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成窯五彩是清代人的叫法,現在正確的叫法就是成化斗彩瓷器。與斗彩齊名的是「天字罐」。斗彩始於明宣德,但罕見實物。成化時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
斗彩工藝是用青花在瓷器胎體上繪畫,構成整個圖案的主色,釉上色彩按青花勾勒的範圍填入,或用青花畫好的一部分,釉上再著色拼成全圖,兩次燒成,是以青花為主色調的。青花五彩瓷則與斗彩不同,青花只是構成整個圖案的一種顏色而已,這個區分有模糊地帶。
明成化 斗彩葡萄紋杯一對,1962年7月在北京海澱區索家墳出土的。提到索家墳,就要說說大家都還熟悉的索尼了,他是滿洲正黃旗人,清朝開國功臣、一等公爵。順治帝駕崩,遺詔讓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輔政。康熙四年(1665),索尼的孫女赫捨裡氏(長子噶布喇之女)成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就是孝誠仁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其三子索額圖繼承大學士、輔政大臣之位。康熙十四年(1675),索額圖之女只七歲病死,索額圖愛女心切,修建了富麗堂皇的墓室,把在當時就十分稀罕的瓷器、玉器深埋下去,到1962年被發現,歷經了287年。成化斗彩葡萄紋杯只是其中的兩件,墓中還出土了明嘉靖時期的「斗彩折枝花卉紋三足爐」和其它五彩瓷器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