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明隆慶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紋盤
古往今來,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有很多種,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玉兔望月、蟾宮折桂等。也由此,玉兔、嫦娥、蟾蜍、桂花樹等,也常常化身為月宮的代表,成為歷代制瓷匠人創作瓷畫故事的素材。如今,無論是在博物館還是在藝術品市場上,依然可以見到這類題材的瓷器佳作呈現。恰逢中秋佳節之際,筆者整理了一組以玉兔為主題的瓷器佳作,以饗讀者。
圖2 清康熙青花兔紋淺碗
圖3 清康熙青花玉兔望月圖盤
先看這只明隆慶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紋盤(圖1),口徑14.5、底徑8.7、高3.2厘米。盤外壁素白無紋飾,內壁一周以青花描繪松、竹、梅歲寒三友圖案,盤心繪一青花圓形留白玉兔紋,恰似玉兔臥於一輪滿月之中。杜甫《月》詩有“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句,描寫中秋月色,此盤所繪玉兔形態正合詩意,或有祝人長壽、祈求團圓的美好寓意。將兔紋與松、竹、梅“歲寒三友”同繪一器之上,更為這件晚明時期的民窯小盤增添了些許文雅趣味。
再賞這件清康熙青花兔紋淺碗(圖2),口徑13、底徑6、高4.8厘米。碗外壁光素。碗內青花裝飾,繪花、蝶、兔等圖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圍繞碗心的花朵內所繪四隻白兔,兔回首張望,形態寫意。中心所繪動物為代表月宮的蟾蜍。
明末清初之後,民窯中常見此類以玉兔為題材的日用器,多以盤、碗、杯等為主,寓意“玉兔思鄉”。在江山鼎革之時,人們常藉以表達對故國的懷思。至康熙時期,這種題材逐漸流行,“相思”的涵義和內容也就更加寬泛了。
同時期玉兔紋的瓷器,還有這只清康熙玉兔望月圖盤(圖3),直徑19.7厘米,敞口、弧腹、圈足。外壁邊緣處飾弦紋,青花勾勒填繪出竹子、太湖石,頗具江南園林小景之秀雅別緻。盤心亦用青花勾勒出外輪廓,繼而平塗,而青花分五色,濃淡之間將人物、衣紋、樹木界別出層次。描繪盛開的桂花樹之下仕女依書案而坐,一手執宮扇,一手挨著桌面,雙目微垂,若有所思,玉欄之旁玉兔昂首望月。桂花盛開在八月中秋之際,玉兔望月似乎期盼奔向月亮。此圖構思巧妙,借桂花、玉兔來暗示“嫦娥奔月”的民間故事,乃中秋之際對戀人和親人的思念,為清早期主題突出的青花瓷器上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