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瓷器鑒定真知堂:
古玩市場,水深得很。玩古玩,一般有三個途徑。
高大上的去拍賣行舉個牌。特別高大上的,可以買張機票去紐約去倫敦,參加蘇富比,佳士得的拍賣。基本上一拍成名,哪怕自己入門不久。原因無他,這是一個特別缺少掏得起真金白銀的買家的時代。
有點積蓄收藏經年的,走第二條道,古玩商店。古玩商店一般也是由收藏愛好者轉型而來的,起早貪黑,去鄉下收貨,或者去外地鬼市淘換。拿回自己在古玩市場裡的店,把東西賣給懂行的老客。一般收藏十年以上的行家,基本不再去古玩地攤上撿漏了,因為好一點點的都早已被古玩開店的收刮一空,剩下的都是新假破的垃圾。
第三條道就是古玩初入門者的途徑了。俗稱地攤撿漏每週星期六早起,6-7點趕到城市裡的古玩地攤。人頭攢動,密密麻麻。基本上10點以後,買的賣的就少了,10點擺攤的開始收拾東西走人。以前更早,需要打手電筒,天還沒亮就開始,所以又稱為鬼市。
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無釉淺圈足刮削不乾淨
不管哪一種方式,瓷器上手是必要的過程。初入門的和玩幾十年的行家差別就在於行家懂貨,知道看什麼,怎麼看。而初學者一頭霧水,能看個新老就不錯了。初學者的特徵是,拿著個東西到處找人看。十個人有7個說真,那這就是真的,有7個人說不對,那就是假的。東西對不對,和人有關,和東西本身沒有任何關係。
行家經常拿起瓷器,上下打量。一定會翻過了,看看底足。所謂舉足輕重,在瓷器收藏裡意思是瓷器底足包含了很多信息。那麼這些行家看底足到底是看什麼呢?(筆者不是小編,親身收藏30多年,陶瓷學界的論文看了個遍,過手瓷器數以萬計,過眼瓷器數以車計,經驗都是花錢買來的。真想玩收藏,可以關注本人頭條號,全是乾貨)接著往下看。
第一,看底款。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雙圈款
從明初永樂時期,開始有了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以後歷朝歷代都把年號寫在瓷器上。以四字款,六字款居多。比較特殊的是明代的洪熙,只有不到一年,空白期(正統景泰天順),國家內外交患,戰亂不止,泰昌(一個月)。洪武,建文,屬於明代初期,目前沒有發現科學發掘出土和傳世的書款器。清代早期,順治,康熙前期,書寫年號也沒有成為定制。瓷器如果看上面,判斷是明末的,看底款則是明初。那麼這件瓷器肯定是仿的。新仿還是老仿的差異而已。
第二,看胎骨。
南宋官窯的紫金土胎,胎骨薄而堅硬,最薄的只有1毫米,俗稱鐵胎
瓷器宋元之前,多為灰胎,官窯哥窯為紫胎,鐵胎。龍泉弟窯有灰白胎,定窯為白胎,景德鎮饒州窯也是白胎。元以後,全國各地窯火漸漸熄滅,到明代還剩下一個龍泉窯,其餘地區的瓷窯都被景德鎮取代了。元明時期景德鎮瓷器的胎基本上都是白胎。元瓷是麻倉土,明代是高嶺土,康熙是糯米胎,如果這個哥窯胎骨是紫色的,但用力摩擦露出白色,那麼他一定是後仿的。
第三,看裝燒方式。
北宋早期越窯的泥點支燒方式,帶款罕見
瓷器收藏,宋元是一家,明清是一家。唐以前是一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宋代以前的瓷器,我們俗稱玩老窯高古的,基本上都是原始瓷,半陶半瓷。唐代最著名的青瓷南青北白,市面上基本上見不到。博物館藏品也不多,玩唐代的以玩唐三彩居多,而唐三彩屬於鉛釉陶器。其餘的就是六朝青瓷了,這些青瓷都不能算真正的瓷器。
宋元時期,是我國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宋瓷有五大名窯,元瓷有樞府瓷,元青花,釉裡紅。一般收藏愛好者,喜歡把元瓷歸到明清一類,其實不然。看元瓷,以宋瓷的眼光來看就對了。雖然彩繪是明清技法,但元瓷屬於彩繪的初創階段,很多特徵和宋瓷類似,不同於明清瓷器。
