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的五彩瓷器最早出現在宋代,只是當時五彩瓷器還處於萌芽階段,直至明代,五彩瓷才達到真正地繁榮。我們現在說到明代五彩瓷,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單純的釉上五彩和以釉下青花為底的釉上五彩(青花五彩)。
圖1:明 五彩魚藻紋蓋罐 瓷;成交價:RMB 21,865,400;尺寸:高37厘米;拍賣公司:藝流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9-04-27。
五彩瓷的製作需要先燒製好瓷胎,然後用彩釉在瓷器上繪畫,再入石窯低溫焙燒而成。雖然被稱作五彩瓷,但實際上瓷器上的顏色並不局限於五種,一般是使用三種及以上色彩的瓷器都可以叫做五彩瓷。五彩瓷的色彩豐富,多見黑、白、紅、黃和綠色,後期增加的藍色和紫色也較為常見。
圖2:明 五彩魚藻紋蓋罐;成交價:RMB 53,760,000;尺寸:高46.5厘米;口徑22厘米;拍賣公司:成都市金沙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4-11-16。
明代的五彩瓷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徵。洪武至永樂年間,五彩瓷像一個懵懂的小孩,單純簡單,相關的傳世作品都以紅彩為主,造型和比例都比較粗獷隨意,精細化不是很高。
圖3: 明嘉靖 五彩「荷塘魚藻」紋罐;成交價:RMB 20,755,760;尺寸:直徑40.5厘米;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3-04-08。
到了宣德、正德年間,它像一個熱情的少年,濃烈突出的紅彩、構圖活潑的青花成稱主流,繪畫技巧也更加精純,逐漸增添了其他色彩的使用。
圖4:明 明萬曆 青花五彩嬰戲紋大缸;成交價:RMB 19,000,000;尺寸:高58厘米;底足33厘米;口徑42.5厘米;拍賣公司:大維德(北京)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6-12-31。
直到嘉靖至萬歷時期,明代五彩瓷趨於成熟,有學有所成的壯年模樣,在數量上和質量上較前期都有了極大的提高。此時的五彩瓷造型圓渾,紋飾豪放。在釉料上,黃、紅、綠、紫、孔雀藍、黑多種色彩都有,彩繪和紋飾豐富多樣。在風格上,萬曆年的五彩瓷變化不大,但是相比嘉靖五彩瓷,在綠釉使用上有點差異。下面,小編以明代萬曆五彩瓷器為例,主要分享一下明代五彩瓷器的鑒定要素。
圖5:明萬曆 五彩瑞獸紋蓋罐;成交價:RMB 10,182,400;尺寸:14.6厘米;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6-10-05。
1、器形:萬曆五彩瓷器器形多樣,除常見的盤碗狀,盒狀也頗多;造型上簡潔、敦厚但會有些許歪斜、凹凸的小瑕疵。而贗品的器形過於規整、呆板,無古拙之氣。
圖6:明萬曆 五彩「穿花趕珠雲龍」圖蒜頭瓶;成交價:RMB 8,254,400;尺寸:43.5厘米;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0-04-08。
2、胎體:五彩瓷器真品的胎質較厚重,胎土淘洗不很精細。大件器物多為砂底,修胎不規整,銜接痕跡顯露。贗品由於制胎工藝差別,胎土多用煤氣窯,淘制較細,導致胎土油性略重。
圖7:明萬曆 五彩群貓圖花稜形蓋盒;成交價:RMB 6,909,844;尺寸:高15厘米;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6-11-28。
3、釉面:萬曆五彩瓷釉質瑩亮,光澤柔和,有自然使用痕跡和氧化皮層。而贗品釉面多發白,常使用物理和化學方式去除火光,導致釉面常有不自然的小黑點。
圖8:明萬曆 五彩龍鳳呈祥大圓盒;成交價:RMB 7,307,746;尺寸:29厘米;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02-04-29。
4、紋飾繪畫:萬曆朝五彩瓷器多用開光圖案,繪畫技藝古樸,線條纖細繁密,圖案無規整狀;畫工豪放,筆法寫意,紋飾生動。贗品的紋飾繪畫技藝較差,畫法古板,人物刻畫粗劣,細細觀察多有敗筆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