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北宋”靖康之難”,宋高宗趙構遷移東南,定都臨安(今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紹興十三年,由皇家投資並由宮廷內務府的窯務機構主持,在杭州鳳凰山設立了”修內司官窯”,並在杭州烏龜山八卦田郊壇下附近另建新官窯。南宋官窯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燒造宮廷及達官貴人所需的青瓷,這是北宋汴京官窯的延續,歷史上稱之為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紫口鐵足,為曠世摯珍,歷來聲價奇巨,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論》云:「官窯瓷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明高濂在《遵生八箋》對其評定等級曰「色取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之下也。」至今南宋的兩處官窯—杭州烏龜山郊壇下和老虎洞修內司的遺址均已經考古發現。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