北向南,次第排列」。
肅藩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品位最高的明代墓群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明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肅藩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埋葬最為集中的明代藩王墓群之一,為研究明代藩王喪葬制度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完整的實物資料;其二,墓室結構及精美隨葬品組合,對研究明代藩王的儀仗、服冕制度以及當時社會不同層面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的佐證;其三,明代藩王的食俸各不相同,這與一定的區域政治、經濟以及與皇室的親疏關係等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與已發掘的蜀世子、魯荒王、潞簡王、益端王及其它明代藩王墓的比較研究,對揭示上述問題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