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鑒定家的總結經驗(一)
  • 24年9月9日 23:0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辨真偽非常好理解,即區分某件瓷器是否屬於真品,這是鑒定工作關鍵的第一步。對不懂行的人來說,瓷器的真品、仿品、偽作很容易混淆。如市場上出現的明清時期大量的仿古瓷,不細加辨認與分析,肯定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各時期、各窯口的陶瓷特徵,要辨出真偽,只知道真的特徵顯然是不夠的,還得知道偽品的特徵、規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謂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從真、偽品的比較,以及對偽品作假手法的瞭解等方面來提高辯別真偽的能力。
  只有那些對陶瓷的工藝發展歷史瞭如指掌的人,才有可能在鑒定實踐中敏銳地發現現代仿品中存在的細微破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實踐證明,陶瓷鑒定可意會亦可言傳。鑒別真假有時容易有時難,一般來說看假容易看真難。看假,只要抓住一條就可以作出明確結論;看真卻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盡量抓住每一個細節,把所有可能出現疑點的地方都排除後,才能作出肯定結論。
  仿古作偽陶瓷的一般特徵是鑒定工作中的「彼」。以下介紹的就是古陶瓷鑒定家們總結出來的幾點經驗之談:
  (1)胎體不是過重就是過輕,這是因為仿製品與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 現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計算機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偽對象的胎、釉成分、配方、古器的燒成氣氛、古代窯爐的模式等,所仿古器在胎、釉、外觀上幾可亂真,不易辨真偽。但鑒定者可從真、偽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時代的人和社會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2)胎質、釉質一般過細。仿製古器時的社會生產力、生產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產時進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細不真,胎釉料加工時多充分利用當代之生產技術條件,故往往在精細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3)造型失去古物風格。這是最要害的一點。眾所周知,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的哲學、美學、科技等社會文化差異是巨大的、無法重合的,即古希臘哲人所說的至理名言:人們不能進人同一條河流。因此,仿古作品無論怎樣精心研究被仿對象,著意模仿古器造型特點,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時代烙印,給辨偽者留下蛛絲馬跡。
  (4)輪廓線條生硬。這亦是鑒定作偽品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因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製作時均在頭腦中有一個藍本,其製作受該藍本制約,不能隨意,只能盡心盡意去「依葫蘆畫瓢」。顯而易見,在仿品上各部位的輪廓是小心翼翼做出來的,必然顯得生硬呆板,遠不及真品流暢自然。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徵。
  (5)無使用後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經歷較長時間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強也不太弱的、適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宮廷的「庫貨」除外:清代官窯年年燒造大批瓷器運進皇宮,保存於庫房中,有部分從未動用過,這種「庫貨」有的雖也有近三百年歷史,卻無使用特徵,是「老的新器」)。仿古作偽瓷器,生產出來的時間不長,經手把玩少,當然沒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偽瓷雖經人工作舊,但其光滑陳舊感又不太自然,有人為痕跡。
  (6)與第5關相聯繫的是仿品釉面光澤一般太強(有些人稱此種現象叫「火刺」),不細膩,比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蘭而不是泛青。
  (7)造型、紋飾方面的一些特徵太強烈、過分,看上去極不自然。這是因為要仿得像、仿得真,仿造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許多特徵,歷代好些作偽者均是研究、生產製作陶瓷的專家、內行。但因要想蒙騙世人,特別怕被行家識破,所以仿造時便仔細做出若干特徵來,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徵,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過激現象,為鑒定者留下鑒定依據。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