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雍正紅釉瓷器有哪幾種(共10張圖片)
  • 20年6月18日 22:2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有很多的人在看雍正紅釉瓷器的時候都會覺得在顏色上沒有什麼差異,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紅釉擁有多種的種類,除鮮紅之外,還演變出了各種不同的品種,所以會有這些品種的差異多是因為以銅元素為著色劑使用而成,按照其上千年的發展來看,主要可以分成礬紅、胭脂紅、珊瑚紅、霽紅等多種類型。

1、礬紅

礬紅主要是通過利用氧化鐵作為著色劑使用,在進行燒製的時候所成的一種低溫紅釉,在顏色上更加的接近於橙紅,最早的時候是在明嘉靖間出現的,而到了雍正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色澤方面會更加的鮮艷,而且華麗凝重。通常都是會加上五彩、斗彩等紋飾繪製而成。

2、胭脂紅

胭脂紅也是雍正紅釉瓷器中常見的一種紅,被人們稱為是「金紅」,是從西方引入的一種低溫釉,在進行白瓷燒製的基礎上再加入含金萬分之一、二的釉料,然後放在彩爐中進行烘烤,而最終做成。釉汁十分的細膩,擁有很好的光澤度,顏色和胭脂十分的相近,所以也被人稱為是「胭脂水」。胭脂水釉的器物,基本上都是官窯所產的,在康熙年間開始出現,而在雍正、乾隆年間得到更為精湛的發展。

3、珊瑚紅

珊瑚紅和上面的兩種一樣,也是一種低溫鐵紅釉,最早的時候也是在康熙出現,而後在雍、乾兩朝得到發揚。主要的製作方式是把紅釉吹在白釉的上面,等到最終燒製出來的成品會顯得顏色更加的均勻、光潤,甚至能夠做到和天然珊瑚媲美,所以被人們稱呼為「珊瑚紅」。雍正時珊瑚紅的釉色會顯得更加的偏黃一些,而在乾隆年間,顏色則相對較深。

4、霽紅

霽紅是在康熙後期燒製而出的,是一種更為深的紅釉,其最為主要的特點就是釉汁十分的凝厚,在上面會出現很多密度很小的棕眼,就像是橘子皮一樣,顏色更加的深,猶如暴風雨過後的紅霞,所以人們將其稱為「霽紅」。

5、鈞紅

雍正紅釉瓷器上還容易出現鈞紅,是一種最早時期出現的紅釉,當時在進行釉料的各種配置比例上都不是十分的準確,所以除了使用銅以外,在裡面還會加入很多不同的金屬氧化物。

比較經常接觸到的紅釉瓷器主要有上面的幾類了,在進行收藏的時候一定要對這些常識有所瞭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入手。

雍正紅釉瓷器拍賣成交價格:

1:清雍正紅釉梅瓶,尺寸:23.3厘米,估價: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價: HKD 4,520,000 ,成交時間:2016.04.06,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春季拍賣會。

2:清雍正紅釉梅瓶,尺寸:高22.5厘米,估價:RMB 1,200,000 ~ 1,800,000,成交價: RMB 3,795,000 ,成交時間:2019.11.17,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9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雙行楷書款,雍正本朝。

瓶微撇口,圓唇,束頸,溜肩,束腹,近足處微撇,器形挺拔俊秀,線條柔美起伏,盡見迤邐之姿。瓶週身施濃艷之紅釉,口內施凝潤之白釉,釉質光亮,釉色均勻,對比強烈。紅釉宛如初凝之牛血,頗具宣德遺韻。瓶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

本件作品為雍正紅釉梅瓶之典範,器型俊美,髮色上佳,品相完美,是為雍窯單色釉之代表作。

3:清雍正紅釉石榴尊,尺寸:18厘米,估價:HKD 1,500,000 ~ 2,500,000,成交價: HKD 3,640,000 ,成交時間:2013.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石榴寓意多子多孫,於明代已是相當盛行之紋飾,而將其用作為瓷器造型,則是雍正一朝的創新之舉。

