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這是 「畫裡畫外都是戲」專欄的第十六期,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美女
畫裡畫外這次介紹畫家眼中的美女。今天介紹的這位美女,她曾在溪邊浣紗,驚艷到魚兒忘記了游水,沉到水底。想必大家也猜到是誰了吧?
對,就是有著「沉魚」之稱的美女西施,提到西施,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輪廓,像這樣?
或是這樣?
但當看到南唐畫家筆下的西施時,萃花的內心是崩潰的!?
五代 周文矩《西子浣紗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南唐畫家周文矩工筆人物畫的代表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裡西施站在溪水旁,身體微微傾斜,好像藉著清澈的溪水在欣賞自己的美貌。(美不美,你們說了算)
以我們的審美,當然是無法接受的,這髮際線未免有點太高了吧!但這完全就是詩經裡的美人範本,纖纖玉手,皮膚白皙,細眉,飽滿的額頭……
初看這幅畫,可能壓根不知道這是在水邊,不同於一般畫水的高手用線條勾勒水紋,周文矩採用的是大片留白。(水在哪?留給你們想像!)
它的構圖非常簡單,畫了浣紗場景的一角,水邊畫上一些石頭,用青綠渲染,呈現出簡約版的「青綠山水」。整個畫面佈局大小協調,大片區域留白,小片區域畫人、畫花石。米芾《畫史》這樣評價他的仕女畫:
「江南周文矩士女面一如昉,衣紋作戰筆,此蓋布紋也,惟以此為別。」
這裡的「昉」說的是唐代畫家周昉,萃花也講過他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圖》。既然提到周昉,大家來找一下茬:以下兩位人物最大區別有哪幾個?
左:五代 周文矩《西子浣紗圖》局部 右: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很明顯,女性朋友最先關注的是身材,左邊秀(shou)潤(xiao),右邊豐滿,此外,左邊設色淡雅,右邊艷麗。
周文矩學到了周昉筆下仕女的神態、氣韻,又用獨創的「戰筆」來區別於周昉,(戰筆:執筆的手是顫抖的)這恰巧是從南唐後主李煜的書法中悟得的,大概是極度憂慮才會行筆時控制不住。?
南唐 李煜《入國知教帖》
「善畫,行筆瘦硬戰掣,有煜書法」
「不墮吳、曹之習,而成一家之學」
——《宣和畫譜》
也因為《宣和畫譜》評價周文矩的繪畫中有李煜書法的痕跡,他便有了「繪畫界的後主」的稱號,周文矩選擇用李煜「金錯刀」戰掣筆法入畫。(金錯刀:用筆顫抖拖拽形成的一種筆法)
他不光是臣子,還是戰筆的傳人,單就這一點,繪畫界後主的寶位坐定了。而且,也因為李後主傳世的畫作極少,想瞭解後主畫風只能借鑒周文矩的畫作。
不過,有一點萃花一直很費解,在周文矩擅長的佛道、山水、人物等領域,他尤其精通的居然是仕女畫,要知道當初他畫佛道像學習的是吳道子,是盛唐線條的代表,中國繪畫的「吳家樣」。
吳道子
吳道子畫壁畫時,滿壁生風,不帶煙火氣,筆下看不到一絲阻隔,這種線條適合畫神,不適合畫人文。
唐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周文矩要從神佛原型跳到仕女,其難度不亞於從聖母向蒙娜麗莎的轉型,這麼說來,達芬奇比周文矩晚了500年。周文矩突破神佛化的線條束縛的結果,就像這樣?
這種接地氣的線條畫出的西施,不是飛在天上的仙女,還是人們印象中她在溪水邊浣紗的模樣。那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模樣,畢竟在這之後,她都是在為別人而活,為范蠡(lǐ),為勾踐,為整個越國……
從小我們都知道「臥薪嘗膽」這個故事背後,是越王勾踐不忘前恥立志報復的故事。在故事中,西施不過是一顆棋子,是別人故事裡的配角。
而畫家周文矩用畫筆定格下的這個瞬間,是這個鄉間勞作女子最美的模樣。在這裡沒有范蠡、沒有勾踐、沒有夫差,沒有是非,沒有對錯有的只是自然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