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今天小編就元代龍泉窯青瓷的燒製、類別、紋飾特徵,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元朝年間,龍泉窯瓷器燒造窯口已發展到數百多座,出產瓷器種類豐富,不少窯口出產瓷器曾為南宋時期作為貢品進貢朝廷。元代時期,龍泉窯的產品除了繼承前朝 傳統,在器形和裝飾上也作出了創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創燒的器形新品有高足杯、菱口盤、荷葉蓋罐等。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元代龍泉窯瓷器大多顯得笨重,胎質粗糙,修胎不規整,且只做簡單裝飾,無法與宋代龍泉窯產品相比。但從近些年考古發掘出土的元代龍泉 窯產品來看,元代龍泉窯還是有精品之作的。
在器形上,元代龍泉窯略勝宋代龍泉窯一籌,出產瓷器器形有雙魚洗、蔗段洗、寶杵洗、印花洗等,瓷器造型佈局合理運城,裝飾紋樣線條優雅,審美價值非常高, 為國內瓷器中的精品。
元代龍泉窯瓷器在裝飾手法上,主要採用刻、劃、貼手法。圖案紋飾多為花卉、蓮花、寶杵、水波紋及堆貼龍、魚等,裝飾技法嫻熟,刻劃灑脫豪放,給人以樸實、 粗狂的美感。
在釉色上,元代龍泉窯釉瓷器釉面明亮純淨,溫潤如玉。瓷器底足多采為臥足、圈足、平足,足底不施釉處存在火紅色護胎釉,瓷胎厚重堅韌,此為龍泉窯瓷器的一 大特徵。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