4:清雍正紅釉長頸膽瓶,尺寸:高39.4厘米,估價:HKD 2,600,000 ~ 3,500,000,成交價: HKD 3,160,000 ,成交時間:2016.06.0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雙圈六字楷書款。

 

5:清雍正紅釉地琺琅彩梅竹先春杯(一對),尺寸:直徑5.8厘米,估價:RMB 1,500,000 ~ 2,500,000,成交價: RMB 2,990,000 ,成交時間:2015.06.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杯呈直口,深腹,圈足,足內書「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方章款。外壁施霽紅釉為地,其上以琺琅彩描繪寒梅幼竹為飾,取「梅竹先春」之意。畫面可見梅樹虯枝蒼勁,枝頭吐萼含英,佈局疏朗,氣息清新。白梅繪五瓣單層,花萼以黃料彩敷染,花瓣略染白、綠色琺琅料,朵朵粉嫩宜人,極為清雅,盡顯梅花的勁峭冷香、丰韻傲骨。梅干旁點綴青竹几許,鮮嫩輕靈,更見融雪春意。本品將素雅高潔的梅、竹二友繪於妍麗奪目的紅釉之上,即先聲奪人,引人注目,又用其紅釉沈鬱華貴的氣質襯托梅、竹之鍾靈毓秀,可謂是匠心獨具,彰顯雍正御瓷之精雅巧思。雍正時期宮廷使用琺琅彩的瓷器可分為兩類,一為色地畫琺琅,二為白地畫琺琅,傳世所見以後者為多,此器以紅釉為地,甚為珍罕。對此杯的燒造,在《清檔.畫作》中有明確記載:「四月初二日:太監劉玉交琺琅霽青盅二件、琺琅霽紅盅四件(撇口二件,馨口二件)。琺琅霽紅有圓光團花盅二件、琺琅霽紅碗二件。傳旨:配匣,欽此。於四月初五日,將原交鍾碗等十件配做的糊鈰合牌匣四個盛裝。首領程國用持去交太監劉玉收。」由上述記錄所提及的「琺琅霽紅盅」正是本品,其紋飾與色調搭配可比台北故宮藏「清雍正紅地梅竹先春碗」,器底有「雍正年制」雙方框楷書藍料款。

6:清雍正紅釉玉壺春瓶,尺寸:311厘米,估價:HKD 900,000 ~ 1,200,000,成交價: HKD 1,875,000 ,成交時間:2015.10.07,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秋季拍賣會。

7:清雍正紅釉蓮苞式水盂,尺寸:6.2厘米,估價:HKD 400,000 ~ 600,000,成交價: HKD 1,840,000 ,成交時間:2014.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秋季拍賣會。

 

8:清雍正紅釉橄欖瓶,尺寸:高21厘米,估價: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價: RMB 1,150,000 ,成交時間:2014.12.03,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秋季拍賣會。

此瓶敞口,束頸,長腹微鼓,至脛部內收,圈足,形似橄欖,故稱「橄欖瓶」。瓶外壁通體施霽紅釉,底部施白釉書「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楷書款。 橄欖瓶為清代時期的典型器,始創於順治朝,康熙有燒造,雍正、乾隆時最為常見。造型有兩種,器身光素,或器身呈瓜稜狀。器形雋美。乾隆橄欖形器物除霽紅釉,尚有青花、粉彩、青釉、天藍釉等品種。此瓶的施釉,細潤光亮,造型秀頎,經典地顯示了乾隆一朝御窯造器嚴苛的線條追求,即以一種象生學概念,設計器身一寸一厘的線條,在塑形上,達到無可挑剔的流暢與優雅。其線條的完美,自然無痕地造成霽紅釉有一種流光溢彩的動勢。傳世所見橄欖瓶形制為雍正,嘉慶,道光三代作品多見,乾隆作品極少,雍正時期腹部較乾隆時期有較大差別,乾隆朝做此橄欖瓶腹部較鼓,雍正則較為收斂更為秀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