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漢代「七子鏡」(共2張圖片)
  • 16年4月29日 04:5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漢代銅鏡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藝,被人們譽為空前絕後的藝術珍寶。

圖2

  漢代銅鏡豐滿奇異,氣勢雄偉。其裝飾圖案式樣十分豐富,天上人間、神人世界、奇禽異獸,五彩繽紛,折射出了漢代能工巧匠藝術創作的獨到匠心,展現了戰國以來銅鏡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在琳琅滿目的漢代銅鏡中,有一種非常精美的多乳禽獸紋銅鏡。這種銅鏡以等距離的乳釘紋分割主紋飾區,在每個區域中分別裝飾禽獸、神獸紋飾。其中以七乳禽獸紋為最多,是當時備受上層社會喜愛和推崇的鏡型(圖1)。資料顯示,這種銅鏡在東漢王室貴族中廣泛使用,並一直沿用到魏、晉、南北朝。 

  其中有一種很特別的七乳禽獸紋鏡,叫做“七子鏡”,它不同於其他的“七乳釘”禽獸紋銅鏡。其特徵是除在鏡鈕周圍分佈九個小乳外,在鏡的內區的獸紋帶上又有七個較大的乳,但這七個乳的形象與其他七乳鏡的七乳不同:中央有突出的小鈕,周圍飾連弧紋,做成了七面小的連弧紋銅鏡的形象。漢、晉間流行“子母相權”的說法,這七個擬鏡形乳,就是大鏡的七個兒子,由是名為“七子鏡”。 

  在漢代製作精美的多乳禽獸鏡中,七子鏡做工十分考究,紋飾佈局嚴謹,層次分明,刻畫精細。特別是用細線條勾勒繪製的圈帶內的七瑞禽獸,尤其惟妙惟肖,令人稱奇叫絕。並與鏡緣用粗獷的線條刻制的“四神”遙相呼應,形成強烈的對比,觀之使人回味無窮。 

  本文要介紹的這面“七子鏡”(圖2),為圓形、圓鈕、圓鈕座,中區主紋為七個內向連弧紋小銅鏡。小銅鏡間配置四神和其他祥瑞,自左向右依次為:玄武、獨角獸、白虎、天祿(鹿)、朱雀、青龍、羽人,均為漢代盛行的祥瑞之物。在鏡鈕周圍分佈的九個小乳之間,鑄有花蕾紋及“宜子孫”三字銘。玄武呈龜蛇纏繞狀,其餘神獸祥瑞皆隔乳兩兩相對作嬉戲狀,虎躍龍騰,鳳舞龜行,羽人獻瑞,異獸奔馳。生態盎然,寓意吉祥。鈕外至邊緣間配置圈帶紋、短斜線紋。邊緣紋飾為身軀修長交結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案。 

  “七子鏡”整體圖案結構緊湊,構思極盡巧妙,線條勾勒清晰,是漢代銅鏡品種中極具時代風情的一款,蘊含了恢宏萬千的民族多元文化。 

  圖紋華麗、銘文豐富的圓形銅鏡,在我國古代是花好月圓的象徵,更有圓滿、團圓、吉祥之意。作為青銅藝術中的瑰寶,銅鏡千古以來與明月相耀生輝,承載著我國深厚的月亮文化意蘊。 

  中國古代的詩人們經常以明快的筆調來描繪那皎潔的明月,因為“明鏡如明月”,所以用鏡喻月最為常見,但往往是泛用中國古代習用的銅鏡的圓體和明亮去比擬,例如李白的一首《把酒問月》:“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劉禹錫的《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辛棄疾的《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等。 

  至於用特定的形制的銅鏡去比擬明月,則十分罕見。最早見到的是南朝時梁簡文帝(503—551)的一首《望月》詩:“流輝入畫堂。初照上梅梁。形同七子鏡,影類九秋霜。”在此詩中,梁簡文帝蕭綱將流輝入畫堂,初照上梅梁的明月,比作七子鏡。並以七子鏡,對仗九秋霜。這是多美的一首詩啊!望著那明亮的月光,蕭綱想起了他使用並珍愛的“七子鏡”。那掛在天上的月亮,不正是一面閃著光的“七子鏡”嗎? 

  無獨有偶,用七子鏡在詩中比擬明月,比梁簡文帝年代稍晚的北周大詩人庾信,也在一首《望月》詩中作過同樣的比擬:“夜光流未曙,金波影尚賒。照人非七子,含風異九華。”這句中的“七子”也正指“七子鏡”。足見這種銅鏡在貴族中被廣泛認可並享有著極高聲譽。 

  “七子鏡”有被南北朝的詩人寫入詩句的榮幸,當然,這也是其他式樣的銅鏡無法與之相比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