這樣,就把明清瓷器和宋元瓷器區分開了。宋元瓷器是支釘支燒,墊餅墊燒都有,明清之後基本上都是圈足足端無釉,墊燒的。裝燒方式就能區分。如果一件高古瓷,採用的支燒方式特徵和明清類似,不同於同時代,那麼這件瓷器就有問題。
第四,看底足施釉
南宋龍泉鼓釘雙獸耳三足洗墊餅墊燒
以龍泉窯為例說明。北宋的龍泉內底無釉,圈足較高。是用墊餅墊在圈足內,所以足內無釉,圈足不受力,所以較高,且直。南宋的龍泉,足內滿釉,足端無釉。圈足較低。是用墊餅墊在足端,足端支撐整個瓷器重量,所以足端無釉,足較低淺。元代的龍泉,工藝倒退了,所以一般是用墊圈,刮釉墊燒。大盤底部有個玉環型的無釉圈,用環形的墊餅墊燒的。明代早期還是。如果這件龍泉看釉面器型判斷為明,卻是南宋的墊燒方式,真偽就值得商榷了。
第五,看底足處理方式
元青花玉壺春瓶內底施釉
對於元瓷而言,底足處理方式極為關鍵。元瓷一般無釉砂底,但元玉壺春瓶一般都是滿釉的,元瓷底部一般有漩渦紋,中心有乳狀小凸起,底部有旋削痕跡。總的來說,各個窯口底足處理方式絕不一樣,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和窯口特徵,熟悉和瞭解這一窯口後,對不屬於本窯口的底足處理方式就能辨別出來。
第六,看火石紅。
元代大罐的器底火石紅
火石紅是瓷器底部年代久遠之後的標誌,一般而言百年以上的景德鎮瓷器才會產生火石紅。火石紅一度被群眾認為是鑒定古瓷新老的大武器,近年來由於技術進步,火石紅早已被攻破,以火石紅判斷瓷器新老,已經不成立了。但新老火石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老火石紅是從胎骨裡出來的,可能整個底部都沒有火石紅,但圈足一線看得出火石紅,此器一般都是真的。因為目前尚無法仿製出那種從胎骨裡冒出來的火石紅。
第七,看附著物。
元釉裡紅轉心杯的器底火石紅和付著物
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現象,清官民之窯足內積釉處也有粘沙,而仿品這一點卻極少做到(偽品也有少數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樣顯得老化乾燥)目前景德鎮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窯燒製瓷器。為了防止器物與碳化硅棚板粘連,要在兩者之間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鋁粉。仔細觀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兩種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現代仿品。
第八,看積釉。
器底積釉的圖不好找,看這張元青花釉裡紅的積釉
元明瓷器釉水肥厚,早期瓷器看上去一般都帶有不同程度的青色。而新燒瓷器,瓷釉配方和古代不一樣。古瓷積釉,一般都在圈足附近,因為器物是直立燒製的,高溫時釉水流動下垂,在圈足附近就形成了比較厚的釉,新瓷器不會這樣。對於特殊窯口,不如郎窯,還有「脫口垂足郎不流」的鑒定秘訣,看底足如果垂流過足,一般這件郎紅就是後仿的。
第九,看底足切削方式。
元海水龍紋大梅瓶的底足切削方式
宣德大盤,底足一般呈梯形,用一隻手抓不住底足。康熙以後的瓷器,底足一般修成泥鰍背狀,很光滑圓潤。如果這件瓷器寫著大明宣德年制,但底足方式和宣德不符合,那麼此物非宣德就一目瞭然了。
看到這裡,你對瓷器底足瞭解清楚了嗎?看瓷器底足還可以看哪些?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